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gwingxie |
2017-11-09 13:12 |
《三国演义》当中,关于战争的第一场高潮戏,就是天下起兵伐董卓,之前的镇压黄巾军之战,确实乏善可称,没什么战役和打斗值得记忆,到讨伐董卓就忽然醒目起来。英雄们也精神起来,最精彩的诸如吕布单挑诸侯群雄,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场场值得喝彩,回回值得称赞。当然,说书的写书的弄得这么热闹,史实却有点对不起剧情,温酒斩华雄是虚构的,史上关羽的成绩单上没这么一出,功劳应该记载孙坚的本子上,也不是孙坚亲手斩杀的。至于三英战吕布,也是一场没有发生过的厮杀。 然而,我们没有必须纠结于小说与历史的区别,反而要感谢演义的作者能凭空虚拟出这么一次次激烈的格斗拼搏,关于战争的描绘,小分队行动和个人格斗往往比大规模战役来得精彩,作者将讨伐董卓之战细化为英雄之间的决斗,将战争行为转换为武艺对杀,反而符合普罗大众的审美口味,正因为这几场虚构的打斗,反而让虎牢关的名字长久地流传下来。 关于此次战役,演义里还有一出精彩的戏,那就是围绕大汉传国玉玺发生的种种风云大事。话说董卓自洛阳撤军之后,孙坚第一批入城,在一口井里发现大汉的传国玉玺,这是《三国演义》第六回所写,这倒也符合史实,在《三国志》当中的“孙坚传”里,确实提到孙坚率军入洛阳后,在皇宫的一口井里,发现了玉玺。 这个玉玺来历不简单,它就是当年蔺相如“完璧归赵”的那块玉石,即大名鼎鼎的和氏璧,虽然一时归了赵国,但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又到了秦国,成了玉玺,又传到汉朝,之后还传到唐五代时期。 演义里讲到,孙坚拿到玉玺,就起了私心,想藏起来以后自己用,于是向联军总司令袁绍请假要回去,谁知道早有人透漏了风声,传到了袁绍那里,所以袁绍一看孙坚请病假就冷笑:“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耳”。孙坚也不诚实,于是对天发誓,说如果隐藏玉玺,就死于“刀箭之下”。结果孙坚果然后来在荆州死于乱箭。孙坚的儿子孙策寄人篱下,归袁术所管辖,袁术天天念叨着这传国玉玺,终于有一天,孙策想恢复父亲的大业,于是以玉玺为交换,换得袁术的借兵和放行,去了江东创业,终于奠定东吴大业。 以上关于玉玺的故事,其实大半是虚构的,故事很简单,因为袁术在得知孙坚捞得玉玺之后,也不用质问,也不用吵架,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将孙坚的老婆扣为人质,孙坚就乖乖地交出了玉玺,这是《三国志》记载的,其实,玉玺在孙坚手里还没捂热,就去了袁术那里,孙策借兵,也没用玉玺交换。 然而,演义作者的安排却创造了艺术上的精彩,这绝对是高明的小说手法,将玉玺作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对决、阴谋,以及人物的命运,情节更为凝练,也设置了悬念,多了一层神秘感。玉玺,也成了演义里的一个主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