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一正儿八经北方汉子、北京爷们儿,平日里就爱吃个面条:炸酱面、打卤面、豆角焖面和热汤面,这几样小北爱吃家里做的。但是牛肉拉面的话,就只能在外吃了。
说到吃拉面啊,小北认地儿,能入法眼的,可着四九城找,也还真没几家,而西直门的桥头拉面,小北则是日常打卡,必须打call。
小门脸,大容量
桥头拉面位于西直门桥北侧路东一个不起眼的胡同内,别看门脸不算大,里面的体量却着实不少,要大过京城不少苍蝇馆子,大、小桌子全算在内,也得有20来张的,同时容纳几十口子堂食,是没问题的。
6中颜色的饭票,分别对应早、晚不同时段的面、凉菜和肉;
手里握着彩色饭票,排着长队去窗口取面,就好像回到了80、90年代,在大食堂吃饭的感觉;
品质好,价格廉
大碗拉面14元,小碗的13元,价格着实亲民。
而大碗拉面的分量么,与其说是用碗盛,不如说是用盆装,很少有一碗就能让小北吃饱了的面,但是桥头家的大碗拉面,小北还没吃到碗底儿呢,已经撑得要匀匀肚子了。
价格也不贵,量还这么大,用料靠谱么?告诉您,桥头拉面作为清真老店,用料相当讲究,干净、卫生不用怀疑。
您看这拉面上浮动着的牛肉粒,颗颗饱满,口感良好,面条则更是劲道,嚼劲儿十足;
除了拉面外,10元钱任意三种凉菜拼盘,土豆丝、拍黄瓜、心里美、拌白菜,花样很繁多,菜质都很新鲜爽口;
小碗牛肉,21块钱一份,软烂入口,香气浓郁;
对了,这里还有烤串,大串的签子拿起来可以玩击剑,可见分量给力;
嫌大串太油腻,这还有小串、腰子、鱼豆腐、板筋、骨肉相连、鸡胗、鸡心、馒头片,种类还算丰富,品质更是有保障,烤品都是穿好放在冰柜,全透明面向食客,随点随拿随烤。
此外,小北还要跟您说下桥头拉面的两大特色,也算是技能包。
一是面汤加入咖喱粉,所以这里的汤色不似一般拉面汤那么寡淡,而是泛着黄光,口味儿也偏咸香;
还一个就是这自制辣椒油,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一大缸子,看着辛辣,但蒯一勺子伴在拉面里,吃起来却并不呛人,老主顾们吃的时候,甚至会多蒯几勺。
13年不打烊,24小时不闭店
桥头拉面已开业了13年。在2014年夏季,因位于北顺城街西口的老店面拆迁,曾停业半年,而在2015年初,又在如今的店址处重新开张。
除了这段小插曲,这13年来,桥头拉面店无冬历夏一直营业,就是除夕夜都不打烊,很多异乡人甚至是年三十儿晚上吃着这碗热乎面,全当年夜饭了;
而且这家店24小时营业,全天候服务,这让很多夜猫子或者上夜班的人把这里当成了“深夜食堂”。
这里尤其受到出租车司机师傅的青睐,甭管是午饭饭点还是子夜时分,刚拉完活儿一身疲惫的“的哥”们,顺道的话一般都会直扑这里,吃面之余,拿着大茶杯子排队去饮水机前接水沏茶的场景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店家的体贴入微由此可见。
除了这碗回味悠长的桥头拉面,西直门一带一直就是小北喜欢的地方,吃喝玩乐,样样不缺。
炒肝焦,绝对是秒杀如今一众网红炒肝包子店的存在,可惜随着西内大街的几经修整,店面据说搬到了建国门外。
还有胖子卤煮,去官园逛完了鸟市、花市,来上一碗总是极大的满足;
说到官园花鸟鱼虫市场,那是多少老北京人的挚爱宝地,如今已经没了;
还有官园的青少年宫,电影城和KTV,陪伴小北和小北的同龄人们渡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再往里面走走,大概到了新街口,老西安食堂的羊肉泡馍,味道正宗,后来更名为西安饭庄。
jj迪厅,曾经最潮的地方,蛤蟆镜和大背头,动感的音乐和偌大的舞池......
您会说了:这不都是西直门内么?那西直门外呢?
曾经,在西外大街上远眺西山,风景这边独好;
曾经,去老莫餐厅吃饭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曾经的北京展览馆,大石柱子,高台阶,这一水儿的苏式建筑看着就很提气;
天文馆,这是小学组织学生课外学习必去的地方,穹顶电影是最赞的!
动物园是北京孩子一到周末就想去的“疯狂动物城”,谁骑在狮虎山前的“大老虎”身上照过相?
在03年的春季,地处西直门的人民医院却是一片死寂。隔离,感染,死亡,无畏的医疗工作者......人们铭记那个时刻,恐怖的瘟疫居然和自己离得这么近。
那会儿动物园对面还没有服装批发市场,动物园交通枢纽也没有如今这么乱,105路是必经西直门的公交车......
说到交通枢纽,和动物园仅一站之隔的西直门,还真不是针对谁!
三线会师——地铁西直门站
自60年代,地铁二号线西直门站通车后,城市轨道交通就和西直门站结缘。2002年9月28日,城铁13号线的西直门到霍营段开通,成为了北京第一条全地面轨道的城市轨道路线。
13号线的开通,推动了其沿线五道口、上地、西二旗、回龙观的发展。
如今的几大互联网巨头企业都散落在这条城铁沿线上,科技园,商务区,住宅区,都在13号线的串联下陆续成型。
与之相对应的,是乘车人数的激增。在西直门,或者说在13号线的每一个站点上,早晚高峰的可怕景象屡见头条。
13号线可能也是中国汇集精英最多的城市轨道线路。
沿途经过了北京最密集高校区,无数500强的企业,只有这条城铁线,能够让大家的时间相对“保值”。
2009年,随着地铁四号线的通车,西直门地铁站正式三线并轨,如果再算上北京北站的火车线路,西直门成为了北京城最无可争议的交通枢纽。
百年风雨——北京北站
西直门火车站建造于1906年,是詹天佑主持建造的京张铁路的第二站。
当年的西直门站主候车室外形像一艘扬帆远航的大船,映衬着车站外高粱河、护城河的环绕,芦苇塘的点缀,体现了设计者优越前卫的设计思路。
1909年北京丰台至张家口的京张线铁路通车,西直门车站正式投入运营。1923年京张线铁路向西延伸至绥远,西直门车站改称平绥铁路西直门车站。
1988年改名北京北站,去往张家口、赤峰、包头等地的列车线路都从这里始发,此刻的它,基建已经略显陈旧。
2009年1月,翻新后的北京北站华丽亮相,S2线“赏花”专线渐渐被人们认可。
在繁华锦簇的阳春以及层林醉染的深秋,西直门火车站的小广场和候车楼都会人山人海,当列车穿过花海后的惊艳,世人都想体验。
不过从2016年底起,文艺青年们,旅游大妈们的“赏花攻略”需要修改了。为迎接冬奥会,高铁线路施工,北京北站暂时封站关闭,S2线的始发站改在了昌平黄土店,城区人再想去赏花,就不那么方便了。
当然,西直门最让人难忘的,还要数那座桥。
世界第九大奇迹——西直门立交桥
新手上去必定蒙圈,老司机上去也会晕菜,西直门立交桥,既玄幻又魔幻。
西直门桥原本是二环路上一座普通的立交桥,自1994年开始,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用了整整4年的时间,做出了新立交桥的设计。1999年,投资2个亿的崭新的西直门立交桥拔地而起。
从此,有关这里的传闻就不曾间断。
据说,北京生存手册上这样解释西直门立交桥:前进违章,左转违章,右转违章,掉头还是违章......如果没有必要,千万不要乘坐公交车或者出租车经过这里,否则迷路或者被堵上面三、五个小时是一种很幸运的遭遇了。
据说,在西直门立交桥上完成一个简单的90度转弯,要经过两个360度转弯和3个270度转弯方可。
据说,从西直门桥走一圈感觉就是走了一趟中国联通的标志。
据说有个出租司机把西直门桥地图给画出来了,结果马上被清华大学的一个教授请走了,专门给学生们画七元方程的图解......
这些神乎其神的段子表达了大家对于西直门立交桥的“敬畏”与无奈之情,这是桥梁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到如今大规模的交通流,原有匝道和设施与现状不相匹配,以至于交通标识牌面无法承载的结果。
为此,相关部门隔三差五就会出台交通政策,以期改善西直门立交桥感人的路况,如前段时间开始试行的“拉链式通行”,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如今,配合着西直门交通枢纽布局的嘉贸中心和凯德mall,是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它们矗立在此,或是对西直门的传奇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