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 近日,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在京公布。“虽然我国儿童的龋病流行处于低水平。”卫计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称,“但龋患率却呈现出上升的态势。”
龋病,俗称“蛀牙”,是儿童口腔最常见的疾病。在两次调查的10年间,12岁儿童恒牙的龋患率上升了7.8%,达34.5%;5岁儿童乳牙的龋患率则增加5.8%,达到了令人担忧的70.9%。而另一方面,家长们的观念正向好的方向转变。5岁、12岁儿童龋齿中接受过充填治疗(即“补牙”)的比例分别为4.1%、16.5%,虽不算高,但相较10年前,也增长了近50%。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对“矛盾”?在家长日益注重孩子口腔卫生的今天,又有哪些“盲区”要一一扫除? 1 做到饮食控制: 对于低龄儿童,首要的是做到饮食控制。对于甜食和含糖饮料,家长相对了解其危害,摄入量、摄入频率的限制也往往较为严格。 但其实,孩子们每天所吃的每一种食物都含有糖份,能够致龋。因此,真正重要的是控制食物在口内留存的总时间。由此可推断喂夜奶后不刷牙、含着乳头或奶瓶入睡或者含饭等等都是不利于口腔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改变。 2 做好口腔清洁: 其次是做好口腔清洁。6岁是孩子能否独立刷牙的“分水岭”。在6岁之前,刷牙一般需要家长帮助。家长可以站在孩子的身后,用旋转打圈的方式(有别于改良巴氏刷牙法)为孩子刷牙,并让他们学习模仿,直至他们能够独立掌握刷牙的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1岁前的口腔清洁同样重要,将指套或纱布缠在手指上轻轻擦拭牙面就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牙刷,牙线是口腔清洁的另一“法宝”。它能有效去除相邻面的牙菌斑,预防邻面龋坏。使用牙线并非成人的“特权”,只要孩子乳牙已经“并拢”,即其间的缝隙消失,就建议开始使用。
3 适当地局部应用氟化物: 氟化物让牙齿表面的釉质不易溶解、更加坚固,从而抵御龋坏。其中,含氟牙膏是最常见、最安全的一种局部应用方法。至于其他手段,如涂氟等,可以根据儿童的易感程度来个性化订制。通过检测龋病活跃性,可将人群划分为龋高、中、低危三类。龋高危人群更易患龋,建议增加局部用氟的次数。 4 适时进行窝沟封闭: 牙齿咀嚼面的一些窝沟,因为容易“藏污纳垢”又不易清洁,常常成为龋病滋生的“温床”。窝沟封闭,则是预防窝沟龋的有力措施之一。但汪教授说,小小窝沟封闭,却没那么简单。 第一,什么时候做?一般来说,牙齿刚刚完全长出且还未蛀时,是最理想的时机。对于没有完全长出,但难以保持清洁(如经常食物嵌塞)者,提早窝沟封闭也不失为良策。 第二,所有牙齿都需要做吗?这有一个常见误区。在临床上,窝沟较深、对侧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的磨牙(即“臼齿”)才有窝沟封闭的需要。窝沟封闭这项操作有一定的技术敏感性,过浅的窝沟做了封闭,其封闭物容易脱落,反而吃力不讨好。 第三,做了就不会蛀牙了吗?并不是。窝沟封闭虽能防龋,但不可过度迷信。做了窝沟封闭并非一劳永逸,封闭剂脱落以及非窝沟的区域仍有龋坏可能。 5 早期发现龋坏: 龋病的发展过程,不是“质变”而是“量变”。因此,如果能早期发现,进而早期诊治,就能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关注“间隙”:间隙中的食物残渣极易导致患牙邻接面的龋坏,而邻面的牙体组织薄,龋坏进展快,易到神经,需要特别关注。 关注“白斑”:白色斑点的成因同样有多种,其中包括发育不全,即牙体组织形成的某些环节出了问题;还有则是脱矿,此时损害还停留于浅层,仍“有力回天”,通过有效的清洁或合理的氟化物应用,使其“逆转”为健康的牙体组织完全是可能的。 建议学龄前儿童三个月到半年,学龄儿童半年到一年,到医院做一次全面的牙科检查。 2
牙外伤 有些孩子生性好动,加之生活、交通方式的变迁,因此儿童牙外伤十分多见。其中,乳牙外伤常见于2~3岁,年轻恒牙外伤常见于8~9岁。
那么,假使意外发生,家长们能够做些什么?汪老师给出了她的应急“锦囊”: 首先,要先确定孩子的全身状况良好。 确定完毕后,若是牙齿撞断:即孩子的牙齿折断甚至牙神经外露,家长能做的就较为有限,即收集并简单清理牙齿的断片,尽快带孩子就诊。 若是牙齿撞掉:即牙齿完全脱落,乳牙脱落,家长不需要做什么,及时就诊,排除牙槽骨甚至颌骨骨折即可,而恒牙脱落,及早将其复位则是关键所在:在找到脱落的牙齿后,迅速用流水冲去表面的脏污(避免使用自来水,因其含有的氯化物会“杀死”牙齿根面细胞、影响后期愈合),即刻安回原来的位置。如果没有复位的把握,家长应妥善保存牙齿,如含在嘴里或浸泡在牛奶中(切忌擦洗、刷洗),在30分钟内带孩子前去就诊,最晚不应超过2小时。 3
错牙合畸形(牙合:左边为“牙”,右边为“合”,指咬合) 错牙合畸形是一类让家长和孩子都深受困扰的口腔疾病,可以是牙列发生问题(如“虎牙”),也可以是上下牙乃至颌骨的相互关系出现异常(如“地包天”)。
错牙合畸形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是先天因素:父辈甚至祖辈的错牙合畸形,都有可能通过基因遗传给孩子; 二是后天因素:除了龋病、牙齿发育异常(如多生牙、乳牙滞留等),口腔不良习惯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三岁以后,哪些习惯算作不良习惯? 1、口呼吸:口呼吸能影响到孩子的面容,还可导致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即常说的“小下巴”; 2、吮咬:包括吮吸手指、咬奶嘴或铅笔等,可导致开牙合,也就是上下牙无法完全咬合; 3、咬唇:包括咬上唇和咬下唇; 4、吐舌:正常情况下,舌体应微微上抬、舌尖轻抵上腭(即“天花板”),这能促进上颌的发育;若形成吐舌习惯,舌体前移、下移、位于上下牙间,上腭得不到刺激、发育得不到保证,就有可能出现上颌牙弓狭窄;吐舌是婴儿吞咽的一部分,但这一习惯若未随发育而消失,则应及时加以干预。 5、此外,还包括夜磨牙、偏侧咀嚼等。 错牙合畸形怎么防治? 汪教授认为,咬合诱导不可少。 所谓“咬合诱导”,可以理解为早期的“矫正”。传统矫正,通常从牙齿全都替换完后开始。但咬合诱导在牙齿发育时就能做,通过间隙的保持、不良习惯的纠正等矫正已出现的不良改变,引导儿童口颌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4
观念转换 汪教授认为,相比以往,大部分家长的口腔观念已有显著提升:“过去许多家长觉得乳牙蛀了、痛了不用治,但现在这样想的已经不多了。各种渠道的科普,让大家知道了乳牙‘存在即合理’。健康的乳牙能保证咀嚼功能,引导恒牙顺利萌出;而乳牙早失、龋坏,则可能造成间隙的丧失、恒牙的萌出异常乃至恒牙的发育异常。” 此外,家长的观念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方面?汪教授提出了几点: 1、对于孩子的口腔健康,需要注重,但不必过分焦虑:比如在牙齿萌出的过程中,牙龈有时会出现局限性的肿胀,这可能是萌出性龈炎或萌出性囊肿,需及时就诊;但若家长过分紧张,反而容易把焦虑的情绪带给孩子,造成他们就诊时的不配合。 2、早期矫治不能“一刀切”: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原因很多,以“地包天”为例,虽然表现相似,却可能有不同成因:若只有牙齿的排列改变,则称为“牙性反牙合”,这样的情况早期矫治效果佳,若是已经涉及到骨的改变,称为“骨性反牙合”,骨性反牙合中,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地包天”,也应早期矫治,且效果较为良好,而下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地包天”,则早期矫治效果不佳,多数仍需成年后配合手术矫正畸形。由此可见,早期矫治应当“分类讨论”。 3、全麻下牙科治疗高效安全:在今天,牙科全麻技术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也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无法配合治疗、有较多患牙需要治疗的孩子。它高效,便于儿牙医师一次性完成所有治疗,减少了孩子的心理创伤,也节约了家长的时间成本;它安全,只要有一支完善的团队,就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