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17-11-04 17:53 |
三国中的刘备总是以“正人君子,宽厚仁义”的形象出现,但其实刘备就是个有心机的“伪君子”。刘备“伪君子”的明显表现莫过于“怜赵云,摔阿斗”,这一“收揽人心”的做法装得有点太过火,结果后世称赞之声反没有讥讽之声多。 [attachment=1708203]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刘备暂居刘表的荆州,采取“骆驼占篷”的策略逐步收揽本是刘表的人力资源。但曹操没给刘备时间,紧跟着就率大兵追到了荆州。刘备当时属于客居,自身力量又薄弱,面对曹操的大军肯定抵挡不住;于是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率兵撤退。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把刘备描写的很正面,当时刘备面对着无数躲避兵乱的灾民痛哭流涕,并下令: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可一同过江!于是“携民渡江”就成了刘备表现“仁义”的千古佳话。[attachment=1708204] 这段内容看似刘备爱民如子,仁义深重,但仔细玩味一下却又觉得不对。如果说刘备深受爱戴,百姓不避生死跟随,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爱民如子的刘备,最最不应该做出“携民渡江”的决定。刘备面对急追而来的曹军,再携带大量的难民百姓,稍微懂点军事知识的人都不会这样做。“携民渡江”本身就会拖慢军队的行军速度,外加百姓几乎没有战斗力,根本无法抵挡以打仗为职业的曹操正规军;一旦交战,刘备的军队尚可抵挡一下以求自保,但难民百姓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attachment=1708205] 因此,站在“仁义”的角度看,刘备如果真“爱民如子”的话,即便真的是大量百姓愿意追随,他也绝对不会选择“携民渡江”。古人早有谚语“小乱居城,大乱居乡”,意思就是说,小动乱老百姓躲在大城市里相对比较安全;但如果是大的兵灾战乱,老百姓还是躲进乡间山林中比较安全。刘备怎么说也是领兵的统帅,这样的常识怎么会不懂?“爱民如子”表现“仁义”,首先第一点就是要保证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但刘备“携民渡江”这一“仁义”之举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完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attachment=1708206] 这么看,刘备到底是“携民渡江”还是“挟民渡江”可就有待 考究了。那么究竟刘备“携民渡江”出于什么目的呢?刘备也不傻,带着百姓逃跑对他大大的有好处。首先一点,当时人口稀少,刘备曾这么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这句话就直接说明了刘备其实很清楚,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想要做大事首先要有人;此时带着大量百姓的话,其实就等于带着大量的“后备兵源”,这就等于为以后的东山再起做好了前期准备。[attachment=1708207] “携民渡江”第二点对刘备更有利,这么多难民百姓的安置问题。当时刘备的军队其实只能占小部分,难民百姓才是大部分;刘备带着这么多老百姓投奔江东,其实就是在逼迫“孙权”接纳自己。如果孙权不接纳刘备,刘备肯定带着这些百姓继续逃。但那时孙权就无形中变成了“不纳百姓”,世人就会说东吴“不仁不义,置百姓生死于不顾”;骂名一背,江东孙氏再无三国立足之地。[attachment=1708208] 如果孙权接纳百姓,毫无疑问就等于接纳了刘备,毕竟这些百姓是冲着刘备来的,没理由留下百姓赶走刘备。而此时如果留下刘备,不管怎么说,其实已经形成了名义上的“吴蜀联盟”;再加上诸葛亮的口才,孙权就是不想联盟也得联盟了。仔细看来,刘备的“仁义”是假;流芳百世的“携民渡江”也是刘备利益驱使的“伪君子”行为。难怪鲁迅先生这么评价“刘备似之长厚而似伪。”对于刘备“携民渡江”这一流芳百世的“仁义”之举,你又是怎么看的?[attachment=17082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