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串起零散的文化明珠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串起零散的文化明珠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7-11-11 10:57
          走进云南梯田环绕的村寨,我被隆隆的鼓声引入一个小广场。响彻山谷的鼓声,就来自这里的一排大鼓。敲鼓人多是中老年人,身着整齐的蓝白两色服装,手挥鼓槌,面露笑容。四十开外的领鼓人面孔黝黑,在秋日的阳光下朗声传递着村民的期望:“牛皮鼓一响,五谷丰登六畜旺。”

  这里是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克曼村,鼓手都是土生土长的哈尼族村民。外形古朴的大鼓横放在装了轮子的木架子上,鼓身是一段空心的树干,鼓面也不像常见的那样光滑,而是用毛茸茸的牛皮蒙在树干两端,由多根绳子紧紧拽着固定。

  克曼是哈尼族牛皮大鼓习俗保存最完整的村落。“文革”时期,牛皮大鼓被视为落后的产物,大鼓毁了,大鼓文化消失。我们看到,小广场边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的“哈尼大鼓碑记”记录着哈尼大鼓的兴衰: 回乡老干部和村民几番商议,众人筹资制鼓,牛皮大鼓在失传四十余年后再度露面,村民成立演出队,敲大鼓庆丰收办喜事,恢复哈尼的习俗与文化。

  广场旁的活动室内,哈尼族非遗传承人胡飞,指着手里的乐器“牛腿琴”说,他和一些村民能演唱哈尼族民间叙事史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现在也在指导周围年轻人学习这种形似牛腿的独特乐器,以便让哈尼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这样的小演出队,普洱市有两千三百三十多支”。市文产办施主任告诉我们,普洱有十四个世居民族,民族文化浑然天成,被当地民众视为民族的根和魂。普洱山区面积占全市百分之九十八,仍然受到外界多种文化和思潮的冲击,民族文化面临变异、毁损、消失的风险。这几年,全市力推民族文化“珍珠链”行动,资助基层山区挖掘民族文化遗存,擦亮民间文艺“珍珠”,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多个村寨陆续成立了小演出队,整理展示各自民族的文化亮点,还推出了一批有鲜明民族特色和较高艺术水准的节目,如“芦笙舞”“实在舍不得”“快乐拉祜”“佤部落”等。各村寨的小演出队,活跃在蓝色的天空下、翠绿的群山间,仿佛一个个零散的文化明珠,被逐渐擦亮、串联起来。

  “会说话就能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当地人常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能歌善舞的天性。这里的演出与商业色彩较浓的演出不一样,出场的都不是纯粹的演员,不离土不离乡。比如克曼村的演员,既是鼓手,也是村民,有农活时挽起裤腿下田忙碌,有演出时洗净泥巴敲鼓唱歌;以前是每年农历六月庆丰收时自娱自乐,现在,有外地游客来时就换上服装表演。

  个头敦实的克曼村负责人在演出间歇忙着收款、记录访客们留下的邮购地址,原来是外地游客相中了村里盛产的优质紫米,纷纷掏包求购。该负责人说,村民的演出与“哈尼长街宴”“农家乐”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文化扶贫”模式:游客观赏原汁原味的特色演出,感受原生态哈尼族风情,品尝当地民族美食,还购买墨江紫米等当地优质特产,给当地村民带去实惠。

  从澜沧县成长起来的拉祜族、彝族后代施主任说,这种形式在普洱其它地方也有不少。2013年,普洱市还出现了第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公司,在山寨推出了拉祜风情实景剧,受到广大游客好评,还登上了电视台的荧屏和外地的舞台。三年后,老达保村民年收入二百三十六万元,是2006年的二点六倍。佤族、布朗族的几个优秀演出队一年也分别收获上百万元。

  政策擦亮明珠,文化得到传承,演出带动扶贫,民众感受实惠。在普洱民族山区,这是一段佳话。

至尊狼王 2017-11-11 15:14
这样的表演好像在很多景区都有的

天人地 2017-11-15 22:38
这样的表演可谓创收

假正经也 2018-02-18 12:48
恐怕更多的还是为了旅游开发。


查看完整版本: [-- 串起零散的文化明珠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