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8-10-02 11:12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意思是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针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气泄掉。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患。意在告诫世人,为人处世都要重视小事小节,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事物微小的渐变中往往孕育着巨大的质的飞跃。推及现实,它启迪我们,为政之要,当需对小事小节保持足够的清醒认识,虑于微,防于小,才能坚守底线、永葆初心,做到“大节”不偏离、“小节”不丧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经常讲到的一句话:“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

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宋书·吴喜传》指出,要在祸害尚处萌芽状态之时,就及时发现感知,并加以预防和制止,避免其继续发展。《黄帝内经》还生动形象地说道,“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疾病隐患应及早治疗清除,以免给肌体带来更大的伤害。人贵有自知之明。历览古之圣贤,“远见于未萌,避危于无形”的远见比比皆是。《韩非子·说林上》讲到的“圣人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亢仓子·训道篇》提及的“人有偏蔽,终身莫自知己乎”,《史记·五帝本纪》所云的“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都在告诉我们,只有保持一颗“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心态,以“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襟,时刻自警自省,才能察微于萌芽之始,进而认清自我、感知自我。

骄纵起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战国策·魏策一》用“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为喻,告诫人们再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诗经》有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强调谨言慎行,在细小事情上更要对自己严格要求。翻看中华历史卷章,历史上大凡有所为、铸大业者,都十分看重“慎微”。唐朝陆贽是出了名的“慎微者”。一些官员送礼遭拒,心怀不满,埋怨他不近人情,竟反映到唐德宗那里。唐德宗私下里对陆贽说:“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概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对此,陆贽回道:“利于小者必害于大,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及,必及金璧。”陆贽之言,令人警醒。北宋名臣张咏在湖北做县令的时候,发现一个管钱的小吏,偷了一枚钱藏在头巾里带出库房,于是令打板子作为惩戒。小吏不满,嚷道:“我不过是偷了一文钱,你竟因此打我,但你能够杀我吗?”张咏见小吏敢这样顶撞他,就毫不犹豫地拿起朱笔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这个典故,深刻揭示了“涓流不止,溪壑成灾”的危害。所有的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对待小事小节稍有不慎、稍有不拘,往往就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纤维之事。西汉陆贾在《新语·慎微》中强调,任何大业的完成,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件件小事上;大节并不是所谓的空中楼阁,而是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上。《曾子·子思子》有云,“君子不绝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就是在劝告人们,不要因为善事微小就不做,即使做了,也不要张扬,自己知道就行了。人称“米青天”的宋代文人米芾离任江苏涟水知县时,一句“凡公之物,不论贵贱,一律留下,不得带走”的嘱咐之言广为传颂、成为佳话。中

至尊狼王 2018-10-02 17:24
大事从来都是由小事造成的

hotant 2019-09-12 12:0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查看完整版本: [--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