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爹 |
2017-12-13 14:44 |
大清朝的皇帝每天都吃些啥? 在我们的想象中 应该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啥有啥 每天吃得腰粗肚皮圆 简直不要太惬意吧? 末代皇帝溥仪写过一本书叫《我的前半生》 小编看了以后突然觉得当皇帝有点惨 如果说是溥仪所处的时期太特殊的话 再往上查阅一下清朝其他皇帝的史实资料 发现在“吃”这件事上 皇帝过的真不如我们想象 甚至还有点可怜
清朝皇室严格遵循一条育儿理念: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所以很多皇帝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而3岁就被抱进宫里当了皇帝的溥仪 也在紫禁城里度过了饥饿的童年 有一次太后隆裕带着小溥仪逛中南海 太监拿了一块干馒头给溥仪喂鱼玩 溥仪下意识地就把馒头塞嘴里了 看看都把孩子饿成什么样了! 但隆裕太后见了不仅没有恻隐之心 反而让太监们严加看管 后来有一天 各王府给太后进贡的队伍停在西长安街 溥仪立马跑过去打开一个食盒 抓起一只酱肘子就咬 随侍的太监赶紧去抢 溥仪拼命抵抗 但毕竟是小孩子没力气 到嘴的肘子还是被太监抢走了 想想都替这娃儿心酸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还一直念念不忘 说起那只被抢走的酱肘子 语气里满是哀怨: “好香的一只肘子啊” 按宫里的规矩
皇帝每餐连菜带主食总共有48道菜 这48道菜可以说是皇帝的职业套餐 等溥仪长大到可以自己做主吃个饱的时候 才发现这个御膳套餐真的难以下口 按理说御膳用的都是最好的食材 还都是出自御厨之手 怎么会难吃呢? 我们都知道中式菜肴特别讲究火候 炒菜要猛火高温快速催熟食材 上菜速度更是争分夺秒 就着“锅气”趁热吃才有滋味
但宫里的御膳就不行 御膳的传膳流程特别长 菜都是在景运门外的“外御膳房”提前半天就做好 再送到养心殿旁的“内御膳房”热着备用 等到“传膳”时再送到皇帝指定的就餐地 这样的菜品早过了火候 温温吞吞的特别影响口感 也难怪皇上不爱吃了 菜不能趁热吃已经够没劲了 关键御膳的口味都是一成不变的 食材、调料和烹制手法几百年都没变过 溥仪的胞弟溥杰的夫人爱新觉罗浩 曾系统地学习过清朝宫廷菜 她在《食在宫廷》里这样写到:
乾隆爷吃的菜是什么味儿 溥仪吃的还是那个味儿 宫中一贯的旧例 不论何时何地 皇帝吃的一切菜点味道不许改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御膳都是一个味儿 谁能受得了! 御膳吃的不是味道而是排场 一餐几十道菜摆出来充充门面 以显示皇家骄人的气度风范 溥仪曾经统计过皇宫的定例 每天用掉的食材多得惊人
溥仪还抄录过一份隆裕太后的早膳菜单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都占全了 让小编惊讶的是 竟然有“卤煮豆腐”这道经典平民菜 吃卤煮最讲究汤汁香辣烫口 豆腐柔软耐嚼 从滚开的锅里盛出来几大口吃完 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但卤煮只要一冷就会变得温吞油腻 碗里的汤汁也凝结到了一块儿 按御膳的传法 一盘卤煮豆腐摆到太后面前时早就凉了 真动筷子的话她可能会吐吧 御膳房在清廷简直就是Bug一般的存在 耗费大量银子、人力、物力摆排场 却让皇帝都无从下口 溥仪说御膳就是: “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 让人根本不想下筷子 小编好像突然明白为啥 那么多皇帝都喜欢出宫去微服私访了 原以为皇上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看来还不如我们寻常百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