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ment=1890470] 袭人和晴雯都是贾母的丫头,因为在贾母那里表现得好,后来都被贾母送给了宝贝孙子贾宝玉。这两个人在贾母屋里的时候,袭人更得宠,一个月拿一两银子,放到贾宝玉屋里就是顶级的大丫头。而晴雯一个月只拿几百钱,在贾宝玉那里是个二等的丫头。两个人伺候贾宝玉以后,很明显贾母不喜欢袭人了,好几次评价袭人的话都不好听。 袭人妈死了以后,由于袭人戴孝,所以元宵节的时候就没有跟着贾宝玉,贾母知道了以后说袭人开始拿大了,王熙凤说袭人有孝在身,但贾母还是不依不饶,说袭人已经是贾府的人了,凡事要以主子为重,不能因为自己家里的孝而耽误主子的事,还说袭人是锯了嘴的葫芦,不爱言谈。
[attachment=1890471] 而说到晴雯的时候,贾母明显都是夸赞的语言,说晴雯模样好,口才好,针线好,将来是给贾宝玉做妾的最佳人选。昔日的两个身边人,曾经都是自己眼前的红人,也都是自己看好的人,而后来,贾母为何会对二人有如此天壤之别的评价呢? 其实袭人和晴雯的为人贾母很早就知道,袭人属于那种城府比较深而又藏愚守拙的人,而晴雯是锋芒毕露的真性情。当然对于她们的性格来说,贾母肯定是喜欢晴雯这样的,因为晴雯更像林黛玉,而袭人就像薛宝钗。
[attachment=1890472] 但这并不是贾母不喜欢袭人的主要原因,真正让贾母对袭人产生反感的,就是因为袭人的背叛。 两个人都是贾母的丫头,也就是贾母的屋里人,而袭人半路背弃了贾母,投靠了王夫人。她本来拿的是贾母屋里的月例,后来这一项钱就不从贾母屋里出了,而是从王夫人的月例里面每个月拨出二两来给袭人。袭人拿的是王夫人的钱,被王夫人内定为贾宝玉的姨娘,还成为王夫人的眼线和心腹,袭人要走,只回了王夫人就行,连贾宝玉都不用通报。
[attachment=1890473] 其实在那种封建社会,对于仆人的评价,最重要的就是忠诚,也就是一仆不侍二主。但袭人明显是易主了,而且是自己私自做主投奔了别人。虽然都是贾家的人,换了主人也不是外人,但这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更何况贾母和王夫人也是面和心不和,袭人这样做,明显就是在给贾母添堵。 袭人是看准了将来是王夫人的天下了,所以早早的为自己做了打算,立马投奔到王夫人的阵营里来了。
[attachment=1890474] 但贾母此时还没有倒下,贾母的头脑还很精明,她还分得清是非。袭人过早的弃掉自己的旧主,本来就很不仗义,而且她被定为贾宝玉的姨娘,贾母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这让贾母心里该有多心寒。 我想贾母肯定对袭人的为人已经下了结论,只是因为王夫人私自升了袭人的地位,贾母不能和王夫人闹翻,顾及王夫人的面子,才没有把对袭人的不满说出来。
[attachment=1890475] 但贾母是一个很精明的老太太,她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也看过无数形形色色的人,袭人这点伎俩她肯定早就看透了。 贾母从不吝啬夸赞人,这是她做为掌权的老人该有的胸怀。但她从不随意批评人,除非太不像话了,她会说几句,但都是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对袭人连着数次的不满,其实正是在诉说她心里对袭人的反感。这是贾母的智慧,也是她的城府。 我想贾母对袭人的这番评价是她心里的真心话,她觉得袭人找到好主人了,还成为这个新主人身边的红人,因此开始拿大了。 [attachment=1890476] 袭人成了贾宝玉的妾,也就是半个主子了,所以她不用像丫头一样时时刻刻伺候贾宝玉了,可以为了自己家的事把贾宝玉丢在一边。这些都是贾母心里对袭人的评价,也是她真实的想法。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