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18-04-29 12:45 |
别名异名 玉黄、月黄(《中药大辞典》)。
药材鉴别 为管状或不规则的块状物,直径3―5厘米,显红黄色或橙棕色,外被黄绿色粉霜,有纵条纹。质脆易碎,断面平滑,呈贝壳状或有空腔,具黄褐而带蜡样的光泽,用水研和则呈黄色乳剂,投火中则燃烧。气微,味辛辣以半透明、红黄色者为佳。产印度及泰国。
药理作用 1、抗菌:藤黄宁、新藤黄宁对金葡菌有抑制作用。藤黄素在体外对非致病性原虫有抑制作用。
2、毒副反应:藤黄素在超过治疗量时可引起小鼠腹泻。
性味归经 【性味】酸、涩,寒。有大毒。 【归经】入脾、胃、大肠三经。
功效主治 1、解毒消肿:寒能清热泻火、涩能限毒扩散、有毒则可攻毒,外用涂敷、或微量内服,皆可取效、具良好的化毒消肿之功,为外科常用佳晶。无论痈疽恶疮肿毒、还是跌打损伤肿痛,俱能应用;且因其毒大性烈,故多显速效。如《救生苦海》消毒方,即单取藤黄,以烧酒磨敷“治一切无名肿毒,及对1:3发背”;《外科全生集》亦以藤黄等药为方,“治跌打损伤,肿毒危重之症,内服外教皆效。”
2、收敛止血:酸可收敛、涩以涩血,色黄入脾胃经、脾主统血,故有收敛止血之功。对外科刀木、烫火者伤所致的无瘀滞性出血,皆可应用,以外敷涂擦效更直穗,如《本草纲目拾遗》讲,藤黄能“止血”,所载的神效膏,亦单取本品,以腊油熬为膏,“治刀斧木石伤及汤火伤,竹木刺入内,一切诸伤,敷之即能止疼、止血。”
3、杀虫疗疮:毒大能杀虫、酸涩能敛疮,故局部外用、有杀虫疗疮之功。对顽癣、恶疮等证尤为适宜。西《本草纲目拾遗》五黄散,即取用藤黄等药。“油调涂患处,治一切顽癣”等疾。
鉴别应用 本品毒大性烈,多服易致中毒,故内服少用且药量甚微,一般多作外用药。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磨汁或熬膏涂擦。内服:入丸散,一次量30--60毫克。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凡体质虚弱者忌服。过量易引起头昏、呕吐、腹痛、泄泻,甚致死亡。
【配伍应用】
一 配雄黄,杀虫疗癣。俱为解毒杀虫佳品,且前者苦辛燥湿,后者收涩敛疮。二药合伍,相须为用,善杀虫疗癣。如《纲目拾遗》五黄散,即取有二药,治一切顽癣。
方剂制剂 1、一笔消(《祝穆试效方》) 藤黄、雄黄、胆矾、硼砂、铜绿、皮硝、草乌、麝香。 为细末;和蟾酥为条,如笔管大、金箔为衣,用时以醋磨浓,新笔蘸药,涂 (肿)四周,治一切痈肿,数次愈。
2、风气膏(《百药良方》) 藤黄、自腊、麻油。先煎油熟,将成珠,入水不散,再加黄、白搅匀,磁瓶收,面上仍以麻油养之,临用摊贴。治一切无名肿毒。
3、五黄散(《本草纲目拾遗》) 鸡脚大黄、藤黄、硫黄、雄黄、姜黄。 等分为细末,菜油调涂患处,治一切顽癣。
翻白草
别名异名 鸡腿儿(《救荒本草》),湖鸡腿(《本草纲目》),鸡距草(《草木便方》), 鸡脚爪(《四川中药志》)。
药材鉴别 干燥全草,根呈纺锤形或圆锥形,长约5―8厘米,表面暗棕红色,扭曲而皱缩,栓皮无剥落痕。叶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两两对生,长椭圆形,顶端l枚较大,向下逐渐变小,皱缩,上面暗绿、下面灰白色,密被毛茸,边缘具粗齿。气微臭,味涩。以无花茎、色灰白、无杂质者为佳。主产河北、安徽等。
药理作用 抗菌试验对痢疾杆菌、金葡菌等有抑制作用。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即得。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苦,平(偏凉)。 【归经】入肝、胃、大肠三经。
功效主治 1、清热解毒:甘苦偏凉,甘可缓毒、凉可除热,苦能燥湿,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消肿之功,可用治痈疔肿毒、湿热痢疾、疥癣、臁疮等症。
2、凉血止血:本品入血分,性凉可清血热,故有凉血止血之能;加之还可去瘀生新、散郁止血,故止血功力颇佳。可用治血热妄行等多种出血症,尤对吐血、崩中等相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鲜者加倍;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阳虚有寒、脾胃虚寒等少用。
【配伍应用】
配生茜草 止血固崩。生茜草苦寒,能止血化瘀;翻白草甘凉,能凉血止血。二药皆为偏寒之止崩中下血佳品,合用则相得益彰,止血固崩功力大增,尤对血热有瘀的妇人崩漏出血症,最为相宜。
方剂制剂 1、治崩中下血方(《本草纲目》) :翻白草根、白酒。根一两捣碎、酒二盏,煎一盏服。主治崩中下血。
2、治肺痈方(《福建民间草药》) :鲜翻白草根,老鼠刺根,杜瓜根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二次,主治肺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