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西藏的必经之路,是青、川、康、藏的重要通衢。全州总人口40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7%以上,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的一个自治州。这里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人文特色鲜明,是康巴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在玉树地区的最南边,有一个紧邻西藏昌都地区的县城,它就是囊谦。这里在600多年前便已是玉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视为玉树的发祥地,从玉树州出发,沿214国道行进168公里就到了囊谦县城。 在这块人杰地灵的雪域腹地,扎曲河穿境而过,在囊谦县城的西边有座寺庙名为才角寺,寺中有座格戎佛塔,它是囊谦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也就是今天我们要看的阿育王遗址。 据史料记载,古印度阿育王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两百周年,以佛祖法身舍利作为内藏品,在世界各地修建了八万四千座佛陀舍利宝塔。其中十九座分布在中国境内,而香达格荣古塔就是其中之一,故又名囊谦阿育王塔。阿育王塔历史悠久,从建塔至今有2356年历史,原有佛陀舍利地宫从未被打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青藏高原的天空总是这样的干净透彻,强烈的阳光让每一个初到高原的人都觉会不太适应。这样的蓝天白云在内地也更是少见,但在这里,只要是晴天,天空就永远都是这么美。 阿育王是佛祖的护法名王,释迦牟尼身死后,他号召世界上都不要发生战争,于是便把自己分到的佛祖舍利分给各个国家,一夜之间,在世界上建立84000座寺塔。这就是佛祖舍利分散的起源。这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服饰鲜艳的转经人,每天都是这样流动的风景。
昨夜的一场雨,积水中倒映着阿育王佛像清晰的身影。 据唐代的佛家经典著作《法苑珠林》里认为,某种意义上,因塔下都是阿育王为奉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所造,因此所有这样的塔,都被称之阿育王塔,格戎佛塔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的经幡墙,被风吹的噗噗作响。
在这个远离尘世和雾霾的地方,清心平息地仰望一次苍穹,心无旁骛地聆听一回转经筒的低调平缓的声音,你会觉得身处这样的觉秘之境之中是怎样的一种美妙了。
金光闪闪的佛塔。
沿着佛塔的台阶向上走,视线也越来越开阔。
阿育王边上的护法神像。
坛城共有五层楼高,从上层到下层的小佛塔,由五种不同的建筑结构方式所组成,见证了各个时代不同佛塔形式的演进。 跟着寺院的管家,我们一层一层的参观。
寺院的管家带着我们,打开了坛城的大门。虽然寺庙几经遭到损坏,但是法塔内的装藏未受到任何的损失。坛城内第一层是早在2200年前阿育王时期建设的释迦牟尼佛的佛骨舍利塔旧塔遗址,为了便于参观,周围用钢化玻璃幕墙保护。有史书记载,还发现了一块石碑。这座塔基没被扰动过,还有残存的原始墙围。 遗址地下埋藏着从未被开启过的佛陀舍利子地宫。约有五百尊小佛塔,五百万尊佛像擦擦,十六万颗刻有大藏经经文的圣石,以及无数的玛尼石围绕着地宫,殊胜庄严。
寺院内供奉的唐卡坛城,坛城可分为外、内、密三种。外坛城,指大幻化网坛城、时轮金刚坛城等建筑物;上师在灌顶的时候,从了义上讲,上师的身体与佛的坛城无二无别,故上师的身体是内坛城;密坛城就是自然本智,也即心的本性。
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原来的格戎佛塔早已破败不堪,幸得第八世阿德仁波切悲悯众生疾苦,于是发愿重修格戎佛塔,今天我们才能见到在原格戎佛塔基础上重修的寺院。 殊胜宝塔阿育王塔于藏历铁虎年三月二十九日(公历2010年5月12日)动工,由囊谦县才久寺修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