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夏侯渊为何命丧定军山,并非黄忠法正有多厉害,问题出在此人身上[5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夏侯渊为何命丧定军山,并非黄忠法正有多厉害,问题出在此人身上[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wcg112233 2018-12-31 08:15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发生在汉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为夏侯渊、曹操和刘晔。原文如下:

(曹操)便差人持节到定军山,教夏侯渊进兵。刘晔谏曰:“渊性太刚,恐中奸计。”操乃作手书与之。使命持节到渊营,渊接入。使者出书,渊拆视之。略曰:“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若但任勇,则是一夫之敌耳。吾今屯大军于南郑,欲观卿之妙才,勿辱二字可也。”

夏侯渊览毕大喜。打发使命回讫,乃与张郃商议曰:“今魏王率大兵屯于南郑,以讨刘备。吾与汝久守此地,岂能建立功业?来日吾出战,务要生擒黄忠。”张郃曰:“黄忠谋勇兼备,况有法正相助,不可轻敌。此间山路险峻,只宜坚守。”渊曰:“若他人建了功劳,吾与汝有何面目见魏王耶?汝只守山,吾去出战。”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黄忠与严颜两位老将在天荡山大败张郃,曹操闻讯后统兵四十万亲征汉中。大军进至南郑后,曹操下令夏侯渊向黄忠发动进攻,但这个决定遭到刘晔的反对。而当曹操进攻的命令下达到夏侯渊军中时,大将张郃又对命令产生质疑,认为应该继续坚守而不宜发动进攻。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曹操下达给夏侯渊作战命令中提到的“刚柔相济”,意为刚强的和柔和的相互补充,使恰到好处。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出《周易•蒙》中的“刚柔节也。”

从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开始的汉中之战,是曹操与刘备之间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尽管曹操的兵力并非如小说中所言的四十万,但数万之众参战是不争的事实。而刘备则是在战争开始后不断从益州进行兵员补充,这也凸显出这场战争的规模和残酷。

汉中之战,持续两年多时间,其中最为关键的战斗便发生在定军山,由曹操一方的夏侯渊、张郃对阵黄忠、法正和黄权。经过一番激战,夏侯渊被杀,曹军士气受挫,最终不得不将汉中拱手让给刘备。

为何夏侯渊这位曾经威震西北的一代名将会倒在定军山呢?小说给出了一个答案,这便是刘晔所说的“性太刚”,也就是有勇无谋,这与历史上夏侯渊的失败非常类似。按照《三国志•夏侯渊传》的介绍,夏侯渊素以行动迅速、善于长途奔袭著称,是个擅长进攻而不擅防御的将领。曹操将夏侯渊安排在定军山防御刘备,属于用人不当,加上法正和黄权及时发现了夏侯渊防御漏洞,最终导致了夏侯渊的阵亡。

yaninco3385 2018-12-31 09:20
仗打久了 彼此就相互了解了  司马懿和诸葛亮何尝又不是如此,二战也是如此,这说明每个人的性格、智慧、思维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不断有新人出现  才能取得不断的胜利!

假正经也 2018-12-31 11:37
我认为夏侯渊此人并没有什么“妙才”。有人夸赞他是曹操手下一个非常出色,能干的宗室将领,从打败马超,镇守汉中,曹操手书勉励这三件事就说明夏侯渊极富有才干。其实那是在高抬他了!要说谁才是彻底打败马超的人,绝不是夏侯渊,而是杨阜。夏侯渊只不过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带兵赶来,捞了一个外快而已。没有杨阜一连串的紧密安排和不懈的战斗,单凭夏侯渊一支队伍要想打败马超谈何容易!!连曹操也几乎命丧马儿之手,何况夏侯渊乎!!!况且,马超在被曹操打败后卷土重来,兵围冀城,刺史韦康请夏侯渊发兵解围,夏侯渊以未得曹操之命不肯出兵相救。最后坐视冀城被攻破,韦康投降后仍全家被马超屠杀,却始终不敢轻举妄动,由此可见夏侯渊的才能也不过如此;镇守汉中,不仅丢掉了汉中,连自己的老命都丢了。曹操的手书勉励只不过是废纸一张!!!看看人家张辽是怎么做的!!!所以,问夏侯渊为何命丧定军山,答案很简单,就是夏侯渊就该命丧定军山!就他这么点本事,他不丧命谁丧命?!为何夏侯渊的副手张郃被张飞打的那么惨,已是丢盔卸甲,一败涂地了,却没有把命丧掉呢??!!

至尊狼王 2018-12-31 11:54
如此看来老曹用错人了

smen 2018-12-31 12:09
天下事情 就那三点: 天意 修行 因果轮回

酒后戏雨 2019-01-02 08:50
第一张图张丰毅演的是谁?

jj自然 2019-01-02 09:34
作战哪里能分擅长进攻而不擅防御的将领,不能适应战争就只有死路一条。

一号侦察兵 2019-01-13 18:37
自古以来,长年打仗的将军有几个是善终的,战死沙场也是一种荣誉

7842949 2020-03-29 17:2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查看完整版本: [-- 夏侯渊为何命丧定军山,并非黄忠法正有多厉害,问题出在此人身上[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