db460728710 |
2019-05-18 12:51 |
脂砚斋评论《红楼梦》的写法曰: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在《红楼梦》第一回,未写天下望族宁荣二府,先写了堪称富甲一方的,乡宦人家甄士隐家;未写金陵十二钗之曲折迷回的情节,先写了甄家一个丫鬟娇杏,和甄家小姐甄英莲的故事。 [attachment=1925031] 这两个小人物,其存在意义却非同寻常。娇杏与侥幸谐音。一个丫鬟因为偶然,看了一眼穷书生贾雨村,被雨村视作巨眼英雄,红颜知己,在科考成功后,娶了娇杏做二房。谁知她命运两济,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册作正室夫人了。试想将来贾雨村补授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那娇杏就是堂堂的诰命夫人,出入厅堂,尊贵无匹了!这样堪称传奇的开挂的人生,却是从一个偶然开始,也的确侥幸。[attachment=1925032] 而甄英莲的谐音为真应怜。甄士隐富甲一方,人品风华,嫡妻封氏也是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堪称一对璧人。甄英莲是二人年过半百,得到的独生女儿,自然分外珍重,如同掌上明珠。可是这样尊贵的千金小姐,却因为在元宵节观灯走失了,沦落到了瘦马手中,朝打暮骂,待到成年卖为小妾或者为妓。香菱的命运,就这样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从一个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成了任人蹂躏欺辱的婢女。香菱后来被呆霸王薛蟠买为小妾,薛蟠迎娶夏金桂,香菱彻底沦落苦海,直至折磨病夭。[attachment=1925033] 娇杏,从仆而主;英莲,从主而仆。如此的命运反转说明了什么呢?决定她们命运的,都是极为偶然的因素。娇杏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而循规蹈矩,贤良淑德的香菱,却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红楼梦》对于这种才子佳人的故事,是极为批判的,可以说是正统秩序的守卫者。他说:“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attachment=1925034] 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第五十四回贾母掰谎记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attachment=1925035] 说起来,贾雨村和娇杏的故事,便是上述这种,才子佳人故事的典型案例。《红楼梦》对于这样的故事,态度是批判的。但是对香菱的命运,却给予了深刻的同情。“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至为侧室。”[attachment=1925036] 通过娇杏和英莲命运的反差,对于女子无常的命运提出了质疑。就像我们今天有人抱怨地那样,为什么踏踏实实做工作的,得不到升迁,而一路溜须拍马的,却混得风生水起?为什么学习成绩好的,做了打工仔,而调皮捣蛋的都成了大老板?为什么付出了真善美,却收获了假丑恶;为什么做了错事,反倒能因祸得福?究竟什么才是,操控女子命运的“上帝之手”?[attachment=1925037] 就像面对贾迎春的悲剧,王夫人只得解劝说:“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可迎春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王夫人信佛,是虔诚的佛教教徒。自然她的人生字典里,只有因果报应,前世今生,夙业天成。贾迎春最后的话语振聋发聩,简直可以说是她一生思想的闪光点。“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熟读《太上感应篇》的迎春,对于命运之说提出了质疑。这也正是《红楼梦》一书,所探讨的命题。[attachment=1925038] 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世道循环,周而复始。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似乎可以理解这样的趋势,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但是每个人活的都是当下,都是眼前的具体的百年光阴。人的主观行为会影响事件一时的走向,成为决定你某段命运的导火索。因此我们要胸怀天下,还要脚踏实地;要淡泊从容,还要积极主动。[attachment=1925039] 很多伟大的作品,在于它写出了真实的人世和人物,表现了他们人生,某一段时间的痛苦和忧愁。悲剧总是比喜剧更能打动人心,震撼心灵,更能激发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但是伟大的作品,也难以摆脱某种局限性,这便是我们需要“取其精华、舍其糟粕”的地方,需要我们辩证地思考,走进作品本身还能跳出作品之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