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灰白 |
2018-05-12 20:18 |
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局势十分动荡。如果熟悉中国历史,大部分史学爱好者对于“永嘉之乱”都会有所耳闻,这次动乱对于当时的中原王朝可谓是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当时的西晋正值建国初期,统一各国的连年征战让西晋国力异常的空虚。这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就趁虚而入,对长安洛阳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国力空虚的西晋诚然不敌,洛阳长安很快就沦陷,丢失了京都的西晋不得不落败而逃。逃离京都的西晋王朝自此开始没落,屈居于江南,西晋政权就此偏安一隅。
看到了这里,不少读者心中定会有疑问,在这个三国乱世,局势动荡,为何那些少数游牧民族不对觊觎已久的中原大地发起侵略呢? 说起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自己还是有发言权的。从当时动乱的局势来分析,汉朝末期,虽然,中国处于分裂状态,但是,中国的整体国力却并没有发生下滑,依然十分强盛。汉代遗留下来的优良军事传统依旧得以延续,甚至,有一种青出于蓝的盛况。尤其在军事动员方面,分裂时期的中国甚至相对于统一的汉代来说更为迅速。 在汉朝统治时期,政府对于兵役制度十分强势。就如同现在的韩国一样,到了年龄的青年都需要义务服役,青壮年需要在各个边疆服役一年左右。然而,这些服役的青年并不是汉代政府的主要军备力量。政府有着长年服役的正规军队,若是有战事需要,这些正规军队会联合地方的征兵一起出战。
所以,当时政府的正规军队数量还是十分充裕的。 黄巾起义后,招架不住内乱侵扰的政府部门开始下放权利。为了对动乱予以及时有力的镇压,地方开始被赋予私募兵力的权利。这一举措大大的提高了政府军需人才的数量,地方各个部队的军备实力也得以提升。但是,这一政策也造就了大量军阀的出现,如,当时有名的曹操、袁绍、公孙瓒等。 之后,这些人开始打着政府的旗号,明目张胆的为自己招募军备势力。私自募兵的开放,让这些军阀手中的兵力逐渐雄厚起来。于是,对于士兵们大规模的训练也就此展开,长时间严格的训练导致这些士兵的军事素养十分强大。这就是汉末三国时期各个势力的军阀手中都有着惊人军事实力的原因。
然而,正是因为军阀手中实力日益的强大,天下的大势力开始出现了分割的局势。手握雄兵的军阀们开始了相互的争夺,因此,三国时期的士兵们大都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实力。外在看来四分五裂的中原大地,其实,内在的势力依然强横,所以说,异族入侵的可能性也是十分渺茫。 反观异族当时的形势,笔者予以分析。当时,少数民族也是经常骚扰边境的,公孙瓒就是平乌丸而出名,可见“当骑白马”的故事,公孙瓒就是如此得了“白马将军”的名号。西凉则是羌族侵饶,马腾,韩遂抵御羌族有功才会出名。东吴也是时常要与越人交战的,蜀国就是南蛮了,最终则被诸葛亮收复。
当时,异族中颇为强大的匈奴,日子也并不好过。曹操平定北方不是玩的,他将匈奴各部分割开,并且,实施严格的管理。由于,曹魏政权当时兵力雄厚,匈奴人不得不屈居于曹操的强权之下。据史册记载,匈奴在曹操的管理下,还屈辱的保留着发送质子的习俗,这也是曹魏政权强大的一种体现。 据说,当时还有一个小部落,被称为羯人族。羯人族相对于匈奴来说都是一个小部落,所以,曹操就更没有将其放在眼里。除却这两族之外,还有着在关陇一代分布的氏人和羌人。这两个种族与汉人杂居,并且,有一部分已经被汉人同化。
虽然两族之中,也有希望独立的人,但是,和当时有着庞大人数基础的汉族人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最终,这些人只能在汉人内乱的夹缝中维持生计,人口的数量就注定这两族成不了大气候。其实,在东汉末年,还有一个族群笔者没有提及,就是鲜卑人,不得不说鲜卑人还算是过得不错的异族之一。 鲜卑人在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分割鼎立的时期,横跨北漠建立了自己的联盟。然而,这个联盟并不是十分牢固,身处荒漠,部族又十分分散,鲜卑人对于各个部落的统治力十分薄弱。在这种薄弱的统治力下,鲜卑人的政权在第二代就开始分崩离析,原本,就没有对抗中原实力的鲜卑人,自此,就更没有了入侵中原的机会了。
总体来说,三国时期的中原虽然是政权分裂,群雄割据,但是,各政权中拥有的军事实力却不容小觑。在中原各政权争夺天下期间,异族势力想要插上一脚简直是难如登天。玩笑的说一句,中原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你异族各村之间怎能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