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123 |
2018-09-29 15:27 |
1 中秋节是自唐代以来,就寓意着团圆的传统佳节。
[attachment=1829544] 《红楼梦》作为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古典小说,自然也描述了这个重要的节日,而且分别通过贾母和林黛玉两个不同角度,道出了中秋节赏月的秘密。 这个描述体现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贾母中秋佳节,拉着荣宁两府的人陪自己赏月,大家讲笑话写诗联句好不热闹,贾母这天特别高兴,迟迟不肯入睡,硬要晚辈集体陪酒,还一起看星星看月亮,就差谈理想谈人生了。
[attachment=1829545] 还是不是的拿月饼打赏正在远处吹笛子直播的小哥哥,让人家为自己吹奏喜欢的笛曲,我只想说,这个打赏也太少了! 如果此时贾母有手机的话,一定是各种自拍,然后发到朋友圈,写上一句:中秋佳节,儿孙团圆,真开心,比心! 这就是贾母最想干的事,定格团圆幸福和圆满人生的瞬间。 人到了一定年龄,总是会开始美化每一个日子和每一个瞬间,因为不知道接下来的一个瞬间会是什么样的,所以对眼前的一切分外珍惜。
[attachment=1829546] 2 但是作者对于任何事物的描写向来是风月宝鉴正反两面的,中秋节的描写也不例外。 贾母看的是中秋节的圆满,希望将一切定格,并发到朋友圈,让大家都知道自己想要的幸福。 但是黛玉却有不一样的感悟,她一向认为维纳斯的断臂才是最美的,只有“留白”才是最美的意境。因此对于这个团圆佳节,黛玉想到的只有“抱残守缺”的人生常态。 这一点从大家都在陪贾母自拍,发朋友圈,而林黛玉却拉着史湘云两人偷偷跑出来独自赏月,互相发微信联诗就可以开出来
[attachment=1829547] 黛玉是贾府里最孤独的人,别人的朋友圈互动频繁,自己的朋友圈几乎就是自己,要不是起诗社,自己根本就没有微信消息。 这天是中秋节,大家都在互发有趣的中秋微信,唯独自己没有太多互动,薛宝钗和家人过节去了,本来和黛玉就是表面姐妹,这种时候自然就是一条群发微信完事。 贾宝玉虽然特别关心黛玉,但是毕竟是护花使者,家里的晴雯病了,也只能简单发几句信息就不互动了。 黛玉看着久久不在点亮的屏幕,再看看天空的圆月,泪就在眼眶中打转了。
[attachment=1829548] 想不到还有一个人想到自己,也难怪,同是天涯沦落人,湘云自己也如黛玉一般,有着很多的无奈和辛酸。 两个人聊着聊着突然来了诗兴,来了一场说整就整的联诗比赛,比的是诗情,也是世情和心情 说来就来,黛玉和湘云拿起手机开始互相联句作诗,二人有说有笑,又互相比较求胜,表面在笑,心里可能滴过泪,不过,在这互发微信的时光里,也许找到了中秋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attachment=1829549] 不仅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她们的联句也被安排暗示了两人的结局。 湘云的是“寒塘渡鹤影”,黛玉的是“冷月葬花魂”。一喻远嫁,一喻悲死。 古人常说,有事没事,讲话当心。 谨言慎行一向是为人处世的关键。 《红楼梦》的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不仅着墨于动作细节,更注重语言的暗示性。 如果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过程中,时不时的写点话陪个图,发个朋友圈的话,那么他一定会被当作莫名其妙的人“被拉黑”的。
[attachment=1829550] 中秋佳节团圆是表现,而团圆的背面是月有阴晴圆缺,没有不散的筵席。 早在《周易》中就有对于“月满则亏”的记载。 曹雪芹只不过是借贾母和林黛玉的眼睛告诉人们: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两面。不需要偏重于哪一面,只需要对两面都了解,并让自己释然。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