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橘熟时节怀陆绩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橘熟时节怀陆绩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8-04-11 22:36
            屈原的《橘颂》,让后世津津乐道。诗中写:“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将橘子人格化,托物言志,标明自己对故国家园的深深眷恋,不离不弃。尤其诗中还有“年岁虽少,可师长兮”的句子,更是堪可玩味,展开联想。

几百年后,这枚橘子传到吴中少年陆绩的手上,他通过自己的做派,让橘子部分彰显了屈原诗中的精华。

这个“怀橘遗亲”典故,在中国的孝文化中,久久流芳。陈寿的《三国志》也记载有这个故事。东汉末年,陆绩才六岁,随时任庐江太守的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当时的高官袁术。袁术招待上门的小客人,用的是橘子。这种人家的橘子,当然是好品种的橘子,小陆绩舍不得全部吃完,就将其中两枚塞进怀中,想带给家里的母亲。临别告辞,躬身施礼之际,橘子滚落地上,袁术笑问他:“陆郎啊,你做客怎么吃了还要拿啊?”陆绩如实承认:“好橘子,想带回家给妈妈品尝。”袁术听罢,当即赞赏了小陆绩的作为,并将此事在别的场合提及,让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个六岁孩子得到好东西而思亲的做法。之后便成佳话,传播千百年。到了元代,学人郭居敬将其编入《二十四孝》中。

从这个故事的流传过程看,不能不提及袁术。在《三国演义》的书中,以及相关的影视剧和戏剧舞台,袁术的形象并不太妙,与曹操的白脸底色完全想同,基本上是作为反派来陪衬红脸的正派人物。但在陆绩怀橘的故事中,他是个温厚的长者,很有人情味。他不认为家中的小客人吃了还要拿,有何不可,不认为其中有点貌似小贪婪。恰恰相反,他从孩子对母亲感情上,从孩子清澈的目光中,大约是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他嘉许这个吃了还要拿的少年,并将陆绩怀橘遗亲的故事张扬出去,温暖更多的人。这也说明,人心相通,人性相通。

一个少年怀中的橘子,给一个白面冷酷的角色,涂上了些许暖意的腮红。

橘子又熟了。我们在食橘时,不妨想想这枚人间嘉果的千年岁月,想想与它同一方水土上的人和事,再剥开它苦涩的表皮,掰下一瓣瓣甜美,一瓣瓣思辨……

至尊狼王 2018-04-12 00:18
希望这种孝心可以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吧。


查看完整版本: [-- 橘熟时节怀陆绩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