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几个生活中最容易犯的饮食常识性错误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几个生活中最容易犯的饮食常识性错误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17-09-28 08:04
       风险因素:盲目排斥食品添加剂
  不含食品添加剂并不等于食品是安全的
  说起食品中的添加剂,很多人还会有“谈虎色变”的感觉,近年来频发的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事件,让大家出现了一种看法:一切的添加剂都是坏的。实际上,食品中添加和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生产的需要,对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证食品供应,繁荣食品市场,满足人们对食品营养、质量以及色、香、味的追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现代食品工业不能没有食品添加剂。目前,国内外均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建立了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和安全性评价法规制度,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
  一些不法企业混淆了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界限,将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如孔雀石绿、苏丹红等)都称为添加剂,将添加非食用物质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归结为滥用食品添加剂,加深了大家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甚至盲目排斥一切食品添加剂,一味迷信看似无任何添加的现挤牛奶、土蜂蜜等所谓的“原生态食品”。
  由于未消毒、灭菌处理,这些“原生态食品”极易成为微生物的培养基,环境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真菌以及源于动物体的布鲁氏杆菌、结核杆菌等都有可能存在于食物中。而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反而不利于食品的保存和营养口感,保存时会逐渐产生微生物细菌,安全风险更大。
  风险因素:忽视食物中的过敏原
  部分人群会对某类食物的某些成分发生过敏反应。食物过敏可能表现出许多症状,通常累及呼吸道(急性鼻炎、呼吸困难、咳嗽和喘鸣)、皮肤(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瘙痒、麻疹、皮疹、面部潮红)和消化道(呕吐、疼痛、腹泻)。
  世卫组织估计,有1%-3%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患有食物过敏症,这一人群虽然是少数,但考虑到严重的食物过敏可以致命,国际上要求在食品包装上标示过敏信息,以提醒消费者。所有致敏性食物中,最常见的有鸡蛋、牛奶、海鲜。其中,对鸡蛋过敏的人最多,其次是牛奶。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中,鼓励企业在食品标签上自愿标示过敏原信息。
  避免过敏反应的唯一有效方法是避免吃这些含有致敏物的食物。在配料表中用易识别的配料名称直接标示出致敏物质,如牛奶、鸡蛋粉、大豆磷脂等。在邻近配料表的位置表示“含有……”“可能含有……”“可能含有微量……”“本生产设备还加工含有……的食品”等信息。建议有家族过敏史或者既往有过敏经历的人群在选择食物前仔细阅读食品标签。
  风险因素:不按包装说明储存食物
  看保质期的同时,别忘看看保存条件
  购买食物时,我们都会注意保质期。但保质期是有保质条件作前提的,食物只有在某种状态下才能达到标示的保质期。
  以速冻食品这种对保质条件要求较高的食物为例,通常包装上的说明显示,在-18℃条件下可保存3个月。也就是说,只有出厂后一直保存在-18℃条件下,才能保证食物在3个月之内不变质。这是因为在冷冻条件下,微生物基本上不会繁殖,但口感、风味还在慢慢变化,脂肪会缓慢地氧化,维生素也在缓慢分解。
一般来说,温度越低,产品品质保持稳定的时间就越长,反之就比较短。-18℃下有3个月的保质期,并不意味着-8℃也能保存3个月。超市的冰柜往往是敞开的,温度不可能一直在-18℃。买回家的路上,环境温度升高,产品虽然没有完全融化,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回到家里,普通冰箱的冷冻室很少能维持恒定的-18℃,如果其中储存了很多食物,就更难达到这个温度,有的甚至只有-8℃左右。在-1℃至-8℃之间,食物中的很多维生素损失会相当快,新鲜度也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再以饼干这种淀粉类食品为例,保存条件要求阴凉干燥,如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就容易受到氧化,改变饼干的性能,容易变质。所以,购买食物时,除了要看看包装上的保质期,更要看保存条件,如果是速冻食品,最好选购刚出厂的,最好是一个月之内的产品。越是含油脂比较高的食品,如饺子、汤圆,越要注意新鲜度。
  风险因素:朋友圈里的“私人订制”食品
   “朋友圈食品”问题多,安全性很难保证
  自家做、手工制,从面包蛋糕、小龙虾、酱料、小零食、腌菜、减肥食品,微信朋友圈网购自制食品是一种趋势。为了让购买者放心,微店店主们会不时地在微信上发布自己去采购食材、制作过程、成品等图片,并配上文字介绍过程和心得,增加亲切感和可信度,消费者获取售卖食品的途径只有店主的自我描述和朋友的广告语。
  近一两年,网购自制食品经常被曝光,如使用变质过期食物原料,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堪忧等触目惊心。一些出自小厂家的减肥食品为了达到宣称的功效,非法添加化学成分。今年3-5月,在北京市食品药品稽查总队联合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开展的打击互联网食药违法犯罪的“净网行动”中,就有40个宣称“改善免疫力”、“减肥”等功效的食品、保健品被检出含有非法添加物。
网购自制食物多出自家庭作坊,存在多方面的安全问题。产品原材料的优劣无法溯源。正规食品加工企业要通过采用动态杀菌技术、危害因子拦截技术、双核臭氧杀菌设备,合理设置生产工艺,才能预防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杜绝烘焙食品的微生物超标问题。家庭作坊般的朋友圈食品却并不具备这些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在流通环节,由于混合配送,存在污染的高风险。销售过程没有发票、单据,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维权也相当困难。


远飞的孤雁 2017-09-28 11:09
学习了。有些知识还之前真的不太明白。

wcg112233 2018-05-03 17:50
现在的很多零食混淆了食品添加剂最好是不要吃为好

沙漠之虎 2019-08-01 00:13
主要是一般都不会注意这些东西


查看完整版本: [-- 几个生活中最容易犯的饮食常识性错误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