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陶行知办学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陶行知办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8-03-11 12:3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秉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创办了晓庄乡村师范学校,旨在以乡村小学为中心,通过培养师资,推进广大社会的改造。彼时,中国还是个乡土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在土里刨食儿。因此,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

陶行知本是游学外洋回国后做大学教授的人,竟然脱去西装革履,投身乡村要和农民打成一片,这在有些学者们看来有些离经叛道。其实这和陶行知的经历有关,他早年曾参与辛亥革命的地方武装暴动,也任过徽州府议会秘书,当看到共和发生危险的原因在于国民素质不高,便得出结论:“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并由此做出了为实现民主共和而从事教育的人生选择,而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可谓是陶行知唤醒民众、教育救国的实践。

且看晓庄师范的招生简章:培养目标是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考试科目包括农务或木工操作一日、智慧测验、常识测验、作文一篇和五分钟演说……招生广告还特别声明:“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陶行知在南京神策门外老山脚下的小庄主持试验乡村师范奠基仪式,同时举行城乡人民团拜,宣布改“老山”为“劳山”,改“小庄”为“晓庄”,取日出而作之意,意为“在劳力上劳心”、“日出而作”,又寓意学校的创办意义——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如日出破晓。

梁簌溟应邀前去参观晓庄师范,他在后来的《一件有兴味的事》中谈到,晓庄学校每日的生活秩序是:早晨天未明起床,举行晨会。全校的人都到。首先唱校歌,其次有各种办事的报告、各种讨论。晨会后便是早操。早操后食粥,米很不好,粥却很浓。吃粥只有咸菜,吃饭则每桌三大碗菜;菜也很粗。没有座位,大家都站着围桌而食;学生、指导员、校长以及校长的母亲,都在会食。大约九时至十一时读书办公;午后大家都田间去,或到前方去;晚间写日记。由梁簌溟的描述可知,晓庄师范的条件是很艰苦的,但师生同甘共苦,共克时艰,这就显得特别重要。再则,晓庄师范分明就是职业教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毕业后的学生自然会学有所用。

陶行知言传身教,不断影响着身边的师生和社会大众,但他对于当权者,却不愿意曲意逢迎,以至于让反动派骨鲠在喉。“四·一二”反 革命政变后,蒋介石便把触角伸向了晓庄。一天,值日的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对正在讲课的陶先生说:“蒋介石来了,先生是不是去接一接?”陶先生推了推老式眼镜回答:“你去问问他,是找我有事,还是来参观学校?”说完仍旧继续讲课。一会儿,值日生赶回通报:“蒋介石说是来看看。”陶先生“唔”了一声,略一思索后说:“那我就不见他了。”

至尊狼王 2018-03-11 13:56
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fzw999 2018-03-12 08:54
有一段时间,号召学陶师陶

五月夏雨 2018-03-14 16:45
老师不但要教书,还应该担当起育人的责任。


查看完整版本: [-- 陶行知办学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