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mm00 |
2018-02-13 08:46 |
探访井陉古村落——天长古镇[15P] 天长古镇隶属于石家庄市井陉县,东距县城15公里,名起于汉代,唐设天长军,后晋改为天威军,自宋熙宁八年(1075年)至公元1958年,一直为历代井陉县治之所。该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境内石太铁路、石太高速公路、307国道、石阳公路纵横交错,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商贾云集,资源丰富,素有“燕晋通衢”之称。这座始建于汉代的小山村,因坐落在天长岭下,故取名为天长。2008年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的井陉古城,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唐代的天长镇是井陉古道上一座重要军事堡垒,背靠山峦、面对绵蔓河。现在的天长古城是明洪武初年所筑,古城设东、南、西三个城门。天长古镇城墙与平遥、西安的古城墙不同,其建筑材料不是用砖砌成,而是用大小不一,圆溜溜的河卵石或凿得方方正正的石头很齐整地垒砌而成。据《井陉县志》记载,天长古城墙初建时,主要是夯土成墙,嘉靖二十二年,南城墙被水冲毁,为防水患在重新修葺时,南城墙和东城墙全部改砌成石壁,以河卵石毛砌为壁,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石城。修葺的同时,又在东、西、南三门外各增加了一个瓮城和在城墙建弩台十九座,用以护卫城池。南城门上还建有单层阁式建筑,又称“览秀楼”。 观音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隆庆时在门楼上镶有“燕晋通衢”题刻石额,城门上建有大悲阁,供奉观音菩萨和三官。清康熙元年,又在城门上扩建了香坛亭,供奉老张爷、财神爷、送子娘娘,阁中至今还尚存清代碑石。民国时期,在城门的外围又进行了再建,并在门楣上嵌有“山环水抱” 石额。 皆山书院是井陉文化的发源地,原名为“学宫”,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二年,改名为“皆山书院”,是当时井陉县的最高学府,威名远扬,吸引各地学子纷纷来此求学。据说,皆山书院出过进士7人、举人百人、秀才不计其数。 井陉古瓷窑遗址可谓是天长人的骄傲,这处“河北第四大窑”遗址,历经隋、唐、宋、金、明、清等朝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从出土的大量精美陶瓷制品中,发现了“戳印点彩戳摸”这种独一无二的古瓷制做中装饰技法,被考古界认定为与刑窑、巩县窑并称为我国最早的三大白瓷窑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