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18-01-13 07:55 |
枸杞是广大老百姓熟知的药食两用的药材,有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安神,养颜补血等功效。近年来枸杞作为大众滋补品,不少人常常用枸杞来泡茶、泡酒以及煲汤。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枸杞并不是百搭食品,平时的一些枸杞吃法并不健康。那么枸杞到底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呢?
枸杞不能和绿茶同食
很多人在泡枸杞茶时,喜欢和绿茶一起泡,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虽然绿茶和枸杞都很有营养,绿茶含有儿茶素与B一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等多项功效,而枸杞具有滋阴补血、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保健功效。但是绿茶里所含的大量鞣酸具有收敛吸附的作用,如果绿茶和枸杞一起食用,会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人体难以吸收的物质。因此枸杞最好不要和绿茶同时食用。
枸杞怎样吃可以更健康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医师池晓玲教授在之前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的相关采访时曾表示枸杞四季皆宜:春季可单服,也可与黄芪煮水喝;夏季宜用枸杞子与菊花、冰糖泡水喝,常服可以消除眼疲劳;秋季宜与雪梨、百合、银耳、山楂等制成羹类;冬季宜与桂圆、大枣、山药等搭配煮粥。枸杞除了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病人、高血压患者以及糖尿病者需要慎用之外,其他人都适用,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常吃枸杞还可以起到美白养颜、延缓衰老的功效。
接下来介绍几款枸杞养颜的食谱:
1、枸杞大枣茶
材料:枸杞8克、大枣10克。
做法:大枣洗净放入锅中,中火翻炒10分钟,待大枣颜色变深取出备用。待大枣放凉后同枸杞一同放入茶壶,然后倒入开水(可以依照自己口味加入适量冰糖),静待个3-5分钟左右即可。
2、枸杞泡茶
材料:枸杞适量、红茶(或者甘菊花)适量。
做法:将枸杞子还有红茶一起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制作成为枸杞茶服用,或者将枸杞子和甘菊花一起用开水冲泡,制作成为枸杞菊花茶服用。
3、枸杞银耳羹
材料:枸杞适量、银耳适量以及蜂蜜
做法:将枸杞子还有银耳泡发之后洗干净,然后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煎煮成为浓稠状,最后加入蜂蜜制作成为枸杞银耳羹,适合一些体质还有抵抗力比较差的人群,建议长期坚持服用。
桑寄生的配伍应用-方剂制剂
本品性平和,无寒热,无毒性,且有补益之用,故可用于阴阳、寒热多种证候,而无特殊宜忌之例。
配伍应用 1、配秦艽,桑寄生养血濡筋疗痹;秦艽祛风通络止痛。二药伍用,血得养,筋得濡,痹可除,痛可止。治肝肾不足或风寒湿痹的腰膝筋骨疼痛甚效。
2、配阿胶,桑寄生养血脉,补肝肾,调气血,而固冲任,定胎元;阿胶滋肾阴,补精血,止出血。二药合用,可养血安胎止血,用于血虚胎动不安及漏血证。《得配本草》:“配阿胶,治胎动腹痛。”
3、配草决明,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气、肝火挟血上冲,可致头痛作眩,面红目赤,肢体麻木等。以桑寄生养肝血,滋肝阴,润筋脉;伍以石决明平肝阳,清肝火,泻肝热。共凑养肝清肝,濡筋明目定眩之效。治肝火上炎甚效。
4、配桑枝,桑枝通达四肢,行津液,利关节,清热祛风、除湿消肿,通络止痛;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逐湿,补血通脉。桑枝以通为主,桑寄生以补为要。二药合用,一补一通,相互为用,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通络道。用于风湿痹痛,尤其是久痹,肝肾阴虚者,效果益彰。
5、配川续断,桑寄生和川续断均为血分药。均有补益肝肾之效,而能强筋骨,通血脉,养血安胎元,二药相须为用,功效大增,用于肝肾不足、血脉不利之腰膝酸痛,步履艰难,崩漏或妊娠下血,肾虚胎动不安效果甚佳。
6、配当归,桑上寄生,犹母腹有胎孕,寄生得桑之余气所生,胎妊赖母之血气而养。故《药性本草》说其:“主怀妊漏血不止,令胎牢固。”当归为妇科要药。二药合用,桑寄生补肝益肾,顾先天之本,使胎孕发育有源,当归补由血养血,令血盛以养胎精血元、胎儿固,自无胎漏、胎动不安之虑。临床用于肝肾不足、精血虚损之胎元不固证,疗效益彰。
7、配独活,桑寄生味甘、苦,气平和,既能补肝肾、强筋骨,又可祛风湿、调血脉;独活辛、苦,微温,气芳香,性走窜,能达经脉骨节之间,搜风祛湿,为疗风湿痹痛之要药。桑寄生以扶正为主;独活以祛邪为要。二药合用,扶正祛邪并施,标本证治兼顾。临床用于腰背酸痛,转侧不能,足膝痿痹屈伸不利、麻木难行之肾虚伏风痹证,疗效较著。
方剂制剂 1、独活寄生汤(《干金方》) 桑寄生、独活、羌活、防风、细辛、杜仲、牛膝、秦艽、茯苓、桂心、芎劳、人参、甘草、当归、芍药、于地黄。主治:腰背痛,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
2、桑寄生丸(《疡医大全》) 桑寄生、羌活、防风、白术、杜仲、续断、赤芍药、薏苡仁、当归、独活、茯芩、苍术、红花、川芎、木瓜。上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9克。主治:脚气。
3、桑寄生散(《证治准绳>) 桑寄生、当归、川芎、续断、阿胶、香附、茯神、白术、人参、炙甘草、生姜。主治:胎漏、经血妄行、淋沥不已。
4、治妊娠胎动不安、心腹刺痛方(《圣惠方》) 桑寄生、艾叶、阿胶。
5、治下血止后,但觉丹田元气虚乏、腰膝沉重无力方(《杨氏护命方》) 桑寄生,为末,每服一钱,非时白汤点服。
乌梅的配伍应用及方剂
本品酸敛之性强,有实邪者忌服,胃酸过多者慎服。
配伍应用 1.配五味子,生津止泻,敛肺止咳,五味子酸温,五味俱备,酸味居多,酸主收敛,可敛肺固精,生津止渴,涩肠止泻,乌梅酸涩,能敛肺生津,涩肠。二药相合,敛肺止咳,生津止泻之功俱增,常相须为用而治久咳,久泻。
2.配诃子,敛肺涩肠。诃子苦酸涩平,酸收而苦降,生用敛肺止咳,煨能涩肠止泻,乌梅酸平,收敛肺气,涩肠止泻。两药合用,固涩止泻,敛肺作用加强,可治久咳不止,久泻脱肛。
3.配川椒,杀虫止泻。乌梅味极酸,虫积得酸则止,得辛则伏,故配川椒之极辛以驱虫。内脏虚寒,蛔虫不安,上入膈中,因而出现腹痛,川椒辛热温中散寒,治寒虫痛,两药相合,一涩一温,能涩肠止泻,杀虫。治久泻、久痢、便血,大肠滑泄不止,蛔虫证。
方剂制剂 1.乌梅丸(《伤寒论》):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檗,剂型: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酮子大。服法:先食,饮服十丸,日之服,稍加至二十丸。功用主治:温脏安蛔,主治蛔厥证,心烦呕吐,时发时止,食入吐蛔,手足厥冷,腹痛;久痢、久泻等证。
2.理中安蛔汤(《万病回春》):人参、白术、茯苓、川椒、乌梅、干姜。服法:水煎服。功效主治:温中安蛔,治中阳不振,脾胃虚寒,便溏尿清,腹痛肠鸣,四肢不温,舌苔薄白,脉虚缓,蛔虫从口中吐出,或由大便排出。
3.连梅安蛔汤(《通俗伤寒论》):胡黄连、川椒、白雷丸、乌梅肉、生川柏、尖槟榔。煎服法:一剂煎三次,早晨空腹时服二次,下午空腹服一次。功效主治:清热安蛔。治虫积腹痛,不思饮食,食则吐蛔,甚则烦燥,厥逆,且有面赤,口燥,舌红,脉数身热等症。
4.固肠丸(《证治准绳》):乌梅、党参、苍术、茯苓、木香、诃子肉、肉豆蔻、罂 粟壳。主治:久泻滑痢。功效:补益涩肠止泻。
5.一服散(《世医得效方》):乌梅、罂 粟壳、半夏、阿胶、杏仁、苏叶、甘草、生姜。功效:敛肺化痰止咳。主治:肺虚久咳。
6.玉泉丸(沈氏尊生书》):乌梅、花粉、葛根、党参、麦冬、黄芪、甘草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主治虚热烦咳。多饮,多尿,烦躁失眠,等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