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难忘八坊十三巷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难忘八坊十三巷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9-03-11 09:47
       两到临夏,间隔三十多年。1986年夏天,我和一批文学评论家到过甘肃临夏,那是奔着刘家峡水库风景和炳灵寺的古老精湛石刻去的。2019年1月,再来临夏,却完全没有预知预料地被临夏城内八坊十三巷的景致给迷住了!

  临夏,古称河州。位于黄土高原的西南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交接地带,东临洮河,北濒黄河。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可经此地入青海,去张掖、达于阗等。而远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经此地入中原。当时就不断有人在河州这个地方长期住了下来。在南关厢、前河沿、大小西关这一片地方,则逐步建起“围寺而居”的八个教坊,后来,人们将这里称为八坊街,连同围绕各个教坊而出现的十三条巷子一起,这里就叫八坊十三巷。类似这样的地方,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宽窄巷。但这八坊十三巷与前两处的形成表现、文化蕴涵和特性十分不同,这里因为独特地域和民族交融而形成的个性非常明显。

  八坊十三巷起始于唐,在宋、元、明、清之时,达于盛期。海路开启,陆路式微后,渐渐沉寂。可在当年,这里使者穿行不断,旅人众多,商贾云集,是中亚、西域各地各类货物的重要交易集散地,茶、盐、牛羊、皮毛、丝绸布匹、日用百货、民族工艺品荟萃,繁荣热闹。遗憾的是,随着环境和时间的改变,这个自然形成的密集街区,因为在历史上缺少规划,渐渐落后于城市的新区了。前些年,这个面积零点四一平方公里、居住着两千户一万名左右居民的地方,一度就是“城中村”,竟有百分之四十七属于低保户。在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思想指导下,当地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尽早脱贫,对八坊十三巷地区进行彻底改造。临夏人针对八坊十三巷的历史文化特点,在科学规划建设现代的城市通水、输电和道路基础工程后,本着就地开发当地历史文化景观、民族生活风情的原则,恢复改造建设一片集民居、历史、人文、民俗、饮食、旅游等为一体的古街巷——八坊十三巷。

  如今,古市新姿,魅力毕现。这里如同一个风情浓郁、工艺精湛的文化广场,巷巷有新鲜、巷巷不一样,有盖碗茶广场、有婚俗文化巷、有河州溯源巷等等。走进街巷,巷边的建筑、景观小品、门面装饰、色彩造型等等,丰富得令人目不暇接,新奇感叹不断。这里保存的社会生活的质朴自然、平和温暖的气息,使人放松和惬意,有一种走亲戚、会朋友的愉快感觉。

  八坊十三巷,如今已是临夏乃至甘肃一个名声日隆的景观。我们一行,在晚间和白天多次在这里漫步。无论是巷中不少镶嵌在壁上墙头的精美砖雕、房屋栏杆上的木雕作品,巷边形态各异的民族人物、文化景观小品,还是各种服饰及手工艺商品,那种日常文化生活的真实展示,使人感受到平和惬意。

  我们在名为“回味·家”的一户民居餐馆吃了一顿饭,虽无海鲜山珍,土豆、玉米、羊肉这些日常食材却做出了鲜美味道。在一位名叫马炳山的居民家里,他坐在炕沿上告诉我,前二十多年,他和哥哥一直在上海开拉面馆,每年收益都在二十万元以上。现在,看见家乡变得如此美好,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这样多,就毅然告别上海,回家经营餐饮。

  八坊十三巷,在短短两年左右时间里,由一个“城中村”转身成为一个风景独具的文化旅游景区,让很多居民摆脱贫困,事业得到发展。这种在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以民为本、创新务实的开拓行动,令人钦佩。

  从八坊十三巷归来后,对那里情景的记忆时常在心头再现。

至尊狼王 2019-03-11 12:32
这样的改变也是值得庆贺的

假正经也 2019-03-11 14:39
估计又是当地新开发出来的一个旅游景点。


查看完整版本: [-- 难忘八坊十三巷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