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8-04-03 07:22 |
一千八百三十七年前的4月2日,刘协生在洛阳,后来他被人们称为汉献帝。他是不幸的亡国之君,却也幸运地成为中国上下几千年来、可能是待遇最好的亡国之君。 刘协的老爸汉灵帝刘宏,十二岁就即位,长大了不爱江山只爱美人。朝政丢给外戚和宦官,自己只关注女色。作为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只准宫女穿开裆裤以便随时随地临幸的皇帝,汉灵帝的淫恶之名流芳百世。
实际上,刘协光是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算运气了。他的母亲王美人怀孕之后,怕以吃醋为特长的何皇后不相容,不但以帛束腰遮盖孕情,而且还未经医生许可擅自服用了堕胎药,她怕一旦产子,母子可能都活不成。 但堕胎药吃下去不见效,于是王美人也就心一横,听天由命吧。刘协终于顺利出生,而他的母亲还没坐完月子,就被何皇后送来的鸩药毒死。可怜刘协小小年纪,就没了亲娘。此时他老爹还算头脑清醒,把刘协送到了董太后处抚养。至于何皇后,因为有宦官曲意分辨,最终也平安无事。 治家尚且如此,治国更是可想而知。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开始。仅仅过了五年,34岁的汉灵帝就一命呜呼了,只留下偌大一个烂摊子给少帝、刘协的哥哥刘辩。 2 灵帝一死,外戚和宦官争夺 权力争到白热化。外戚的领导人、何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为了诛灭宦官而令并州牧董卓带兵来洛阳,想要借军阀之手除去宦官。然而他自己能力太差,还没等到董卓,自己就已经被宦官给终结了性命。 何进一死,洛阳大乱。宦官挟持少帝刘辩和刘协出逃,后来被董卓部下追上,杀死宦官夺回少帝。据史书记载,董卓问话时少帝战战兢兢语无伦次,而8岁的刘协镇静自若对答如流,给董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回到洛阳之后,手握大权的董卓就决定废掉少帝、改立刘协为新皇帝。 作为权臣,董卓何必要选一个更聪明睿智的儿童来当皇帝呢?他的目的不是奖励天才儿童,而是立威。他要让天下人看清楚:皇帝是谁,我说了算。
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之势早已形成,不服的人多的是。袁绍、曹操、孙坚、刘表,各路豪强群起而攻之,董卓不得已带着刘协去了长安。过了两年,董卓据说因为貂蝉被反水的吕布宰掉,跟着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又攻陷长安。从14岁开始,刘协跟一批大臣逃离长安想要返回洛阳,途中多次成为李傕郭汜张济杨奉等各路军阀争夺挟制的香饽饽。从长安到洛阳,直线距离几百公里的路程,刘协一行竟然花了一年时间。 贵为皇帝,少年人刘协过的竟是颠沛流离的生活,幸好这样的生活在他一生中只是小插曲。在狼狈不堪之后,终于有一名新的权臣将刘协接管,并把刘协从宫室无存的洛阳接到许都,一切都为了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宏伟蓝图。 这名最有头脑的权臣就是曹操。从此刘协永远结束了东奔西逃的遭遇,却又迎来了长期担惊受怕的人生。他将亲眼见证自己有孕在身的妃嫔,被曹操干净利落地处决。 3 到许都四年后,刘协十九岁了。说是雄心也好、说是抱负也罢,年轻人愤激冲动的荷尔蒙到达了一个高潮阶段。他早就不满事事独断专行的曹操,他早就不愿皇权落于他手,他早就想要试一试。 试一试的结果,就是所谓的“衣带诏”。据《后汉书》记载,刘协把密谋除曹的政变意图封在衣带里,交给妃嫔董贵人的父亲、大臣董承,董承又召集了吴兰、王子服、刘备等人,准备伺机起事。然而政变策划水准太差,还没动手就被曹操发觉,曹操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董承等抓获,只剩下一个畏罪潜逃的刘备。 然而《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是不认“衣带诏”说法的,都说那只是董承的一面之词。想想也有可能:董承要搞政变掌权,说是皇帝的意思当然最有召集力,一旦失败也还有刘协可以背锅。 不管衣带诏是不是刘协所为,反正政变不成功,曹操依然活得上好。于是不仅董承被杀,就连他的女儿董贵人也被株连。刘协求情也没用,曹操仍然坚定地处决了有孕在身的董贵人,然后去官渡跟袁绍争天下了——只留给刘协一大片绝望的心理阴影:这辈子,傀儡做定了。 然而就算他想好好地做傀儡,也会有人不想这样。于是十四年后,刘协又一次看着自己的妻子被曹操消灭掉,这次是皇后伏寿。
据《三国志》上说,伏寿在董贵人被诛后就写密信给自己的父亲伏完,说刘协因为董承的事怨恨曹操,话说得很反动。十几年后终于被曹操发觉,于是曹操大怒,逼刘协废黜皇后,之后再把她幽闭至死,她为刘协生的两个皇子也被毒死。 伏后死在曹操的手里当然是事实,但此事疑点甚多。比如历史学家吕思勉就认为,“做大事业的人,总是把毁誉置诸度外的。魏武帝难道是怕人家毁谤的人?要是有一封信说他的坏话,就要发怒而杀人,那他生平,不知道要杀掉多少人才够。所以当时的伏皇后,必是另有什么政治上的阴谋的。断不会因一封信骂魏武帝而被杀。” 在热剧《三国机密》里,伏后是浓墨重彩被铺陈的主角。不管背后有没有阴谋、有多少阴谋,伏后总是死了。从刘协9岁开始,伏后就入宫被封为贵人与他为伴。两个人一起逃难、一起看着仆从的鲜血溅到自己的衣服上、又一起见证了董贵人的离世。终于在刘协31岁那年,汉帝国的皇帝没有能救下自己皇后的性命。“君王掩面救不得”的悲惨,并不止五百年后的唐玄宗。 4 伏后死去,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刘协,立了曹节为皇后。虽然刘协早就死心塌地当傀儡,但面对着曹操的女儿,要说多有感觉,那也真是很难的事。 曹操在世时,虽然一路从司隶校尉升到司徒、魏公再到魏王,但终究没有像袁术那样把刘协一脚蹬开、过一把称帝的瘾。但到了曹丕即位就不一样了,在威望和能量都远不如老爹曹操的情况下,曹丕只有称帝才能掌控局势。 曹丕也懒得费心去伪造什么祥瑞,弄点显示天命归魏之类的花招,他直接把意思给刘协传达到,然后刘协就收拾好皇帝玺绶,诚恳要求曹丕一定要收下:你不做皇帝,我就不答应。 曹丕只有顺从天意了。不过他对妹夫刘协还是算照顾的,虽然职称从皇帝降成了山阳公,但一切待遇保持不变,要写信也不用称臣。于是当了三十年挂名皇帝之后,39岁的刘协终于卸下了一身重担。虽然成了亡国之君,但至少是个保留待遇更保留首级的幸运儿。 从此刘协在自己的一方小封地上居住到死,死后依然以天子的身份举行了国葬。终其一生他基本锦衣玉食,虽然终生战战兢兢,却也亲身见证了何进、董卓、孙坚、孙策、刘表、袁绍、袁术、曹操、曹丕、刘备……这一大批豪强人物的终结。要是他再多活半年,他还能见证诸葛亮在五丈原上被司马懿耗死的历史。 刘协活了五十四岁,跟诸葛亮同年生同年死。在后人的大脑洞里,甚至出现了诸葛亮就是在衣带诏事件中成功出逃的真皇帝刘协这样的猜想。诸葛亮被谥为武侯,刘协被谥为“孝献皇帝”。这个献并非奉献天下的献,而是对于已死帝王博闻多能、聪明睿智的评价。
在豪强纷起的乱世,在生死随时操于人手的环境里,有时越聪明就死得越迅速,能保首领以终就算是聪明睿智的了。再有能力又如何?舞台早就不是你的舞台。你刘家已经在台上呆了四百年,台下还有曹丕刘备孙权和司马懿司马昭一干群众候场呢。 只不过,这个被视为傀儡的汉献帝,最终居然是从夏商周到元明清的亡国之君里,下台下得最体面的。假如生在另外的年代,刘协说不定也能是中兴之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