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都喜欢找些当地的老街老巷去看看,现如今的城市建设都在飞速发展,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玻璃幕墙,看上去让人有种千城一面,大同小异的感觉。由于近些年内地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台北在这方面也被内地反超了。但是对于每个城市的那些老城区来说,还都保留着很多的地方特色,它们默默地延续着城市的历史,也保留着这些城市文化的根。尤其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到这些老街老巷里走走,很容易就能勾起他们很多美好的回忆。 顺着南北向的西宁北路右转,再顺着迪化街72巷向东走,最多也就200米左右的距离吧,在迪化街和永昌街交叉口这里,就是在当地很有名气的霞海城隍庙,我之前对于这个地方的认知,就是在车上的时候听当地的导游介绍的,这座城隍庙最灵验的就是来这里求姻缘特别的灵验,有月老之称。
霞海城隍庙始建于1859年,也是台湾的国家三级古迹。该庙虽然占地面积并不太大,但却是大稻埕一带地区的人民信仰中心。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城隍圣诞,当天来自各地的信徒们会举行各种迎神赛会,来酬谢城隍爷的庇佑,是台北市内最热闹的庙会活动,以致于整整一个月都有各种相关的活动。
据说每年到了“七夕情人节”这天,就会有数以千计的未婚男女,涌进台北的这座霞海城隍庙,祈求好姻缘,据导游介绍说这里每年能促成几千对新人的姻缘,这个成功率也太高了吧,这也难怪,毕竟人家这是神仙开的婚介所,有仙界的背景,结果也就自然不一样了,光是每年送回到庙里还愿的喜饼,摆都摆不完。这个对于未婚的年轻游客来说,绝对是个不可错过的好地方。结过婚的就别过来添堵了,还是上别处去转转吧,别再整出个二婚啥的就惨了。
1821年,百余名泉州同安人,搭船迁移至台北艋舺。顺利到达目的地后,新移民中的其中一位商人陈金绒,于艋舺八甲庄(今之老松国小附近)自宅供奉携自同安故里的霞海城隍神像以方便该地同安人祭祀。1856年,大稻埕的同安人开始筹建城隍庙。经林佑藻、陈浩然与苏斐然等人的资助,1859年3月18日城隍庙正式完工。
此间非官祀的城隍小庙,因为其主祀霞海城隍神像,来自原本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同安县霞城海边的临海门庙,因此庙名定为"霞海"。 南北向的迪化街一段这段路还是挺长的,还有多条东西方向的迪化街一段与之相交,比如迪化街一段的72巷,32巷、46巷等街巷。感觉这个迪化街不是一条路或几条路,而是很大的一个片区。离开城隍庙再由着迪化街向民生路方向走。这个路口因为是靠近城隍庙的原因吧,好几家的香火店,生意都很不错,这也算是靠山吃山,靠庙吃庙吧。
店里各种神像,看上去个个都不怒自威。
整洁的街道,路虽然不宽,但因为是单向行驶,所以走起来还算很顺畅的。
在台北历史上,大稻埕曾经是最繁华的街区,它在台北的地位,大约相当于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朝天宫……承载了好几代人的记忆。这个大稻埕是台北历史上继艋舺之后,最为繁华的地方,在日本统治时期尤为兴盛,是当时台北商业贸易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如今,大稻埕已退下历史舞台,但是却留下了许多昔日无限风光的见证,也是很多的台北人最为怀念的老地方。 在台北尚未开发的时候,大稻埕原本是平埔族原住民“圭母卒社”的聚集生活的地方,直到了康熙48年(公元1709年),当时在台居民陈赖章向政府申请了官方开垦直到,开拓大加腊堡地区,包含了大稻埕一带,汉人才渐渐进入这里,开始了农业公正的生活,当时这个地区有一个很大的晒谷场,供这里的居民使用,因此就将这里称为大稻埕。
迪化街上的香火店,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祭祀和供奉用品。
就地理位置而言,大稻埕对照今日的范围,盖指民权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重庆北路以西、西临淡水河。该区地理位置位于台北城北方,经北门可进入城内。西临淡水河则有舟楫之便,大稻埕兴盛的命脉-船舶可自此直接出海,驶至唐山互市,甚至可远达欧美。
早在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实施了台湾地方官制以及行政区域改制等计划,废除当时台北厅直辖之艋舺、大稻埕、大龙峒三区,设立了台北市,隶属于台北州。至今这里的一些老建筑还有保留着日治时期的痕迹。
虽然大稻埕的区域已被裁废,但是大稻埕并不因此就成了历史名词,时至今日,大稻埕仍然是台北人怀念的所在。图中这里是民生路口。
在两次英法联军之后,清廷与列强签订条约,开放安平、淡水等港口为国际通商港口。因此,在1860年,淡水正式开港。但是实际起卸的口岸,则包括艋舺和大稻埕。不久之后,艋舺因为河沙淤积,市况渐衰,船只大都停靠在大稻埕。此后的大稻埕也逐渐成为北部的商业贸易中心。
大稻埕的繁华起源,要追溯到清代。清廷与列强签订条约,开放安平、淡水等港口为国际通商港口,但是实际起卸的口岸,则包括艋舺和大稻埕。大稻埕于是成为台湾北部的商业贸易中心。尤其以茶叶,南北杂货交易为首,米业,中药等,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
在这里随意走进一家店,都会有很多年的历史。有的店铺已经不再经营,改租他人,但也都布置得别致精巧,这里的不少店铺也都存在店外经营的情况,把商品摆在店门口的走道上。不过中间还都会留出很窄的过道供行人通过。
老式骑楼的宽大走廊,遮挡雨水和炎热的阳光,骑楼这样的建筑,在东南沿海很多城市都能找到。这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城市近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各种当地特色小吃,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不管是游客还是当地人,品尝这些美食都是躲不过的选择。这家奶茶店的名字好象叫做颜记杏仁露,现在记不太清了。
两只小狗见面,互相直视着对方。遇见同类了估计也是很开心的。 这家叫做永乐的车轮饼店生意更好,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
品种不同,有的饼15元一个,有的20元一个,每天上午11点开始,备料卖完为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错过了你就还得等一天。
沿着迪化街一路向南,路边的老建筑便相对的少了一些。
这里是南京西路的路口,在台北的很多街道都是以内地的城市命名的,内地游客过来看到以自家乡的城市命名的道路,自然就会有一种亲切感。
远处那个红色的像小庙一样的建筑叫城府北门,北门的正式名称为 “承恩门”,在台北市与圆山遗址并列为一级古迹。北门因面朝北极星,承接皇恩,故名承恩门。台北府城于1884年正式落成于艋舺与大稻埕两地中间的地带。北门即为五座城门之一,也可以说是台北府城的正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