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n |
2018-11-28 13:53 |
《水浒传》据说还称做《忠义水浒传》,是不是啊?我这是完全凭多年的印象突然想起来的,原著我可真是一遍也没读过。肯定有人会说,你一遍原著都没读过,你也好意思评论水浒?! 要说完全没读过,那也是瞎说,毕竟语文课本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两章确实是学习过的(但我猜测课本和原著肯定不会完全相同)。另外,水浒外围的东西还是了解了一些的,比如听评书啊,看别人评论啊,但就是没读过原著。当然我没读过原著,也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水浒的版本太多且又都搞不到手的问题。我在想,谁能找到施老爷子最原始那版呢? 我来扯一下水浒整部书中最大的一个矛盾,即假如宋江不招安,后果会怎样。 既然我已经说了这是个最大的“矛盾”了,那么我的观点也很明确,即,假如宋江一伙不招安,他们是可以作为其中一支力量推翻北宋的。
我先说说反方的说法,再谈我自己的理由和看法。 反方最大的一个理由就是北宋虽然腐败但是还很强大,且歌舞升平、经济繁荣。反方承认北宋腐败,这是因为历史上的宋徽宗时期确实腐败,而水浒书中也指出了宋徽宗时期的腐败,即小说与历史吻合;反方说北宋还很强大、歌舞升平、经济繁荣,这就是拿着历史来解读小说了,即把历史和小说混淆了。反方这么说的一个很强大的现实背景就是,宋江一伙确实没有推翻北宋啊,北宋是亡在大金国手里啊。我们不能说宋江一伙厉害的时候就说他们武功如何如何天下无敌,恨不能是宇宙无敌大元帅的样子,说到招安时却又说其实他们不怎么样。 我先说一下歌舞升平和经济繁荣。经济繁荣是真的,这在水浒书中和历史书上都是这样写的,但是这个繁荣不是全面繁荣,而是部分都市繁荣;且经济繁荣不代表军队战斗力高低,这个不用举例子大家也都能理解。歌舞升平就更是点状的了。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地方小规模造反不断的时代,它怎么可能完美,真正做到歌舞升平! 讲真的历史,那么宋江一伙被一个地级市的张叔夜的就搞定了,宋江被俘后不得不投降北宋政府。总结一下就是如此弱小的力量也不会主动招安。 水浒书中的梁山一伙,曾经两赢童贯、三败高俅(这相当于你起事了,国防部长和军委主席带兵来了都被你俘虏了),宋江却一门心思地要招安。你说宋江脑子是不是被门挤了、被驴踢了? 高俅征讨梁山时带来的十个节度使就是招安招来的,宋江一伙看不到招安的后果吗?宋江脑子智障吗?肯定不是。是作者不得不这样写: 一,施耐庵再能联想也不能凭空创造历史,创建一个宋江的王朝啊(说到这里,我得扯个闲话,《平凡的世界》质朴吧?但是也会吹大牛:北方工大的孙兰香夫妇乘坐我国的宇宙飞船和美国苏联的宇宙飞船历史性的对接。对接不对接不说,作者肯定打死也想不到苏联不存在了)。即便现在的穿越和修仙小说如此发达,也没有人自己创造一个朝代的。 二,施耐庵不可能写宋江领着千号人被张叔夜一个地级市领导就搞定了。不把梁山写的如此强大,就不会给人留下遗憾的感觉;没有了这遗憾的感觉,不值得人们思考了,名著还能称为名著吗? 三,根据第二条,宋江一伙必须要像烟花一样,燃烧时的绚烂要能照亮夜空,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但也必须要尽快熄灭,因为烟花不是太阳,不能老是亮着。再亮下二十年去,岳飞横空出世了,你把岳爷爷摆在什么位置?能抗金的千古名将,你让他征讨不了一个梁山?! 既然我们是扯水浒,我们就按照小说的内容来评判梁山的实力。不讲无关乎大局的其他人征讨梁山,单讲两赢童贯、三败高俅。 童贯帅十大将、十万兵征讨,直接损失八大将、六万兵;高俅帅十大将、十三万兵力征讨梁山,书中没有明确的损失数字,但是个人可以推测,士兵损失不会低于三分之一。抛开之前征讨的损失不提,单讲这军委高层出战,损失即达到十万兵力。基于此点,我们来做如下几个思考: 一, 梁山有多少敌人?一个:大宋国。 二, 北宋政权有多少敌人?N个:外面的有西夏、大理、世仇大辽国、正在兴盛起来的大金国,国内有四大寇。请问北宋需要分散多少兵力去应对边境局势?又有多少个十万兵力可以损失在其他三大寇上?只对付这些势力就够了吗?老百姓不用盯着了? 三, 把兵力都调去攻打梁山,请问其他势力干看着不动手吗? 四, 请问十万军队损失六万人就只是损失了六万人吗?绝对不是。 1, 这里损失了六万,就要把其他地方的兵力调一些过来。那么被调的地方就不需要维和了吗?他们能否就地征兵?调兵不需要给养物资吗?战死的人的家属不需要抚恤吗?战死了一定规模的士兵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 2, 损失了一定规模的兵力之外,还损失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军队成为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可以说,历朝历代晚期军队都是这个样子。 宋徽宗靖康耻的五百年之后有一场大战——萨尔浒之战,敌人还是大金国,不过称为后金,即努尔哈赤的势力。大明号称二十万部队,此战损失了五万兵力,从此大明对后金的态势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大明有多少个五万兵力可以损失?我想绝对不止十个。即便崇祯帝死后,光南方福王的兵力都有几十万,都比大清的兵力还要多。 只讲数字的话,两亿人的大明,对阵一共二十万人的后金,真的是每人吐痰都可以淹死后金了;即便淹不死,至少可以恶心死一半吧?但是为什么最后大明没了? 这就是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高低所致。军队既可以越战越勇如历朝开国的军队,也可以越战越怂如历朝晚期的军队。你能让军队相信他们会赢,他们就勇猛无比;他们老是输,自然也就成了兵油子,临阵脱逃了。就征讨梁山来说,你觉得二十多万军队去了都是失败而归,再派军队去,他们会突然变得勇猛了? 就以岳飞北伐来说,你以为皇帝那么傻、那么蠢,在相信一定能战胜大金国的前提下会不派兵去攻打大金国?皇帝为何不北伐?不打,还有谈判的条件在,因为你还有几十万部队充个门面;军队打没了,你跟别人和谈,谈什么?谈如何自取其辱?别以为皇帝不知道自己军队的能力。 所以我的结论是:根据小说内容,梁山一伙或许不能取天下(毕竟方兴未艾的大金国是最有实力的),但和多方势力一起灭亡北宋还是可以的。只是那将是怎样一种生灵涂炭的场景啊! 书中的梁山实际亡于组织的封闭:108人凑齐了组织就已经僵死了,因为它再也容不进新鲜血液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