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18-08-25 12:38 |
关羽是三国蜀汉帝国最著名战将,名列“五虎上将之首”,深受刘备和诸葛亮的器重。他身长九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胯下赤兔千里马,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且勇武过人,取敌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 关羽在整个三国史上威名远播,他不仅有着一本“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辉煌战绩,还有一颗“为寻刘备,千里走单骑”的忠肝义胆,更有一道“傲视江东,单刀赴会”的侠骨柔情。[attachment=1814367] 所以关羽才在世人心中口口相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关羽死后,头颅埋在洛阳,身躯却葬在当阳,谥号“壮谬侯”。自宋代以来,关羽就被神化为“武圣”,到了满清时代,又被尊为“关圣大帝”。在成都武侯祠里,关羽的塑像俨然一个活脱脱的帝王形象。在关羽偏殿中,2米多高的泥塑贴金关羽像,头戴天平冠,正襟危坐,虎视天下。在关羽的东西两侧,有关平、关兴、周仓、赵累四员小将,肃然站立。[attachment=1814368] 关平、关兴是作为关羽的儿子,陪祀一旁在情理之中,而周仓、赵累作为异姓将领却能守护在“关圣大帝”的左右,可见他们二人在关羽心中的地位非常之重。据传,周仓经常扛着青龙偃月刀,随关羽南征北战,不离不弃,史料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太多,但在《三国志.鲁肃传》中却特别著名。 在“单刀赴会”这段中,江东老实人鲁肃,为索取荆州而责备关羽、刘备、诸葛亮等人背信弃义时说道: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话音刚落,关羽身旁一小将仗义执言吼道: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铿锵有力的声音,吓得鲁肃倒吸一口凉气,此人就是周仓。[attachment=1814369] 周仓不仅能和关羽共赴沙场,还能与关羽共患难,共同面对死亡。在关羽兵败麦城后,周仓听闻关羽死讯,不胜悲痛,他大义凛然,拒绝向东吴投降,毅然以身殉主。由于周仓对关羽的忠心耿耿,肝胆相照,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实为可敬可佩,让他作为关羽的陪祀,确实当之无愧。 说完周仓,我们再来聊聊赵累。据《三国志.吴书.潘璋传》记载:璋部下司马忠禽(通假字擒)羽并羽子平(儿子关平),都督赵累等。赵累虽然是个管粮都督,但是他比一般的战将都更有远见卓识,深为关羽所器重,视为心腹。在关羽面临众叛亲离,又丢失大本营荆州之时,霎时间没了主意,赵累就向关羽献计谋说:今事急矣,可一面差人速往成都求救,一面从旱路去取荆州![attachment=1814370] 关羽采纳了赵累的计策,速派马良前往成都搬救兵,自率大军回救荆州。当关羽大军行至荆州地界,正处于前有吴兵,后有魏兵,进退维谷的困境时,赵累灵机一动,再次向关羽献策:致书吕蒙,重申吴蜀之好,共讨曹操。关羽仍然听从他的建议,写信给吕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而吕蒙一直是东吴主战派,并不同意鲁肃所谓的“孙刘联合,一致抗曹”的政治主张,所以在主公孙权的授意下,选择除掉关羽,夺回荆州。在关羽败走麦城之时,赵累第三次劝谏关羽,希望他放弃身段,向东吴示弱,以他的大名,孙权必定厚待。[attachment=1814371]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暂时委身于东吴,再来一次“身在曹营心在汉”也未尝不可。在赵累心里,大丈夫为报效国家而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得壮烈或许可以让“丹心永照汗青”,但是对蜀汉而言,未必是有价值的。 而关羽却义正言辞,坚决拒绝投降,绝不向东吴低下高贵的头颅,最后被东吴战将潘璋的部下司马忠所杀害,血洒麦城。关羽以楚霸王“不肯过江东”的豪气,向世人诠释了悲情英雄最可敬的一面:自古忠义难两全。[attachment=1814372] 若投降东吴,就有违桃园之义,更有违对蜀汉的忠诚,所以有死而已。而赵累生为关羽之将,死也必定会追随关羽而去,意志慷慨坚定,最后以身殉国,实为关羽帐下又一员铮铮铁骨的智勇之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