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贾母问甄哥儿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贾母问甄哥儿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smen 2018-11-27 15:10
  第五十六回,甄府四个四十往上年纪的女人来贾府送礼请安。雪芹笔墨千金,却不惜写了贾母和这四个女人的对话。其中奥义何在?
     在甄宝玉。
     首先我们看一个思维,那就是贾母的婚姻思维。所谓:
     贾母便问:“多早晚进京的?”四人忙起身回说:“昨儿进的京。今日太太带了姑娘进宫请安去了,故令女人们来请安,问候姑娘们。”贾母笑问道:“这些年没进京,也不想到今年来。”四人也都笑回道:“正是,今年是奉旨进京的。”贾母问道:“家眷都来了?”四人回说:“老太太和哥儿、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没来,就只太太带了三姑娘来了。”贾母道:“有人家没有?”四人道:“尚没有。”
      正常的寒暄。什么时候来的?哪些人来了?这是没问题的。可是接下来,听说是老太太带着三姑娘来,贾母第三问便是有人家没?
      可见贾母是很关注甄府儿女的婚姻状况的。有或是没有,只是随便问问,其实就是她老人家收录的一个信息,难保将来遇到相当的,便可以穿针引线,这是贾母晚年的一个嗜好,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二是透露甄家和贾府的日常交往。所谓:
       贾母笑道:“你们大姑娘和二姑娘这两家,都和我们家甚好。”四人笑道:“正是。每年姑娘们有信回去说,全亏府上照看。”贾母笑道:“什么照看,原是世交,又是老亲,原应当的。你们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们才走的亲密。”四人笑道:“这是老太太过谦了。”
       贾府和甄府虽然多年没有交道,但嫁在京城的甄家大小姐和二小姐其实和贾府来往密切。这是一个背景性描述,尤其是甄家二小姐,和贾府过从甚密。所以一个常规性的问题便是,女眷们家长里短的能说些什么?还不是亲人家人那点事儿。所以可知,其实贾母早就知道甄家有个哥儿。
        第三,果然,贾母紧接着就问及甄家公子。所谓:
        贾母又问:“你这哥儿也跟着你们老太太?”四人回说:“也是跟着老太太。”贾母道:“几岁了?”又问:“上学不曾?”四人笑说:“今年十三岁。因长得齐整,老太太很疼。自幼淘气异常,天天逃学,老爷太太也不便十分管教。”贾母笑道:“也不成了我们家的了!你这哥儿叫什么名字?”四人道:“因老太太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的白,老太太便叫作宝玉。”贾母便向李纨等道:“偏也叫作个宝玉。”
       贾母这第一句问话,说明她之前已经隐约知道甄家哥儿也是跟着甄家老太太过,这里不是不知道,而是进一步求证。同理,问几岁了,并不是不知道大约几岁,而是求证精确的年龄。而贾母求证的目的,就是和自家的宝玉比较,这再一次说明贾母早就知道甄家哥儿,这次是进一步求证而已。而比较的结果便是:
        “也不成了我们家的了!”
         所以进一步追问名字,得到的竟是一模一样的:
         宝玉。
         自然叫宝玉的理由不能再一样了,再一样就变无趣之笔墨了。但是所谓:
         “因老太太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的白,老太太便叫作宝玉。”
          其实抛却衔玉而生的神话因素,这难道不是贾宝玉名号的由来?是的。甄宝玉为贾宝玉之原型,其实真实的宝玉之名的由来便是大致如此,这是曲写。
          而后面甄家女人的话:
          四人也笑道:“起了这小名儿之后,我们上下都疑惑,不知那位亲友家也倒似曾有一个的。只是这十来年没进京来,却记不得真了。”
          其实说明贾母是知道甄家哥儿也叫宝玉的。试问甄家奴仆都隐约知道贾府有个哥儿叫宝玉,那么和甄家大小姐二小姐走动密切的贾府,如何会不知道甄家也有个哥儿叫宝玉呢?知道的。
         这其实是贾母那样地位身份的贵妇,面对世家老亲的下人,采取的一种客气得体,曲折迂回的问话方式。贾母的这一番问话,貌似散漫,其实是精心设计的。从几时来,什么人来,到甄家哥儿,都是要我们明白,贾母早就知道甄家有个叫宝玉的哥儿。
          话一旦说到这个份上,叫出自己心爱的孙子宝玉出来,给甄家看看,和甄家比比,也就顺理成章了:
           贾母笑道:“岂敢,就是我的孙子。人来。”众媳妇丫头答应了一声,走近几步。贾母笑道:“园里把咱们的宝玉叫了来,给这四个管家娘子瞧瞧,比他们的宝玉如何?”
          而贾母唯一不知道的就是贾宝玉和甄宝玉长得一模一样。这个她不知道,她老人家的心思,是要把甄家宝玉比下去,是觉得自家的宝玉一定比甄家的宝玉长得更好。所谓:
           众媳妇听了,忙去了,半刻围了宝玉进来。四人一见,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道我们的宝玉后赶着也进了京了呢。”一面说,一面都上来拉他的手,问长问短。宝玉忙也笑问好。贾母笑道:“比你们的长的如何?”李纨等笑道:“四位妈妈才一说,可知是模样相仿了。”贾母笑道:“那有这样巧事?大家子孩子们再养的娇嫩,除了脸上有残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去都是一样的齐整。这也没有什么怪处。”四人笑道:“如今看来,模样是一样。据老太太说,淘气也一样。我们看来,这位哥儿性情却比我们的好些。”贾母忙问:“怎见得?”
         贾母得到的唯一安慰便是,贾宝玉的性情似乎比甄宝玉好些。不管怎么着,也算是小胜。呵呵呵,这便是天下做奶奶的心。
         所以,这次会谈的结果便是:
        这里贾母喜的逢人便告诉,也有一个宝玉,也却一般行景。
        这一段贾母问及甄哥儿,其间逻辑严密,却是隐藏着关于甄宝玉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是紧接着其后的甄贾宝玉神游交汇。其实也解了第五十回的一段悬案。那就是: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他从小儿见的世面倒多,跟他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他父亲是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他母亲又是痰症。”凤姐也不等说完,便嗐声跺脚的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姐儿说道:“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贾母也知凤姐儿之意,听见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
         这里其实贾母要给宝琴说的人家便是甄家,说的哥儿便是甄宝玉。可惜还没开口,薛姨妈误解了,说出宝琴定亲,倒也解了贾母之围。
          其实上面所述甄贾宝玉的不同,除了起名的缘由、性情有所差异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贾宝玉比甄宝玉年长。第五十六回甄宝玉十三岁,而贾宝玉已经十六岁了。而这样的差异,却预示着,宝琴和甄宝玉年龄更为相仿。这也再一次暗示,就连贾母也一再嘱咐宝钗,宝琴还小,要惯着宝琴,所谓的薛蝌送妹进京完婚完全是瞎扯淡,宝琴其实还没到婚嫁的年龄,年方二八都还没到。薛蝌送妹进京只为杜绝梅家悔婚之意。而贾母当时看着粉妆玉琢的小宝琴,脑袋里闪过的是她的老亲甄家的哥儿宝玉,这倒是天生的一对。
          这便是第五十六回雪芹之所以要详写贾母问及甄家哥儿的缘由,不仅是为其后的甄贾宝玉神游,更是为解开第五十回的悬案。这便是脂砚斋所谓雪芹“回风舞雪倒峡逆波”的写法。

假正经也 2018-11-27 20:38
直到现在,国内的老人还是爱相互之间攀比子女,连孙辈都要攀比!

至尊狼王 2018-11-27 21:54
看来老太婆这样做也是有深意的了

白海豚 2018-12-01 15:16
我们国内人就是爱相互攀比。

一号侦察兵 2018-12-01 21:25
就是爱攀比,看看谁混得好

woshisuper 2018-12-19 10:01
可不是么都是俗人

假正经也 2022-11-22 15:00
se4777:其实上面所述甄贾宝玉的不同,除了起名的缘由、性情有所差异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贾宝玉比甄宝玉年长。第五十六回甄宝玉十三岁,而贾宝玉已经十六岁了。而这样的差异,却预示着,宝琴和甄宝玉年龄更为相仿。这也再一次暗示,就连贾母也一再嘱咐宝钗,宝琴还小,要惯着宝琴, .. (2020-11-08 11:53) 

复制他人语言也是因为你老了吗?!


查看完整版本: [-- 贾母问甄哥儿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