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以吃面食为主 而南方人主食则是米饭 但是谈到对面的喜爱程度 广东人好像更胜于北方人一筹 说起广东美食 大家肯定都不会太陌生 如果你问 COOK 广东有什么是必吃的 那一定是 白切鸡、肠粉、云吞面
在最出名的这三种美食里 COOK 最爱云吞面 大家也别看小这一碗 貌不惊人的云吞面 里面可是大有来头 小碗的云吞面又称「细蓉」,据说最早源自上世纪 60 年代,当时广州卖云吞面的小贩将面的大小份量分为「大用」和「小用」两种,故此小碗就有谐音「细蓉」;也有一种说法是香港人看到云吞在汤水翻滚的过程中,呈现一朵盛开的芙蓉花,所以取名「细蓉」。 传统的云吞面注重面条的爽弹,汤底不如香港浓郁,云吞则以三七分的肥瘦猪肉作为馅料。而在食法上也颇为讲究,一口汤、一口云吞、一口面,刚好有三著面,四粒云吞吃完。
基 本 资 料 学名:云吞面 别称:馄饨面、细蓉、大蓉 出生地:广州西关 出生时间:清末民初 制作方法:以煮熟的云吞和竹升面,加入大地鱼、虾皮、瑶柱、火腿熬成的汤底即成。 口感:云吞口感润滑,面入口有弹性 分类:广式云吞面、香港云吞面等 云吞面三宝 这份美味背后,有流传已久的技艺,也有付出辛劳汗水的师傅和面店。这碗被列为「中国十大名面」之一,因为它的每一口都「暗藏玄机」。
一讲汤:用大地鱼、虾头虾壳、猪筒骨熬出来的汤即要有鲜味还要清透,绝不加味精。 二讲面:最地道的面叫竹升面,和面一点水都不加,完全以鸭蛋和面,并骑在粗竹筒上反复压面。这样做出来的面煮出来韧度适中,吃到嘴里非常爽脆。 三讲云吞:云吞皮和馅都很讲究,基本馅料需有新鲜的虾肉、猪肉、韭黄,一口咬下皮要滑、馅要爽滑弹牙「卟卟脆」。 关 于 面 其实云吞面最开始从「走鬼档」做起,小贩挑着担子,叫卖面食,是20 年代广州最常见的街头风景。 吃面就是要吃出声音才算是吃面,因为是手工做的,面条够 Q 弹,也够劲道,就算泡久了也没那么容易断。
传统的云吞面:鸭蛋和面不加水、竹升人工压面,每一个都是基本要求。和一般的面条制作不同,竹升面在和面后,取大毛竹,一端固定,人坐在竹子另一端,上下弹跳,利用人体自身重力反复挤压面团。
用竹竿这样压出的面皮,薄薄的、很紧实,没有加碱,也能得到爽脆、弹牙、筋道的面条。这种制作工艺独特的面条,被称为「竹竿面」。 广东人认为“竿”的发音不雅,而改成寓意吉利的“升”,竹升面由此得名。 如今,很多店都不再用毛竹压面,而改用更有效率的压面机,但毕竟少了那一根毛竹,没有了伙计那段嘎吱嘎吱的蹦跳,终究是少了些味道。 关 于 云 吞
云吞和肠粉对于很多老广东人来说,不仅是一份风雨不改的早餐或小吃,更是广东这方水土所养育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云吞里似乎含着一丝让人对未知的期盼,任由时光变幻莫测也始终热爱和回味。 以前云吞面主要卖给平民大众填饱肚子,少许猪肉为馅,开水为汤,味道并不讲究。 时至今日,云吞面经历时代的变迁和创新,云吞馅单单是肥瘦猪肉三七分,早已难以满足都市人的口味,加入鲜虾和蟹籽的云吞已是普遍,且增鲜不少。 小小一颗,带着一条金鱼尾,又薄又滑的云吞皮裹着一整只虾。而且,云吞皮表面有很漂亮的褶皱,肉馅新鲜。咬一口,能看到白里透橘的虾肉,弹牙且鲜。鲜肉里还有一种特别香的味道,浓郁的芝麻和菇味,又有点猪油渣味。 云吞是一碗云吞面里的灵魂,好吃的云吞让你吃上一只就停不下来! 关 于 汤 底 和任何面一样,汤头是云吞面的精要所在。汤底的用料大致为:猪骨、大地鱼、虾壳、虾籽和水。猪骨做汤底,大地鱼(干比目鱼)在煲汤前要先用炭火略烤至出油,这些基本是公开的秘密了。 这里所说的大地鱼其实是比目鱼的一种,在汤中主要起到提鲜的作用,虽然价格不算昂贵,但现在愿意肯花功夫用大地鱼来熬汤的店家越来越少。 在这里 COOK 大家一个小技巧,下次去茶餐厅或粤菜馆,点云吞面之前问问汤头是不是用猪骨做底,加上大地鱼和虾子熬制而成,内行的店员必然会知晓站在他面前的是位嘴刁的食客,糊弄不得。 最 正 宗 的 吃 法 如果你认为看完上面这些内容,就能成为最懂云吞面的那 1% 的吃货,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碗面还有一项常常被人忽略,甚至市面上 99% 餐厅都没有正确做到的一件事,就是云吞和面的摆放顺序。 最正宗的云吞面,就连入碗的摆放顺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1. 最底下放一个汤勺,方便垫起云吞; 2. 在汤勺上放四颗云吞; 3. 把竹升面铺放在云吞上面; 4. 最后再加入大半碗面汤。 为了保持面条爽脆弹牙的质感,面必须要晾在云吞上面,并且汤不能将面条盖完,表面要留一点点干面,否则所有竹升面一下子吸收了汤汁,会立刻变软,口感变差。 这样的正宗摆法,正是能体现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诗意,一眼望去只见面而不见云吞,真正的宝贝需要一口一口去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