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王夫人嫁进了“一门双公”的贾府,薛姨妈为何嫁入了商人之家?【4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王夫人嫁进了“一门双公”的贾府,薛姨妈为何嫁入了商人之家?【4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db460728710 2018-01-20 13:18
  在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之中,毫无疑问最有权势的还要数王家。王子腾最初是京营节度使,后来升为九省统制,再升为九省检点,都是实权官职;而作为红楼梦主场的贾府,也只不过是有两个祖上的爵位,和贾政的一个员外郎;史家是一门双侯,后来史鼐升了外省大员,但是这个官职很明显不如王子腾的九省检点;而薛家,却根本没有任何官职,只仗着祖父旧日的情分,在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
[attachment=1731152]

  林如海托了贾政为贾雨村谋求复职的时候,原文是“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似乎是贾政一人之力。可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之时,门子和贾雨村说: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贾雨村胡乱判了葫芦案,急忙修书两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所以,贾雨村的复职,绝非是贾政一人之力,而很有可能是贾政托了王子腾才办成的。

  而最没有权势的就是薛家,更是处处都要仰仗着贾府和王府的势利。薛蟠被柳湘莲打了之后,薛姨妈“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夏金桂大闹薛家,口里说的也是“谁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就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辖制着别人……”可见,薛家作为皇商,钱是不少,但是几乎没有任何权利。
[attachment=1731153]

  王夫人和薛姨妈都出身最有权势的金陵王家,且是“一母所生的姊妹”,王家把自己家的二小姐王夫人嫁进“一门双公”的贾府,还是可以理解的,也算门当户对;可是同样作为王家小姐的薛姨妈,为何被父兄嫁给了没有任何权势的薛家?当然,在诸如刘姥姥这类穷苦老百姓来看,薛家也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但是对于颇有权势的王家,薛家的门槛未免低了一些。

  三顺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让时光倒退二三十年,回到王夫人和薛姨妈出嫁之前。此时,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都是金陵望族,贾家有宁国公、荣国公的爵位;王家有都太尉统制县伯玉公的职位;薛家有紫薇舍人的职位。紫薇舍人,即中书舍人。在唐朝,改中书省为紫薇省。而中书舍人,则始于南朝梁代,其职责为撰拟诏令,并参与机密,权利甚重。
[attachment=1731154]

  这是四大家族上一辈人的职位,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基本平等的,所以,他们互为姻亲。伯玉公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许配给了荣国公的二儿子贾政,一个许配给了紫薇舍人的大儿子薛某(薛宝钗之父)。王家的这两个女婿,贾府的贾政,此时还是一个正在苦读,立志考上清华北大的学霸;薛家的薛某应该也正处于读书学习的状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情的发展,两位女婿的状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荣国公的临终一本,贾政被额外赏了个六品主事;薛某却放弃了仕途,开始经商。从此,两家,不,三家在不同的道路上寻求着不同的发展。伯玉公的儿子王子腾在仕途上越走越顺,屡屡得到提升;贾政虽然不如王子腾,可是也还算官运亨通;而薛某却因为父亲的官职不是爵位,不能承袭,自己又没有考取功名,只能在商业上求发展,不过好在薛某的生意经营的也越来越大,薛家的财富也越来越多。然而,随着薛某的骤然离世,薛家的生意也开始慢慢的走了下坡路。
[attachment=1731155]

  这就是我们打开《红楼梦》时,所看到的王家、贾家、薛家的现状。也就是说,在王夫人和薛姨妈在结婚之初,几家的社会地位是完全相当的,只是随着当家人选择的人生道路的不同,而导致了后来的差异化。

smen 2018-01-20 13:22
家境不一 很正常的啊

tzblue 2018-01-20 14:02
自古以来,商人想要做大,必须依附官宦。像清朝的胡雪岩,就是倚靠当初的好友王有龄起来的,后又附上了左宗棠,达到了名极一时的红顶商人,但花无百日红,最后也是因为政治的原因而落魄,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贾王史薛,在金陵是权钱联盟,妥妥的土皇帝,那么一家亲姐妹,分别嫁入这四门里的不同家,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因她们的老爸爸有远见。

至尊狼王 2018-01-20 14:27
有钱和有权都同样的重要。

一号侦察兵 2018-02-01 14:01
权、钱俱备是王道。

fengqingzhi 2018-03-13 15:16
怎么说来着?少了什么床,来找金陵王,就是从商挣钱

tshycef 2018-03-17 14:14
薛家是皇商,不是普通的生意人。就是那种给宫廷做采买工作的。


查看完整版本: [-- 王夫人嫁进了“一门双公”的贾府,薛姨妈为何嫁入了商人之家?【4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