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暖心娘家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暖心娘家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17-10-28 12:17
      当“外来妹”成为“外来媳”,她们的世界会有怎样的变化?她们在上海生活得还好吗?这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跟踪型课题。最近的一年多来,笔者为了提供相关决策建议,来到吴根越角的金山区朱泾镇大茫村多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选择大茫村,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个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多年来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提倡传统美德。另一方面,村里目前有来自安徽、新疆、黑龙江等19个省份的外来媳157人、涉及家庭占全村1117户总数的14%;无论是地域之辽阔、还是习俗之差别,都构成了能否“入乡随俗”和适应上海竞争性发展的挑战。
    
      大茫村老支书钟孝铭和大学生村官徐吉,都曾多次和我交流思想。前者还是当地有名的乡贤,劳模等全国性荣誉称号齐全。他俩告诉我:为了探索外来媳们更舒心的家庭生活、更好地融入本地发展,并在创业就业、法律威权、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更具体的贴心关怀,多年前就成立了名为“暖心娘家”的外来媳联谊会。很受欢迎的有“温馨姐妹创业经”、“宅基姐妹议事堂”等公益项目,且在农闲、工余常走T台表演即秀一秀土布、秀一秀乡村农具、秀一秀老家民族风情……
    
      在大茫村的“学习培训示范点”,我曾遇到了一位来自河南信阳的外来媳肖其会。她生于改革开放元年的1978年,2009年下嫁大茫,如今有个7岁的男孩正就读镇上的小学一年级。她的模样和徐家汇的白领没啥区别,原先替人打工两年后,于2011年夫妇一起创业。她的家和生产洋娃娃的工艺礼品公司都在朱泾镇上,不仅有专门的设计师、还提供了15个就业岗位。问她产品卖给谁?答案让我很是钦佩———出口主攻欧盟,而且已经实现一年四季市场订单的常态化。
    
      聊到“入乡随俗”,她告知能听懂大约70%的上海话。再问她是否喜欢读上海的报纸,回答就让我很不理解了。原来她家里和办公室没有一份报纸,来沪之后9年间也从未读过上海任何传统报刊。我忍不住问她信息从哪里来?答曰来自微信和网络。我说那是碎片化的,这点她也承认、并说“信息常常还是前后矛盾的”。但旋即她就反问我———“上海的报纸一定要订阅吗?读了有啥好处呢?”
    
      这是第一次有人居然问我这样的问题!我迅速作出了反应———以《劳动报》为例说明“好处多了去了”!我循循善诱:“首先有经济新闻和上海动态,你可以全面了解市场态势;其次,有政策解读和先进人物报道,你可以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再次,有国际报道和跟踪分析,你可以经常性地了解你必须关注的欧盟;第四,有劳权周刊,这是作为经营者必须阅读的功课;最后,还有每周一的品位副刊,可以解你的乡愁以及满足你孩子读小学之后的课外阅读需求。当然,我是建议你的全家一起读读!这样,‘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精神生活就会更加有滋有味。”
    
      她被我说服了,一口答应“好好读一年、看看会有哪些收获”。让我蛮感动的是:那次交流后不久,肖其会就收到了徐吉代表大茫村党总支给她的暖心娘家礼物———《劳动报》。不过,才精读了半年多;她就有些收获了。“十一”长假过后,她和我说起这些收获:“一是掌握的信息权威了,日常可以告知小姐妹、及时地以正视听,同时在暖心娘家学习交流时也有了底气。二是劳权周刊的很多内容不只是对在上海的打工者有保护作用,对她老家的小微企业也很有启发,所以她也经常把有关内容告知老家的亲戚朋友。三是品位周刊确实很好看,常常图文并茂、值得收藏;也不只是乡愁,还有很多生动的正能量例子,读后很受鼓舞”。
    
      我为她的收获感到高兴,就问她还有啥建议呢?她告知的建议很有道理:希望能够增加点上海郊区和孩子教育的报道或文章;尤其是教育,更能吸引读者啊!




作者  王泠一

至尊狼王 2017-10-28 20:21
看来这些也是来之不易的。

天人地 2017-10-31 22:56
暖心娘家礼物,要值得去重视


查看完整版本: [-- 暖心娘家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