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陕西的这个清代粮仓,至今仍在使用,慈禧太后御赐:天下第一仓[20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陕西的这个清代粮仓,至今仍在使用,慈禧太后御赐:天下第一仓[2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18-02-11 14:28
义仓是旧时各地汉族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隋唐已有。
在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4.8公里处,有一个古镇,历史悠久,叫朝邑镇,原为朝邑县旧址,据《朝邑县志》所载,朝邑一名始于西魏大统六年(公元540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清朝的慈禧太后曾御赐为:天下第一仓。并在仓顶赐了‘龙’‘虎’二字。
丰图义仓是一个美丽的古建筑群,巍然屹立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的黄河西岸老崖上,东接黄河滩万顷良田,西连八百里秦川,北贴朝坂古道,与唐建金龙寺塔、宋建岱祠岑楼隔崖相望,南临五岳之一华山。
2006年6月份丰图义仓从省级保护文物成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国家、省、市、县开始重视丰图义仓的开放开发, 2013年10月丰图义仓景区广场建成开放,景区广场位于丰图义仓外城门西侧,座东向西,由入口广场、主题雕塑广场、古树阵广场、农耕文化景观区、四季景观区等组合而成,集停车、住宿、农家乐、仿古一条街及休闲娱乐为一体,成为陕西省境内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新胜地。
丰图义仓建筑格局为城中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坐东朝西,依山就势,夯土筑城;外城是义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年久失修,外城土墙已经颓败不整了。内城以仓墙合一的建筑形式构筑,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垣内周列仓廒58洞,墙内为仓,相隔排列;墙内有砖瓦结构廊檐,由木柱支撑,相互贯通,形成环形回廊。廊檐既可防雨防潮,也可临时堆储粮食,方便晾晒。
仓城坐北向南,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墙宽4米,墙上砌垛口,守卫人员可以在城墙上巡逻。仓城开二门,名东仓门、西仓门。东西仓门前各有一对石狮,仓门正上方嵌楷书"丰图义仓"石刻大字。
仓房为砖窑式,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等都有独特作用。每仓进深11米、宽4米、储粮90余吨,全仓共可储粮5220吨。仓房地面由松木板铺成,离地下40厘米,木板下墙体四周有4个排气孔,利于空气流通和潮气排出。这种仓形因小而独立,便于将稻、麦、豆、谷等粮食按种类、干湿分门别类储存管理。
丰图义仓的设计构造简单而科学,设计理念值得现代建筑工程借鉴。丰图义仓墙顶平面由青砖铺成,采取分段四周高、中间低的结构,巧妙地将雨水汇于中间部位,再下落水槽向院内排去,避免雨水四散造成积水、渗水或渗蚀墙体。仓院场地也是四周高、中间低,水可以很快集中排出墙外。每至雨天,从仓墙到院内,排水通顺流畅,雨停墙院即干。
朝邑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位于朝邑镇大寨子村的丰图义仓,清光绪八年建。
用大砖环砌周垣,垣内周列仓廒五十八洞,如储满粮食,可容30000多市石。中间为天井,院落深广,存取食粮,互不扰累。
南面洞开东西两门,中部照壁上镶着“丰图义仓”四个石刻大字,远远望去,清晰可辨。
西南有坡道通仓顶,顶面平铺青砖,沿边砌以栏墙,四面并留畅通的排水道,晒粮转运,极其方便。仓外还筑仓掘壕,固若金汤。
坐标: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4.8公里处自驾路线:西安 西潼高速 大荔/罗敷 西潼高速出口 202省道 大荔
二、附近景区:
1、大荔县同洲湖
同州湖风景区位于洛河大荔城区段,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景区按照4A级标准建设,具有 360亩生态景观工程、1000亩湖面蓄水工程、5公里环湖自行车绿道、100辆自行车站点、1000部生态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及音乐喷泉、福寿桥、康宁桥等20多处景点建设,是集文化、民俗、休闲、体验、旅游为一体的新景区。
2、大荔沙苑
大荔沙苑地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韦林镇附近洛渭两河交汇之处,地下水资源丰富,在槽形谷地形成许多沼泽湖泊,较大的湖泊有马子池、太白池、管子池等,沙区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6至10公里,总面积250平方公里,略呈橄榄形。沙区地貌大体分三类,外围多是沙草地,中央是槽形谷地,其间是绵延不断的沙丘,沙丘形态多为新月型沙丘和新月形沙丘链。
3、大荔八鱼清代李氏家族石墓群
大荔八鱼李氏家族石墓群,大型石墓22座,清理发掘11座,从已发掘的情况来看,墓葬结构、规模及出土实物,对研究清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官僚制度,乃至当时社会葬俗文化,特别是其书法绘画和石雕石刻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4、福佑古寨景区
福佑古寨居大荔县范家东边黄河西岸,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朝坂塬头。登台放眼,远眺中条山烟云缭绕,俯观渔湖镜天,十万亩水面波光粼粼,“百福图”大地景观尽收眼底;望大西高铁黄河大桥宛如一道镶着银边的虹,堪与东岸鹳雀楼相媲美;移转目光,便可见博大浩瀚的母亲河黄河。
5、金明民俗博物馆
位于大荔县城西3公里处,108国道旁,占地30余亩。馆内存各种拴马桩830根。其中人头、猴头、人骑兽、猴奇兽210根,狮子头590根,其他30根,精品500余根;中堂狮子、土地庙用狮、拴娃狮450个,狮子从唐代到近代个各时期皆有;历代门墩343付。其中狮子门墩209付,抱鼓门墩74付,其他60付;供桌210件,上下马石180个。
6、大荔文殊塔
文殊新塔位于大荔县城北大街北端与环城北路相交之十字路口,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殊新塔,原名“文殊塔”,又因“文殊阁”而得名。“文殊阁”为“同州长兴万寿禅院”的主体建筑。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别驾杨公所建,高三层,高百余尺,因塑文殊菩萨像得名。文殊阁因年久,早已倒塌。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在阁基建塔立碑,故命名“文殊塔”。塔共4层,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冬,拆上层又续增3层。民国战乱,摧毁塔顶及塔身半壁。民国廿五年(1936年)驻军冯钦哉倡议,在“长兴万寿禅院”故址,兴建“方山公园”,又在“文殊塔”基础上重建文殊新塔。该塔系砖质阁楼式空心塔,六角七层,从第二层起,每层各开六个坚式长方形窗,底层南北各开塔门,另开四个圆窗。层檐为外叠涩五层,塔顶各角为象鼻挑角,并可悬铃。内置螺形木梯和栏杆,可攀沿旋转而上。现已新建文殊广场,供市民休闲娱乐。
7、大荔魏长城遗址
大荔魏长城遗址位于今大荔县西北,距今大荔县城约15公里,靠近洛河东岸。勘探表明,自大荔县西北党川村至长城村,即由南向北由党川村、党家窑、东高垣村至长城村南北长达7公里,均发现有魏长城的遗迹。大荔境内的魏长城大部份保留在地面上,现在保存在地面的计有12处,其中保存最长的为长城村至东高垣西北一段长城,计长2100米,墙的宽度16.25、高2.2-11.4米。
这段长城保存比较完整,南北略呈直线。长城村东北一段长城计长120、宽0.75-9.35、高1-3.1米。东高垣西北一段长城计长100、宽0.4-1、高0.3-2.5米。东高垣以南一段长城计长1170、宽9.5-20、高1-2米。党家窑以南一段长城计长110米。党川村西北一段长城计长115、宽3.5、高1.85米。大荔魏长城的夯土为黄色,土质坚硬,夯层为4-7厘米。夯窝直径为5-7厘米。大荔境内的魏长城,基于地形条件,形状规整、南北略呈直线。
8、历史传说之大荔八景
大荔八景第一景:九水同源
九水同源,俗称“九龙泉”。在县城南洛河对岸的石槽乡九龙村的“九龙庙”内。水源系同一个大泉子的水,从水泉不同方向分九股流进九个小水池中,因为九股水是同一水源,故把大荔叫同州。唐代“南溪亭”、梁代“三池”、“八亭”等名胜,说的都是这个地方。“九龙庙”内墙壁上曾刻有“九龙八景”七律诗八首。
大荔八景第二景:泮池玉井
在县城南城门内“学宫泮池”前。“学宫”就是文庙今学门前小学内。泮池是指“莲花池”,清代曾改为人畜用水蓄水池。在蓄水池南边的那口“玉井”,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整修的。水很甜,当时全城的人都吃这口井里的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再次整修,石砌进口,出水更旺。
大荔八景第三景:金塔古寺
在县城北城门内,原名“般若寺”,隋文帝杨坚诞生于此。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杨坚为了埋葬他的养母神尼(寺内老尼姑)在寺内修了一座金塔,般若寺改名“金塔寺”。宋开宝年间重修,翻修后庄严灿烂,为当时一大名胜。民国15年(1926年)军阀麻振武的军队拆毁寺院,但寺内唐代褚遂良所写的“圣教序碑”幸存,现已移送西安碑林。后在旧址上建起了尚勤小学,现为大荔县城关初级中学。
大荔八景第四景:沙苑白楼
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修建,是当时文人聚会的地方。地址在县东南西寨乡马坊渡村西南,现在只有一个空墟。当时这个“白楼”建在沙苑内,面对华山,前临渭滨,背靠洛河,观赏山河风景,访问辛勤农夫,享受田园之乐,实为文人墨客聚会的绝好佳境。
大荔八景第五景:洛岸桃花
沿城南洛河南岸的丁家弯一带,果树很多,特别是丁家湾的鲜桃,汁多味甜,这一带桃林连片,每逢春季,桃花盛开,景色十乡宜人。隋炀帝杨广曾筑“赏花台”于洛河岸边。
大荔八景第六景:试院古柏
试院即清代同州考院。地址在原大荔师范旧址(今县武装部内)。从前,院内古柏很多,其“苍老挺拔,高耸入云”的形态,很是可观,可惜在解放前已砍伐。同州考院在清代是陕西省学政的行辕(即临时居住的地方)。宣统三年(1911)年改造为实业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陕西省第二师范,以后又改为同州师范,解放后改为大荔师范。
大荔八景第七景:镰山暮雨
此景泛指铁镰山段家乡坦雷至李家垣一带。这里村庄较密,为铁镰山最高处,洛河由山后流入大荔县境,绕垣向西经流,每到黄昏时节,烟雾并升,迷迷蒙蒙,远看像下蒙蒙细雨一样。故称镰山暮雨。
大荔八景第八景:登发晓日
系指“丰登阁”,原址在今县人民剧院旧址内。清顺治时在城隍庙后边修建。取名含有“年谷丰成,人文登第”之意。乾隆时在“丰登阁”东侧建一书院,起名“丰登书院”。每日清晨,旭日东升,登上丰登阁,举目四望,景色宜人。


假正经也 2018-02-11 16:01
足见当年的建筑质量是如何的有保证!


查看完整版本: [-- 陕西的这个清代粮仓,至今仍在使用,慈禧太后御赐:天下第一仓[2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