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逐利”是收藏大忌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逐利”是收藏大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19-04-20 11:32

     历代的民间私人收藏行为都是文物保护中一股十分重要的力量,所有的收藏品都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因此,如果爱上收藏,决不能“利”字当先,应当明确私人收藏不只是为自己,更是为子孙后代尽一份历史责任。仅仅为了经济价值和升值空间,就不能称之为收藏,如果只抱着“捡漏”的投机态度进入古玩市场,则很容易受到市场本身的惩罚。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价以求为高。”与古玩市场对话,就是与知识对话。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人赋予它的,不是文物本身所有的,识它的是个宝,不识它的是根草,因此,古玩收藏知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民间私人收藏者不应满足于当采购员、保管员,而应争取当一名知识渊博的研究者。要善于从历史、文化、艺术和工艺等方面对藏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由藏家转变为行家。收藏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正是这种真假的纠缠与磨砺,这种跌跌撞撞、坎坎坷坷的收藏过程,收藏者感受着真正的乐趣,领悟到泱泱历史的丰富内涵,洞察文明精粹的深层凝聚,陶冶文雅的精神品性,历练出鉴赏古玩的眼力。只要记住处处留心皆学问,有恒心者事竟成,收藏者就能亲手触摸到历史的印迹,能触摸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炉火的余温,从而不断领悟收藏的本质和内在之美。

    收藏市场充满诱惑,也充满着陷阱。你的眼力好,奇货珍品会经常走进你的宝库,反之,你将与赝品结下良缘。古玩是千万分之一的历史遗存,在历史的长河里,损坏了一件,就永远不存在了,因此,它是不可再生的稀少资源。笔者认为在艺术品投资市场,成功的投资者不是大众的,而是小众的,如果全国数以千万收藏大军,人人都要将“古人之物”据为己有,那只能是自己骗自己。比如官窑器物,民间几乎是凤毛麟角、难以寻觅的,宋代汝窑器,目前全世界发现的仅存几十件。这些珍贵的历史名瓷几十件、几百件甚至上千件出现在某个民间收藏者家中,那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个理智和成熟的收藏者,就得在收藏的实践中敢于否定自己的藏品,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特别是当前艺术品价格虚高或价格暴涨,误导了收藏者对于投资收益的判断。如果盲目跟进,接到的最后一棒,不可能有增值的希望。当你的收藏热情燃烧起来的时候,不时地给自己头上浇一瓢冷水,梳理一下自己的收藏理念和思路。因此,良好平和的心态,是我们走上健康收藏之路的关键所在。

    在收藏界通常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收藏古玩要具备“三力”,即眼力、魄力和财力。我认为很有道理。眼力是慧眼识宝的前提,是去伪存真的判断力;魄力是选购宝物的决断力,是在一瞬间需要做出决定的勇气;财力则是收藏的经济基础,手中没钱,宝物摆在你面前,只能干瞪眼。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好的眼力可以帮助藏友增强取舍的魄力,避免与真的宝物擦肩而过而留下永久的遗憾。而魄力是源于眼力的,有了眼力和魄力,往往会弥补财力的不足,想方设法使收藏获得成功。浦东有位藏友携妻子到新疆旅游,看到古玩地摊上摆着一方20多公斤重的石头,学地质出身的他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块罕见的羊脂白玉子料,他深知这块子料的价值,可是摸摸口袋,买了这件宝物,不仅要中断旅游,而且连返沪的机票都无法购买了。为了不使自己与这件宝物失之交臂,他还是痛下决定,倾其所有,将这块石头买下,向朋友借了路费返回上海。后来经权威专家鉴定估价,这块子料的市场价要高出买价的100多倍。但有些藏友的魄力,不是源于眼力,而是完全依赖于财力。他们认为,我有的是钱,即使买错千件,总会碰到一件真货,于是按图索骥,疯狂购藏,其结果是千金散尽,一无所获。这种例子,在收藏界中并不鲜见。消费是分档次的,艺术品投资也是分档次的。那些有名的大收藏家可以请国家顶尖级专家为他把关,而且有雄厚的财力作支撑,他们可以在拍卖会上花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把那些世界上的孤品、绝品收入囊中。作为广大收藏爱好者,特别是工薪阶层,不具备这样的财力,那么在收藏过程中,就得“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不要使收藏影响家庭正常的生活开支。收藏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只要怀着保护文物的心态,端正收藏方向,就可以使自己走上健康的收藏之路。




作者   闻力

沙漠之虎 2019-05-01 08:06
收藏市场,这个水太深了


查看完整版本: [-- “逐利”是收藏大忌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