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分析街亭之战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分析街亭之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代天行道 2019-03-23 14:17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之后,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汉中,开始谋划北伐。

公元227年,诸葛亮写下脍炙人口的《出师表》,而后辞别后主、进屯汉中,为北伐做最后准备。


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

次年春,诸葛亮大举攻魏,史称“首出祁山”,占尽天时地利。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北伐失败了。

1
北伐?北伐!


魏强蜀弱,以弱抗强,还主动进攻,胜算很低。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这问题得从刘备说起。

蜀汉的基本国策是刘备定下的,由诸葛亮具体执政。(《三国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刘备何许人?一个以织席贩履为业、贫困潦倒的小商贩而已。

他生于乱世而不甘人下,能在三足鼎立中站一席之地,经过太多崎岖坎坷,很励志!

他的人生经历给蜀汉国策定下基调——威武以自强。

这是一个攻势战略。

蜀国虽弱,但北边与魏国以秦岭为界,地形的阻隔在双方之间设置了一道天然屏障。

再加上,诸葛亮能力远超曹丕、曹叡,所以,蜀国自保并不难。

在能够自保的前提下,谋求在局部对魏国形成战略优势,进而扩充自己实力。
这对任何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政治家来说,都是必须的。

昔日楚汉之争,刘邦也处于汉中之地。那时汉中的环境和条件还不及蜀国,刘邦不是照样以弱谋强,最终一统天下么?凭什么较弱的一方就不能有所作为呢?

所以,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自然要继承刘备遗志,进屯汉中,图谋攻魏。

2
陇右?陇右!


除了北边以秦岭为界之外,蜀国在东边与魏国上庸之地相邻,但此地向来没有开发,到了唐宋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而且道路非常崎岖,真的是“难于上青天”,所以,两国都没有把这个方向视为可以用武之地。

司马懿曾从上庸之地出兵攻蜀,但由于道路太难行,走了一半就走不下去了。(《晋书•宣帝纪》:帝自西城斫山开道,水陆并进,溯沔而上,至于朐。)

因此,当诸葛亮准备第一次出兵北伐的时候,他有两个战略选择,西北方向的陇右和北方的关中。

从地缘上看,关中虽然号称沃土,但之前曹操与西凉马腾韩遂的战争在此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还在恢复之中,养不了重兵。

而且,关中被称为“四塞之地”(西边是陇山,北边是黄土高原,东边是黄河、潼关,南边是秦岭),看似易守难攻,但对蜀军而言,并非如此。

蜀军以山地步兵为主,骑兵数量非常少。就算以突然袭击攻取了长安,也没有能力迅速机动堵住各处进入关中的隘口。封不住隘口,关中平原无险可据,魏国能够快速做出反应,进入关中平原与蜀军决战。如此,蜀军将陷入被动。


关中地图
另一个方向是陇右,处在陇山之西(陇山就是六盘山,陇右指的就是今天天水、定西一带)。

攻取陇右有极大的战略价值。

陇右平均海拔在1000多米,其与关中分隔的界山——陇山海拔更是达到2000米,对海拔仅500米的关中平原成俯视之势。蜀国一旦夺取陇右,一能与汉中连成一片,对魏国形成包围,并呈居高临下之势,战略态势将极为有利。

陇右土地肥沃,是重要的产麦区,又盛产好马(陇右的马短途冲刺佳,负重耐力也不差,是上好的战马),夺取此地,可扩大人口、强化骑兵部队,比关中更能增强蜀国实力。

因此,诸葛亮选定了陇右为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战略方向。

3
占尽天时地利


在诸葛亮北伐之前,无论是在意识上还是实际军事部署方面,陇右一直都不是魏国关注的重点。

并且,三国之中魏最强、蜀最弱,再加上地形的阻隔,魏国根本没把蜀国当回事。

诸葛亮在汉中做了近一年准备工作,魏国上下仍然麻木不仁,一点戒备都没有,陇右地区无重兵把守。

魏国的兵制叫作“中外军兵制”,洛阳的“中军”大约10万;洛阳之外主要有四大军区——扬州军区大约6万,荆州军区大约5万,幽并军区大约1万,陇右所属的雍凉军区大约1万多兵力,而且其中主力大部在关中,陇右不过数千人。

以诸葛亮精心训练的数万精兵对付雍凉军区的一万多魏军,优势甚为明显。

从地理条件上,蜀军从汉中出发到达陇右地区,远比魏军从长安甚至是洛阳出发驰援陇右速度更快。

因此,只要蜀国出兵,必能出敌不意,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魏军方面
洛阳经豫西通道到长安,大约370公里;
从长安沿渭水到郿县,大约130公里,再从郿县沿渭水经陈仓狭道到列柳城,大约170公里,这条路非常难行,只适合较小的部队行军;
长安经陇关道至街亭,大约420公里,再从街亭至天水约130公里,这是三国时期关中到陇右的主要通路。


蜀军方面
汉中出秦岭褒斜谷到郿县,大约235公里;
汉中经陇南山地到祁山,大约290公里,祁山到天水,大约90公里,这是进入陇右的主要通道。

按照正常行军20公里/天,急行军50公里/天来计算。可以看到,魏国大部队从得到消息到援军抵达长安需要大约20天,再从长安向陇右门户陇山隘口急行军需要8天。

而蜀军从汉中进入陇右(出祁山即算进入陇右地区)只需要14天,再进至天水急行军需要2天。

这就是说,在魏国援军抵达之前,蜀军有10余天时间攻略陇右地区的郡县。这段时间里,几万蜀军只需要对付数千魏军即可。

魏国无备、自己准备充分,兵力又有绝对优势,北伐自然处于一个有利时机。

4
丞相布了局好棋


除了占据战略上的优势,诸葛丞相在排兵布阵更是一绝。

受上述可知,蜀军要想达成攻取陇右的战略目的,关键不在于攻克陇右各郡县,而在于牵制阻击魏军长安方面的援军,为快速夺取和稳固陇右地区创造条件。

诸葛亮当时的战略部署正是围绕牵制阻击援军展开的。

诸葛亮在出兵前,先完成了对魏新城太守、原蜀汉叛将孟达的策反工作,引诱魏荆州方面指挥官司马懿率军平叛,使得司马懿荆州军团主力陷于上庸山地,解除了荆州方向对雍凉可能的增援。

当时,蜀国方面总兵力大约10万,诸葛亮北伐的兵力不会超过6万。诸葛亮并未完全掌握蜀国兵权,李严负责东川方向的军事,掌握的兵力不会少于2万;成都至少留万人的卫戍部队;汉中也至少留下万人镇守,各地零星兵力不计。(《王隐蜀记》:“带甲将士十万二千。” 《晋书•文帝纪》: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李严传》: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



在此兵力基础上,诸葛亮命赵云率偏师大约一万人以声东击西之计从箕谷出兵,扬言出斜谷袭击长安,以此吸引钳制魏关中兵力。

诸葛亮率主力5万从汉中西北经陇南山地突然出现于祁山。

魏人根本没想到诸葛亮会出兵,上下震怖,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都反叛以响应蜀军。


曹真(《三国演义》剧照)

魏廷得到消息后决定出兵增援雍凉,迎击蜀军。但因为之前不重视蜀国、未作相关准备,只有在洛阳的中军能够调遣。

于是,魏国大将军曹真只能率5万中军向西增援。


张郃(《三国演义》剧照)

为加强力量,魏廷又从荆州军区急调骁将——右将军张郃,前往长安,受曹真管辖。

这样,魏军在关中方向也不过集结了6万多兵力,并无制敌把握。

魏明帝在进行简单准备后御驾亲征,率领剩余的5万中军也赶往长安。

然而,此时,魏军尚未判断清楚蜀军战略意图和主攻方向。

曹真到达长安后,发现赵云所部不过是疑兵。但是,长安位置重要,魏明帝也即将前来,曹真不敢离开。

于是,他命张郃率魏军主力大约4万继续西进救援陇右,命郭淮率约5千精兵从陈仓狭道实施奇袭,迂回祁山蜀军侧背,自己率2万人马进至郿县,压制赵云。
此时,在祁山诸葛亮主力,已经完成战役第一步目标,准备执行下一步计划。

由于魏军西进陇右,主要通道就是大部队机动的陇关道和小部队奇袭的陈仓狭道。

在此判断基础上,诸葛亮把手中5万人兵分4路:

1、命将军高翔率一部兵力进至陈仓狭道上列柳城,防御魏军偷袭;
2、自己率中军在西县,为高翔部梯次配置;这两部分大约1万人,执行保护全军侧背安全的任务。将要面对的是郭淮的5千人,2比1的兵力优势。
3、命诸将分兵略地,在魏援军到达前解决陇右战事,这部的兵力约1万人,面对的对手是陇右各城零星分布的数千魏军,也有绝对的兵力优势。
4、命马谡率主力3万前出陇山隘口,封住关中进入陇右的通道,保障陇右各部队完成任务。将要面对的是张郃,也具有绝对的兵力优势。
看到这,大家要问了,你不是说马谡3万张郃4万吗,怎么是优势兵力了?卖个关子,后面再说。

可以看到,虽然曹真也是把好手,指挥魏军以左右两个勾拳,奇正结合向蜀军扑来。

但诸葛亮展开的阵型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人在千里之外,完全预料到魏军机动的路线,主次进攻的方向,各个方向动用的兵力;在双方总兵力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却在各个作战方向都获得兵力优势。

然而,在战场态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蜀军居然败了。

原因所有人都知道,是因为马谡。

5
夫战,勇气也!


人们分析马谡失败的原因,说的大都是史书记载的那段话:“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但原因真是如此吗?


马谡(《三国演义》剧照)

马谡的任务是什么?就是抢在魏国援军到来之前占领陇山隘口,堵死魏军进入陇右的通道。只要成功,只有数千魏军又无援兵的陇右必将归蜀国所有,此次北伐将大获成功。此战正是整个战役的关键。

魏人自己对此也很清楚,没有投降的魏陇西太守游楚就说:“只要你们能隔断陇山,我们自然会投降。”(《三辅决录注》: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

而马谡面对的敌情又是什么?马谡率领蜀军主力3万从西县向180公里外的陇山隘口进发堵截魏国援军。而张郃率4万大军从长安出发长途奔袭410公里,欲夺取陇山隘口,为后续驰援部队打开通道。两支大军都想占领陇山隘口,但是张郃抢先一步,两军最终在隘口以西10公里的街亭遭遇。

从地图上不难看出,马谡的堵截部队实际的行军距离是170公里,而张郃的先头部队实际行军距离达到了420公里,整整是马谡的2.5倍!而两军又几乎是同时出发的,这就意味着,张郃必须以2.5倍于马谡的速度强行军,才能抢在马谡之前突破陇山隘口,以避免被马谡挡在陇山之东。

所以,马谡要是每天走20公里,张郃就必须走50公里;要是马谡每天跑30公里,张郃就得跑75公里。

这样的急行军又能有多少部队跟上呢?孙子说:“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这句话就是对这种强行军造成后果的一个总结。而张郃跑的路何止百里。

这说明,张郃最多就到了先头部队而已,而且一路奔袭已经疲惫不堪。所以诸葛亮料定马谡带3万人去阻击魏军主力有十足的把握。

而且现在是在山间道路,山地战正是蜀军擅长,因此地形又对蜀军有利。

作为一个将领,作战前自然要对敌我形势进行分析,分析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敌我方兵力,敌我方主要机动道路的距离,所需的时间以及各个时间节点敌我方能够到达集结的兵力。以此来判断情况,定下作战决心。

现在蜀军有三大优势:兵力优势,以逸待劳,地形有利。别说三个,有其一,这个仗就有很大把握打赢。

这种情况马谡应该下什么决心?像他做的那样,就地展开阵型准备防御?大错特错。

乘敌立足未稳、疲惫不堪,趁张郃主力未到,应当以优势兵力主动出击。此战若是魏延指挥,凭他的胆气,张郃不用等到3年后中伏被射死,街亭就是张郃毙命之地。

该打不敢打,连主动进攻的勇气都没有,注定了马谡必败。一支消极防御的军队,是没有办法战胜敌人的。要知道张郃可是号称“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对付这种消极防御之敌,真是小意思了。

马谡只是一个书生,而非战将,关键时刻,他胆怯了。

马谡这一败,意味着北伐到此结束,魏军援兵可以源源不断进入陇右,这仗也就没法打下去了,只能退兵。

最有希望的一次北伐,唯一一次能占据陇右的机会就此失去。按史籍记载,诸葛亮这一生就犯了这一次错误。可一次就断送了全部希望,命乎。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惜乎。

一号侦察兵 2019-03-23 18:30
马谡只是一个书生,而非战将,关键时刻,该打不敢打,连主动进攻的勇气都没有。

至尊狼王 2019-03-24 00:01
这一仗其实也是相当关键的。

cy20022002 2019-03-31 21:05
诸葛亮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最没经验的人。

tufeiwawa 2019-04-09 09:46
        我们应该从大小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大的方面是战略层次的,作为进军魏国的通道,道路多的遭不住,为什么必须先出祁山(这里面魏延同志是被冤枉的,或许他的计策才是更加有效的战略计谋。)老诸一辈子就晓得出祁山,好像出了祁山就可以解放全人类的赶脚,这或许说明了老诸不一定是战略层面的军事领导人,一辈子都是在走弯路的。从小的脚度来讲,老诸忘记不了北伐和灭魏,这是好的,是忠心的表现;但是他却忘记了同样在白帝城刘皇叔的话了:马幼常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让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没有实际经验的助理参谋长去一线部队领兵,未免是太草率了。你老诸都知道街亭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地方,虽然小,但是责任却是很重大的,成功了荣华富贵享受不完,失败了一夜回到解放前,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懂,老诸估计是喝醉了或者是吃了安眠药的缘故。

三清小道 2019-04-09 10:27
楼上说得有道理,丞相至少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岗位上用人是有重大失误的

白海豚 2019-08-01 14:11
马谡应该是文官战将所以连进攻的勇气都没。

假正经也 2019-08-01 15:54
tufeiwawa:        我们应该从大小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大的方面是战略层次的,作为进军魏国的通道,道路多的遭不住,为什么必须先出祁山(这里面魏延同志是被冤枉的,或许他的计策才是更加有效的战略计谋。)老诸一辈子就晓得出祁山,好像出了祁山就 .. (2019-04-09 09:46) 

如果道友认为魏延之计是最正确的话,麻烦道友亲自走一趟试试。因为从古至今,还没有一支部队采用过魏延之计。无论是在魏延之前,还是在魏延之后!

7842949 2020-04-07 16:30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查看完整版本: [-- 分析街亭之战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