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蔡家饭古村落探访记 --]

武当休闲山庄 -> 旅游讨论 -> 蔡家饭古村落探访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19-03-10 08:22
蔡家畈古村落探访记 二0一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我跟随司空山诗社组织的采风团一行去太湖县汤泉乡首届乡土文化节看热闹。初冬的清晨,天空灰蒙蒙,没有阳光没有雨,正是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不冷不热很适合旅游。

早上,我们从店前出发一路南行,约莫1小时车程到达362省道通向汤泉乡金鹰村岔路口,然后换乘中巴车沿崎岖曲折的山路驶向目的地。大约6公里的盘山公路,弯弯曲曲,沟沟坎坎,窄小的混凝土路面被腐烂的杂草树叶所浸染,显得那么乌黑,洒满沧桑痕迹。车子偶尔穿越林间古道,增添几分神秘感。

上午10时许,首届文化节在金鹰村文化广场开幕,来自县内外近千名观众观看了精彩的文艺表演。文艺节目充满乡土文化气息,迎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1个多小时的开幕式及文艺表演很快结束了。 午餐安排在古村落蔡家畈农家乐,菜肴全都是城里人很少吃到的无污染、低脂肪、高纤维绿色健康食品,如魔芋、红薯、南瓜叶、魔芋禾......非常可口,对于三高人群是难得的美餐。饱餐过后参观古民居。

据资料显示,蔡家畈古民居始建于明朝,迄今已500年多历史,徽派建筑与大别山本土民居相结合的典范,是大别山区古民居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写照,是反映大别山古村落曲折变迁脉络的活化石。2012年被定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同年12月入选由国家文化部、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命名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蔡家畈古民居,其实全都是殷姓,传说早期的确是蔡姓居户,后来蔡姓男丁断代,由殷姓外甥在此繁衍生息。如今蔡家畈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有300余间,建筑面积达14600平方米,住有70户人家,基本上都是殷姓。
从村落的规模和体量看,应该有自己的繁荣史。蔡家畈古民居呈西北朝东南走向,依山而建,三山环抱,对面竹林茂密,后山树木葱茏,呈现一派茂林修竹的景象,人居环境显得那么柔和、优雅、舒适...... 小河穿居民区而过,流水潺潺。我们沿着青石板垒砌而成的小河岸走进古居群,那都是土木结构,青砖小瓦马头墙,外观古朴典雅。

普通民居前低后高连成统一整体,户户有弄道相通。在没有玻璃材料的年代,户与户之间采用天井自然采光,在当时这种设计十分合理、巧妙。内部结构立柱、驮梁、门栅透雕精美,蕴含着古典文化艺术。据说这些徽派艺术建筑与大别山古老民居共同构成建筑群,其规模体量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坦率地说,我对古文物知之甚少,可我对这些代表岁月悠长的深厚累积,这些可供鉴赏的古意感觉到一种稳定、和谐、持久,安静、平和。

走进古民居,使我产生有一种穿梭在漫长时光遂道里的感觉,勾起对流年况味的追忆。我童年也是居住在一进两重的老旧房子,十几户同宗居在一起,邻里之间相处融洽,不论生活条件好与差不分贵贱,没有势利,彼此尊重,遇事互相帮助不讲任何条件,那种真诚、和谐、友善、温存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农村面貌得到改善,家家户户拆迁分散造屋,那些古民居慢慢消失,过去那种感觉也就慢慢疏远了。混凝土结构小楼房覆盖了久远的历史印迹,建筑材料也是被钢筋水泥所代替,虽然坚固,但已经没有那种古朴的本质。

古民居建筑群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而蔡家畈古民居建筑群历经数百年沧桑得以较好地保存,蕴含着蔡家畈人代代传承,创造和遵循的民俗与世情,彰显的是朴实传统文化。如今,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村人居条件极大改善,人们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但我还是以为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不能丢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将近两个小时的探访带着唯美的感叹与不舍的情思离开了,蔡家畈古村落,再见! 聂咸林                            

527801728 2019-03-10 09:35
一个古村落,一部建筑史,一段历史符号

假正经也 2019-03-10 10:46
请把标题的“蔡家饭”改为“蔡家畈”!

至尊狼王 2019-03-11 00:06
看来这地方也算是历史悠久的了。


查看完整版本: [-- 蔡家饭古村落探访记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