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n |
2019-05-10 16:00 |
(隆中对) (一)《隆中对》的战略布局对刘备的重要性 207年,是刘备的幸运年,是曹操的悲剧年。曹操的郭嘉死了,刘备的诸葛亮出山了。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伟大的灵魂发生了碰撞,历史就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篇章。 诸葛亮与刘备的相会,有人说是刘备求贤若渴,也有人说是诸葛亮毛遂自荐,如果《出师表》没有问题,那么刘备访贤的成分就更大。三顾茅庐是不是只来了三次,还是来了三次才见面,还是来了好多次,三只是量词。这些事情,在三国时期,都已经无从考证了,时至今日,除了猜测,别无他法。 刘备在荆州已经6年了,整日无所事事,又干起了编织的老本行,打发那些无聊的日子,也消除刘表对他的戒备。看着自己腰上的赘肉,不仅发出了“髀肉之叹”!
(刘备) 刘备从来就不缺理想,更不缺信念。这么多年东奔西跑,他就像酒瓶里的苍蝇,一直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 诸葛亮侃侃而谈,让他据荆益,联孙权,抗曹操,待时机成熟,兵分两路,问鼎中原!三分天下的格局,让刘备茅塞顿开!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来临。 附:《隆中对》的四大构件: (1)占据荆益; (2)稳定后方; (3)兵分两路,步调一致,同时出击,双线作战,让曹操首尾不能应; (4)隐藏的构件,要满足构件(3),就必须拿下东三郡,打通汉中与荆襄的通道。
(诸葛亮) (二)刘备对四大构建的落实 刘备找到了奋斗的方向,曹操也平定多事的了北方。 208年,一场决定时代命运的大战,在赤壁拉开了帷幕。最后,曹操被周瑜的一把火烧回了北方。赤壁大战的失败,曹操失败的不仅是一场战争,失去的不仅是一个荆州,而是扫清六合,一统天下的机会。 曹操虽然走了,曹仁还在江陵。周瑜与曹仁在江陵相持了一年多,后来被关羽抄了后路,才无奈撤兵。 209年,刘备表刘琦荆州刺史,招降了零陵、桂阳、长沙、武陵四郡。不久,刘琦去世,刘备自封荆州牧。 211年,刘备受邀入川,留关羽守荆州。 奔波了四十余年的刘备,总算有了一块稳定的地盘,也实现了《隆中对》的初步构想。 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占领益州。
(关羽) 215年,孙权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带5万人下公安。曹操乘机取汉中。刘备怕两面受敌,与孙权和解,以湘水为界。湘西的南郡,武陵,零陵归刘备,湘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 217年,刘备听法正建议攻汉中。219年,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张郃败走,刘备据汉中。《隆中对》的布局基本完成。 刘备乘胜追击,令宜都太守孟达攻房陵,义子刘封出汉中攻上庸、西城。房陵太守蒯祺被杀,上庸,西城的申耽,申仪望风而降。 7月,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前将军,假节钺,总领荆州;魏延镇远将军,假节,汉中太守,镇汉中;刘封,副军将军,总领东三郡,孟达副之。 这是《隆中对》最完美的布局。
(三)《隆中对》的布局是怎样一步步化为泡影 219年8月,关羽仓促间发动了襄樊之战,很快占据了襄阳,曹操震怖。司马懿,蒋济劝曹操联合孙权,共抗关羽。孙、刘联盟本来就脆弱得像一张纸,曹操又用刘备之地许孙权。 孙权早已对关羽不满,曹操的提议正中下怀,他开始厉兵秣马,磨刀赫赫。孙权为了蒙蔽关羽,招吕蒙回镇江,启用名不见经传的白面书生陆逊代都督,骄傲的关羽中计了。 关羽得于禁降兵数万,又遇到徐晃战力非凡,难以取胜。这时粮草吃紧,就让糜芳、傅士仁备粮,仓促间,两人无法满足关羽的愿望。关羽就开始放狠话,要秋后算账。万般无奈的关羽选择了杀鸡取卵,抢了孙权在湘关的粮草。 本来就要对关羽下手的孙权,这时撕下了面具,露出了獠牙,遣吕蒙为大都督,讨伐关羽。吕蒙白衣渡江,江陵的糜芳,公安的傅士仁一看大势已去,又怕关羽治罪,索性投降了吕蒙。关羽失去了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关羽病急乱投医,向东三郡的刘封、孟达求救。当时陆逊派人正在攻打房陵,孟达的家底就是当年和法正从刘璋那里带来的四千人,刘封撑死五千人,申耽,申仪估计有几千人,但是,这些人有没有战斗力,会不会拖后腿都不好说。虽然孟达说州郡初附,不宜用兵,实际上也是无能为力。 关羽太骄傲了,他的骄傲让刘备丢了荆州,也让他丢了性命。没有了荆州的刘备,好像是断了一只脚的巨人。 刘备丢了荆州,也丢了问鼎中原的可能。 刘备急着称帝,忽视了东三郡的稳定。220年,孟达叛逃,与夏侯尚,徐晃里应外合。刘备又丢掉了东三郡。 落实《隆中对》的三个战略要地,刘备丢了两个,只留下汉中孤独地守望着冰冷的成都!
都以为刘备喜欢以德服人,那是因为打不过别人。如果能以力服人,他从来就不会和你客气。 222年,刘备在临死之前做了最后的挣扎,想夺回荆州三郡。可是,陆逊的一把火,让他最后的希望,化成了泡影! 刘备是一代人杰,但他的性格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分不清主次矛盾。他前半生的东奔西逃是这样,荆州和东三郡的战略失误也是这样,一意孤行的夷陵之战还是这样。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刘备不说发兵,至少应该派个特使来协调一下关羽和糜芳的关系。东三郡的刘封和孟达都已经白热化了,他也不闻不问。 刘备的性格不仅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也决定了蜀国的命运。不管后来的诸葛亮是如何的努力,都无法改变蜀国偏安一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