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17-11-29 07:29 |
黄蜀葵花的功效-《中华本草》 出处
出自《嘉佑本草》
别名
侧金盏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或刚毛黄蜀葵的花。
采收储藏
7-10月,除留种外,分批采摘花蕾,晒干。
原生形态
1.黄蜀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m。疏被长硬毛。叶互生;叶柄长6-18cm,疏被长硬毛;托叶披针形,长l-1.5cm。叶掌状5-9深裂,直径 15-30cm,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1-6cm,两面疏被长硬毛,边缘具粗钝锯齿。花单生于枝端叶腋;小苞片4-5,卵状披针形,长 15-25mm,宽4-5mm,疏被长硬毛;萼佛焰苞状,5裂,近全缘,较长于小苞片,被柔毛,果时脱落;花大,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约12cm; 雄蕊柱长1.5-2cm,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蒴果卵状椭圆形,长4-5cm,直径2.5-3cm,被硬毛。种子多数,肾形,被柔毛组成的 条纹多条。花期8-10月。
2.本变种与上种的区别为:植株全体密被黄色长刚毛。
黄蜀葵花
(黄蜀葵花-图)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常生于山谷草丛、田边或沟旁灌丛间。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山东、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台湾、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化学成份
黄蜀葵花含树皮素-3-洋槐糖甙(quercetin-3-robinobi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金丝桃甙(hyperin),杨梅素(myricetin)及槲皮素(quercetin)。
性味
甘;辛;性凉
归经
心;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活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淋证;吐血;衄血;崩漏;胎衣不下;痈肿疮毒;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研末, 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油浸涂。
注意
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砂石淋: 黄蜀葵花一两。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独圣散)
②治痈疽肿毒恶疮: 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 (《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③治汤火灼伤: 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 (《经验方》)
④治小儿口疮: 黄葵花烧末敷。 (《肘后方》)
⑤治小儿木舌: 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小儿秃疮: 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 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 (《普济方》)
各家论述
1.《嘉佑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2.《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黄蜀葵花的功效《*辞典》 出处
《嘉佑木草》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原生形态
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
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单生叶腋和枝端,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花萼佛焰苞状,5裂,早落;花冠5瓣,淡黄色或白色,具紫心,直径10~20厘米;雄蕊多数,结合成筒状;雌蕊柱头5分歧,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端尖,具粗毛,长5~7.5厘米,含多数种子。花期6~8月。
生境分布
常见于山谷、草丛间。除东北、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也有栽培。
性味
①《品汇精要》:"无毒。"
②《纲目》:"甘,寒,滑,无毒。"
功能主治
通淋,消肿,解毒。治淋病,痈疽肿毒,汤火烫伤。
①《嘉佑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②《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2钱。外用:研束调敷或油浸涂。
注意
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砂石淋:黄蜀葵花一两。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独圣散)
②治痈疽仲毒恶疮: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③治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经验方》)
④治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肘后方》)
⑤治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