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18-09-06 11:12 |
魏延字文长,义阳郡(今河南桐柏东)人。《三国志·魏延传》说:以部曲随先主入蜀,对其早期的活动毫无记载。三国演义说他先在刘琮手下为将,后来又去投长沙太守韩玄,然后又杀了韩玄投降刘备,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 据史书记载:赤壁之战后,刘备南征荆州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相继投降。可见韩玄并没有被魏延杀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见魏延便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下令斩之,这不尽于史无证,而且充满了迷信色彩。在这里,诸葛亮又俨然成了一名“相士”。所谓面相,、揣骨这些东西都是假的,不科学的,这无需多辩。[attachment=1819302] 三国演义所以安排,诸葛亮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是要为以后的事留下伏笔。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因为和杨仪不和,在退兵过程中,和杨仪发生了一场火并。但这并不是对蜀汉朝廷的造反,他只是要与杨仪争夺蜀军指挥权,并不是造反。三国演义说他先反刘琮,又反韩玄,诸葛亮死后又反,都是没有根据的。他并没有真正的造反。何况就是他真的造反,也不是他的脑后生了什么“反骨”。 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一百四回又说:诸葛亮在五丈原禳星;古代的一种迷信活动,祭祀星辰以求免除灾祸或延长寿命,魏延慌慌张张跑进来,扑灭了诸葛亮的本命灯,使诸葛亮难以延长寿命。三国演义通过这件事,意在说明魏延本身就是一个“丧门星”,诸葛亮倒霉就是倒在他身上。当然,什么“反骨”、“禳星”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假的,史书上也是无记载的,都是些迷信活动,这无须多辩。[attachment=1819303] 根据史书记载,魏延并没有投降魏国,或自图霸业的意图。《三国志·魏延传》说:推测魏延的本意,只是想杀杨仪。平时诸将素来不和,他估计众将必然会同意,由自己来替代诸葛亮。魏延的想法就是这样,不便背叛。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索性把“不便背叛”改为“实无反意也”,这就说得更清楚了。其实,从史书记载来看,诸葛亮临死之前,也没有想到魏延会造反,而只是对魏延和杨仪的不和大伤脑筋。 且看他死前所作的退军部署: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魏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里面有三层意思:一是把姜维的军队,放在魏延和杨仪的中间,把二人隔离开来,以免他们发生火并;二是如果魏延断后不利,还有姜维第二道防线来配合;三是如果魏延不服从这个调度,大军也要自行出发,不要因为魏延的干扰,而贻误退军的时机。看来诸葛亮考虑得很周密,他是从魏延与杨仪的不和,为出发点考虑的,并没有防止魏延造反的意思,不然,怎么会安排魏延断后?如果断后之军联合敌军,共同追击前面蜀军,那怎么得了![attachment=1819304] 虽然,魏延事件只是一次内讧,或说是搞分裂活动,却并非造反,因为只是针对杨仪个人,而非蜀汉朝廷,但在这种非常时期,他的这种行为对国家,也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 魏延的那个死对头杨仪,却并不是一个忠于国家的人。《三国志·杨仪传》说杨仪:性狷狭(性情狭隘),看来和魏延关系搞得这么紧张,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也有相应的责任。诸葛亮死后,他整掉了魏延,自以为功莫大焉,应当继承诸葛亮的地位,不料诸葛亮生前已经指定蒋琬为接班人,掌握朝政大权;杨仪只当了个中军师,是个没啥实权的闲职:无所统领,从容(悠闲)而已。[attachment=1819305] 杨仪于是大发牢骚,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五脏)。后军师费祎去安慰他,他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从前丞相亡时,我若是率军投降魏国,怎么会像现在这样落魄呢?真令人追悔莫及。费祎把他的话密表后主。后主把他废为平民,流放汉嘉郡(今四川汶川)。杨仪到了流放地,又上书骂朝廷,言辞激烈。于是朝廷命令郡守把他抓起来。杨仪在狱中自杀。 由此可见,如果说魏延闹事,却并无反意的话,那么杨仪“悔不投魏”,性质就截然不同了。从蜀国角度看,真正危险的人,倒不是魏延而是杨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