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黑龙江冬季的雪,作为一个成都人,居然一点不陌生。这得益于最近两年冬季,从南到北,几乎走遍了黑龙江各地。尤其这次到雪乡之前,刚刚10天时间从哈尔滨出发自驾,穿越了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呼中—塔河—呼玛。作为黑龙江北部最寒冷的大兴安岭腹地,那里的雪,那里的冷,算得上中国东北地区最威最猛。到了雪乡,陡然觉得她与大兴安岭的雪,居然完全两样!
这是雪乡的雪。像棉花糖,像蚕丝被,充满着人间的爱意和温暖。
这是大兴安岭腹地呼中区的雪,充满着凌冽和野性。
也许西南人没见过啥雪井底之蛙了。但是,切身体会到的最大区别是,大兴安岭的雪,你尽可放心大胆躺雪堆里打滚,爬起来只需跳一跳,抖一抖,全身不沾一粒雪。而雪乡的雪,你到雪堆里打个滚试试?爬起来就是个雪人——全身沾满雪,不用织物之类物什类拍打,是弄不干净的——简而言之,大兴安岭的雪“一盘散沙”,雪乡的雪粘性十足。
大兴安岭腹地呼中小白山的景区公路。这里的雪填平所有坑洼,没有边际,无休无止。
中国雪乡的雪,圆圆的,润润的。尤其屋顶,就是一床超大的蚕丝被!
大兴安岭腹地。呼中-塔河途中。这里的雪,脚踩着“嘎吱嘎吱”响,防滑系数100%。
雪乡的雪,下脚“润无声”,一不小心就溜滑。与俺同行的某人,在此间就连摔了几跤。
作为玩摄影的,直观感受两地的雪还有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相机拍摄雪景曝光补偿加档不一样。同样阳光下,同样雪域面积,同样相机,在大兴安岭腹地一般加1.5档曝光补偿足够,但是,如果依葫芦画瓢在雪乡也加1.5档曝光补偿,那拍出来的片子就发灰。在雪乡,很多游客同一阳光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拍的图,大多也发灰甚至发青,原因就是曝光不够。
中国雪乡的地标,是所有游客“到此一游”必须的必。
要在雪乡地标拍张“到此一游”,你得有足够耐心—从早到晚,这里就没没没……没排队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摄影有个口诀:白加黑减,但没人敢在雪乡相机自动测光曝光基础上再加三档曝光补偿!只敢加一挡的,绝对发青(曝光严重不足),敢加两挡的已经很飚了,但图还是灰蒙蒙(欠曝)。这就是雪乡的雪,异常地白,且大面积闪亮,阳光下,白和亮来得更炫烈,再高挡的相机,自动测光再加摄影教科书说的拍雪景加0.7—2档曝光补偿,这教条,在雪乡根本Hold不住!
雪乡。童话世界一瞥。
雪乡。童话世界栈道远望。
雪乡。街道边的屋檐。
雪乡。梦幻家园栈道鸟瞰。
雪乡。街道边的屋檐。
雪乡的雪之所以独特,民间的说法是,雪乡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交汇的一个山坳凼凼里,有四面的山挡着各种强风。雪乡的雪不是“落下”的,而是飘来的,而且这儿的雪细腻,飘来的雪你挨着我我靠着你,貌似“抱团取暖”的样纸,雪一直飘,团一直抱,久而久之,就成雪蘑菇雪豆腐雪鹅蛋雪水果糖雪蚕丝没了。
雪乡的雪蘑菇。
雪乡某酒店的天窗小屋的雪蚕丝被。
雪乡的雪水果糖。
雪乡的雪鹅蛋。
雪乡的雪馒头。
而科学的表述则是,因为日本海暖湿气流与贝加尔湖冷空气与在此频繁碰撞,加上四周山高林密的遮挡的影响,于是造就了此间“夏无三日晴,冬雪漫林间”的奇特小气候。这一小气候之所以奇特,是由于它所营造的氛围,导致这里的雪长相禀异——它有别于整个东北地区的雪,因为每片雪高纯度洁白且绵软,最独特的是雪片带勾,片片飘来的雪,你勾我,我勾你,风吹不散,彼此携手,漂漂洒洒,在靠小风的屋顶、房檐、棚橼、墙垣、柴垛、木桩、篱笆等物体上,随物体形态,像蚕丝一样层层覆盖,日积月累,最后千姿百态赋形,远远望去,雪在屋上,屋在雪中,雪屋相连,庭院中人类各种生活、生产使用的物件被雪蚕丝一样层层包裹,最后造就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继而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奇特景象——大自然与人类活动痕迹和谐唇齿相依的杰作!
雪乡雪韵大街一角。
雪乡小街道一瞥。
雪乡。雪韵阁大酒店一角。
雪乡一角。
雪乡游人如织。
对于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奇特景象,有个最有力的佐证——在亚(布力)雪(乡)公路边,有个中国雪乡的免费景区:二浪河。二浪河风景区距离雪乡仅仅43公里,其气候与中国雪乡景区完全相似,也是每年10月中旬开始下雪到第二年4月末结束,雪期也长达7个月,积雪厚度也达2米左右,虽然其雪量、雪质和雪粘度也很特殊,但二浪河风景区的雪景,却永远长不成雪乡那种十分顽皮且萌萌的样纸。
二浪河景区的雪,形态是酱紫的。
二浪河景区的雪景形态,是不是与雪乡想去甚远?
二浪河景区的雪景形态。哎,传说没比较就没伤害……我不是故意的哦。
想来也是。黑龙江全省也只有一个雪乡。假如雪乡的雪景能够人力所为,如果说管辖雪乡的牡丹江再弄一个“雪乡”担心同质竞争,那能打造亚洲一流冰雕冰灯水平的哈尔滨,眼见雪乡那么火,每天万人涌入,几乎一房难求,为啥就不复制一个出来以缓解雪乡人流的压力呢?
雪乡三条主街之外,棒槌山下,还有大片静谧的雪中村落。
雪乡不只有眼前的蘑菇,还有诗与雪野。
雪乡不只有眼前的雪蘑菇,还有远处的水墨画。
雪乡不只有眼前的蘑菇,还有诗与雪野。
雪乡不只有眼前的雪蘑菇,还有远处的水墨画。
复制雪乡,不仅仅是黑龙江不行,就是雪乡隔壁的吉林省敦化市也不行。因为雪乡是小气候的自然天成,而且每年移形换位,谁也不知道来年雪乡又长成啥样。据雪乡一些小木屋主人说,他们小木屋院子每年的景致都不一样。雪景的形状受当年的雪量、风向以及风力影响。据雪乡景点的当家花旦“梦幻家园”工作人员说,今年雪量就比往年大,且风向风力非常适度,因而今年“梦幻家园”的雪景比历年都来的更梦幻。
二哈:你们也去弄个雪乡给俺瞅瞅?
小盆友:这里到处是巨好看的童话世界动画片。
雪乡小街深处的一个普通院落。
雪乡夜晚。流动摊位常温下保存的水果、雪糕、冰棍。
略遗憾的是,因为雪乡“夏无三日晴,冬雪漫林间”的小气候,在雪乡要想遇见阳光下的雪景,得拼人品。因为大都数情况下,这里都阴天。尽管如此,这里每天万人涌来,一房难求不是形容,而是事实!加起来也就几百米长的雪乡三条小街,每天从早到晚,全国天南地北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以“物以稀为贵”—从没见过雪的南方游客居多。
看来,中国的冬季,最火热的景区,非雪乡莫属——如果说白天气温略高适合大街上溜达看稀奇,那来看看接近零下30度的雪乡夜晚是个啥状态——
大街上,游客人流依旧川流不息。
大冷天儿的,菇凉们不在屋里热坑头好好待着,跑到冰天雪地作甚?
一群老广,半夜三更了都,还在大街上玩慢动作拍摄。
雪乡雪韵大街上,到处是东游西逛乐此不疲的游客。
雪乡雪韵大街上,到处是东游西逛乐此不疲的游客。
雪乡雪韵大街上,到处是东游西逛乐此不疲的游客。
雪乡雪韵大街。半夜三更了都,还有游客东游西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