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山药的养生作用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山药的养生作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17-12-30 07:20
山药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山药中富含大量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胆汁碱、尿囊素等;其中重要的营养成分薯蓣皂是合成女性荷尔蒙的先驱物质,滋阴补阳的功效。

     补气养血
  
     血虚宜养血。补血效果较好的食物有猪肝、蹄筋、墨鱼、桂圆肉、黑大豆、黑芝麻等,补血作用强的中药有阿胶、熟地黄、当归、何首乌、白芍药、鸡血藤、桑葚等。山药益气、健脾、养胃,在补血食物、药物中配合用之,可使补血的效果增强。
    
     补虚抗衰
  
     山药味甘,性凉润,入肺、脾、肾经,《得配本草》说它具有补虚益损的功能,清代医家陈修园曾解释山药的功能,说它气平入肺,味甘入脾,而脾统血,主四肢,脾血足则不饥,四肢轻捷;肺主气,肺气充则轻身,气为之倍增;又因其质地稠黏,能补肾填精,精足则强阴,延年益寿。现代药理研究提示,山药含有的皂甙、糖蛋白、鞣质、止权素、山药碱、胆碱、淀粉及钙、磷、铁等,具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有一定的抗衰老物质基础。由此可见,山药确能补虚疗损,延年益寿。
    
     强壮养颜
  
     山药含有能大量供给人体多种糖蛋白质的混合物黏液蛋白,能增加黏膜与皮肤的润滑度,减少皮下脂肪蓄积,是很好的美容食品,可以单味服用,也可在复方中应用,山药粥、山药酒、六味地黄饮、滋肾生肝饮等,均有强壮筋骨,养颜健身的作用。
    
     滋阴补阳
  
     山药补阴而有清虚热的作用,黄官绣在《本草求真》中说,山药本属食物,古人用入汤剂,谓其补脾益气除热。其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生捣敷痈疮,消肿硬,亦是补阴退热之意。分析前人用山药配方,一味薯蓣饮用山药治疗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病症;资生汤以山药为主,配用玄参、白术、牛蒡子、鸡内金,治疗阴虚劳热等;黄芪膏取山药作为佐药,助黄芪、石膏以治肺病。醴泉饮则以山药与生地黄、天门冬、玄参诸味配用,治疗消渴阴虚病症;玉竹山药汤治消渴,则以玉竹、天花粉、何首乌等,合山药以滋阴生津。凡此,均可见山药有一定的补阴清虚热作用。
    
     扶正祛邪
  
     山药性味平和,功能润肺、健脾、益肾,既能补阳以强健脏腑功能,又能补阴以充养物质基础,更为可喜的是,它扶正而不会恋邪,在病邪存在之时也可采用。所以历代医家在决定扶正、祛邪的治则基础上,常选用它组合成方,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山药与银花相伍、山药与牛蒡子共用等,都是发挥山药的扶正气而不恋邪、祛病邪而不伤正的效用。
    
     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益肺止咳
  
     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降低血糖
  
     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延年益寿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人参的各家学说及古籍记载

各家学说
1.《神农本草经》):“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2.《名医别录》:“微温,无毒,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3.《中藏经》:“人参与侧柏叶,荆芥穗烧为末和飞罗面,治气血妄行,心肺脉破,口鼻血出如涌泉者。”

4.《药性本草》:“人参主五劳七伤虚损痰多,止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凡虚而多梦纷纭。”

5.《海药本草》:“人参能止烦渴。”

6.《日华子本草>:“人参消食开胃,调中治气,杀金石药毒。”

7.《珍珠囊>:“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能止渴生津液。”

8.《本草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头痛眩晕反胃,吐食痃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漓,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9.《景岳全书》:“阴虚而火不盛者,自当用参为君,阴虚而火稍盛者,但可用参为佐,若阴虚而火大盛者,则诚有暂忌人参,而惟用纯甘壮水之剂,庶可收功一证,不可不知也。予非不善用人参者亦非畏用而不知人参之能补阴者,盖天下之理有对待,谓之日阴虚必当忌参固不可,谓之曰阴虚必当用参亦不可,要亦得其中和,用其当而已矣。”

10。《本草经疏》:“人参得土中清阳之气,禀春升少阳之令而生,故味甘微寒而无毒,气味均齐,不厚不薄,升多于降。神农微寒,别录微温,二义相蒙,世鲜解者,盖微寒者,春之寒也,微温者,亦春之温也,神农直指所禀,故曰微寒别录兼言功用,故又日微温,即云微矣,寒不甚寒,则近于温,温不甚温,则近于寒,故知寒温虽别,言微则一也,其主治也,则补五脏,盖脏虽有五,以言乎生气之流通而一也,益真气,则五脏皆补矣。”

11.《本草新编》:“人参气味阳多于阴,少用则泛上,多用则沉下,故遇肝肾之病,必须多用之,于补血补精之中助山萸。熟地纯阴之药,使阴中有阳,反能生血生精之易也。”

12.《本草蒙筌》:“大抵人参补虚,虚寒可补,虚热亦可补;气虚宜用,血虚亦宜用,虽阴虚火动劳嗽吐血,病久元气虚甚者,但恐不能抵当其补,非谓可补尔。,古方书云,诸痛不宜服参、芪,此亦指暴病气实者而言,若久病气虚而痛,何尝拘于此耶。东垣治中汤,同干姜用治腹痛吐逆者,亦谓里虚则痛,补不足也,是以医家临病用药,贵在察证虚实为先,当减当加,自合矩度。”

13.《本草经百种录》:“人参得天地精英纯粹之气以生.与人之气体相似,故于人身无所不补,非若他药有偏长,而治病各有其能也,凡补气之药,皆属阳,惟人参能补气,而体质属阴,故无刚燥之病,而又能入于阴分,最为可贵,然力大两峻用之失宣,其害亦甚于他药也。”

14.《医学衷中参西录》:“辽人参,其补力热力,皆倍予党参、而其性状大约与党参相似。……方书谓人参不但补气,若以补血药辅之。亦善补血,愚则谓若辅以凉润之药,即能气血双补,盖平其热性不使耗阴,气盛自能生血也。”

15.《本草求真》:“解渴除烦,通经生脉,破积消痰……治呕哕反胃,虚嗽喘促,久病滑泄,淋沥胀满,一切气虚血损之症。”

16.《本草思辨录》:“心痞最不宜参,然以参佐旋覆,姜、夏则参可用于散痞矣;腹胀最不宜参,然以参佐厚朴、姜、夏、则参可用除胀矣,参能实表止汗,故有表证者忌之;若汗出后烦渴不解,寒剂中用之何妨,参能羁邪留饮,故咳症忌之;若肺虚而津已伤,于散邪蠲饮用之何妨,参治往来寒热,似疟皆可用参矣,然外有微热即去参。《外台》于但寒但热,寒多热少之疟亦俱无参,惟疟病发渴者用之。盖补虚则助邪,寒热不均,则不可遽和;人参止渴,辅芩,栝之不逮,参惟益阴,故能生津,利不止,虽脉微欲绝亦不加参,以利则阴盛,而参复益之也,然下与吐兼,或吐下之后,其中必虚。津必伤,参又在所必须。盖中土有权则上下悉受其范,而不敢违戾也。”

17.《人参的研究》:“人口服3%人参酊100毫升,仅感轻度不安和兴奋,如服200毫升或大量人参根粉,可中毒出现瑰疹,瘙痒,头痛眩晕、体温升高及出血,出血为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人体壮实者服过量常感闭气,胸闷、腹胀,民间常以萝卜解毒。”

18.《新医学》5(6):279,1974:“新生儿3例服人参0.3-0.6克煎剂中毒,死亡一例。”

19.(日本)《化学领域》(35)1981:“以羊红细胞为抗原注射小鼠,然后给予5微克人参皂甙Rbi,发现抗羊红细胞抗体产生细胞数为对照组的4.5倍,显示了很显著的免疫增强剂的作用。”

20.冉雪峰(《大同药物学》):“人参功兼三才,人与天地参,为明道之极功,物与天地参,乃希世之珍品。《本经》所叙主治,曰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曰益智延年,纯在精灵神气上着力,而除邪开心,尤为特笔。历代各家注释人参者甚多,但对于除邪开心四字,均滑口读过,其注释亦随文敷衍……中说谓人参入气分、入肺、上品无毒,西说谓入血分,作用专于心脏,其成分实含有一种筋肉毒,入气分,一入血分,一无毒,一有毒,两两相反,学术奇异之观,至今日而极,此为从来注家所梦想不到,然经文除邪开心四字,实隐括最近新学理在内,种种实验,不啻为本经下一注脚。《别录》谓通血脉,心者血脉之中枢,而血压发动之策源地也。心脏不兴奋,血脉何以通利,似已明知人参入血入心,彼时科学尚未萌芽,谈不上化验分析,不知古人何以体会到此,格物之功,原自足多,东方文化开明之早,真值得惊服,而养尊处优者,常服人参当茶,偶有小病,辄重用参,多服久服,病变丛生,即遇明眼,犹只曰补之为害,而不知尤有毒害也,要之就中说言,人参清肺养阴,就西说言,人参兴奋心脏,心肺密尔相连,气血相互功用,会而通之,更有进一步的解悟,陈修园于回阳救阴,极力辨认,徐灵胎于有邪无邪,为分剖,明于中说治疗上,裨益不少,究之于人参真正之性能功用成分,夫固未大明嘹云。”

fzw999 2017-12-30 14:33
山药,属于凉性食物的吧


查看完整版本: [-- 山药的养生作用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