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那些年夏夜乘凉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那些年夏夜乘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18-08-30 14:02

     将近傍晚时分,弄堂里乱哄哄的大呼小叫的拎水高潮过去了,大部分人家已经替孩子洗好澡,准备吃晚饭了。女人们在自家门前洒上一些水,用坏扫帚把子一扫,然后放下小桌子、小凳子,再摆上饭、菜、汤,也有人家搁下了躺椅、板床,床上坐着已洗了澡的孩子们,他们的额头、颈脖、胸前搽了痱子粉,显出一派清爽相。


    不一会,满眼望去,到处是吃晚饭的人,进进出出的人都在打招呼:“吃晚饭了?”“吃晚饭吃晚饭,坐下来弄一口啊?”“不客气不客气。”饭菜都是公开亮相,大多很简单,素菜多,荤菜少,有想得穿的男人小乐胃,弄上一小杯酒———或是黄酒,或是五加皮,或是高粱,喝酒吃菜说话,脸上渐渐红起来。


    这一时刻是夏季的弄堂里最为宁静、温馨的时刻,生活以它慈爱的手抚慰了一下受了夏日惊吓的贫苦人。


    多数在这样的时候,有卖高邮咸蛋的来了,“高邮咸蛋———”卖高邮咸蛋的女人拎着篮子边喊边在弄堂里穿行,篮里是一只只又大又干净或泛青色或呈白色的高邮咸蛋,有一处还放着用咸蛋换来的红红绿绿的旧塑料梳子、牙刷柄子。


    不时有人喊下她,有的用钱买,有的用旧塑料、赛璐璐用品换,争执一番,一只只高邮咸蛋就到了弄堂里人们的饭桌上。


    晚饭之后,撤去碗筷,收下桌子,空出来的地方被搁上了床。窄小的弄堂里几乎到处是搁的板床、帆布床、躺椅、竹榻。


    夏夜的乘凉正式开始,喧哗也就开始。经过炎炎夏日一天的苦熬,不少吃过晚饭的人们开始躁动。首先是孩子们,尤其是少年们不可能死死板板地坐在自家门口乘凉,一个个都找借口离家四处乱跑;也有大一些的青少年三五成群,呼朋唤友,有的腋下夹一卷破席子,有的像磨剪刀的一样肩扛一条长凳,有的拎只小板凳,一起到马路边上乘凉去了;大人也有不少串门子的……


    那时没有塑料拖鞋,除了妇女穿布鞋,有钱的,比如开电车的穿皮拖鞋,大多数人都穿木拖板,于是弄堂里是一片震天响的木拖板声:劈里啪啦,劈里啪啦……


    总弄和支弄本来就都窄小,处处又搁了床、椅,因此在十分有限的空间中真是摩肩接踵,人流如织:劈里啪啦,劈里啪啦……


    天色愈暗了,弄堂里比刚才稍稍安静了些。不久,这里有人吹起了笛子,是《采茶扑蝶》,那里有人拉起了二胡,是《孟姜女过关》,手段都并不怎么高明,但却给夏夜增添了独特的气氛和意韵。突然,有哪里发出了激烈的叫骂声,立刻笛子和二胡声都停下了,人们都诡异地侧起耳朵听:哈!那里有两家人家为了抢地方乘凉吵起来了,好像还打起来了,了不得了,有好戏看了!


    然而成群结队的人们正兴冲冲往前奔着,突然看见最前面有人往回返,有人便奇怪地问:“怎么了?怎么往回走的?”


    “不打了!”


    “怎么不打了?”问的人失望而又失声。


    “不打了,不打了,解决了。”返回的人也沮丧地说。


    “妈妈的,活倒霉,白跑一趟。”询问的人骂着放慢了脚步,继而也往回走———几乎所有的人都纷纷往回走,丧气地咒骂着,散落到自己的家门口。


    弄堂里的人们在互相告知、议论了这场打架风波之后,渐渐转了话题,不远处的笛子又吹起来了,另一外的二胡又拉起来了,乘凉又纳入了正轨。


    又过了不久,天色已暗透了,不知从哪里吹来一阵凉风,人们都嘘叫起来:“好风,好风啊!”一个宁波老裁缝用实骨里挺硬的宁波话大声喊道:“喔哟,金金(真正)交关(非常)适意(舒服)啦!”谁也没有想到,几乎在此同时,不远处的一只纺织娘叫了起来。那是毛毛家的,被挂在高高的屋檐底下,此刻那里一片漆黑。纺织娘的叫声和蝈蝈声完全不同,像是有什么在不停转动,大约就是织布机吧,清脆、执着、敏捷,在这样的夏夜里,随着凉风传到人们的耳里,实实在在给人一种祥和与安谧的感觉:“蝈络络络络……”




作者  张建中

至尊狼王 2018-08-31 00:12
这样的情景已经不再有了


查看完整版本: [-- 那些年夏夜乘凉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