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17-09-25 13:25 |
[attachment=1694165] 纵观三国历史,最精彩的还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两次交锋。其一,大摆空城计。司马懿在马谡失守街亭这一重要战略要地之际,乘势率大军向西城蜂拥而来,而这时诸葛亮却是无兵可用之时,危机之中生出一计,将城门大开,让士兵扮成百姓清扫街道路,而自己在城楼之上燃香抚琴,司马懿认为城门大开必有诈,便将兵马退去。其二,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带领大军追赶蜀军,在五丈原遇到诸葛亮的木像,误以为诸葛亮没死,又中诡计,急忙撤退。[attachment=1694166]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两次交锋,都是因为司马懿的心理压力所导致的,可是在司马懿的遗言中我们却可以看出,他并非害怕诸葛亮。司马懿的遗言是这样的: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意思就是说,我在魏国当官当了很多年,掌管军政大权,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我有二心,我时常感到恐惧。由此可见,司马懿并非害怕诸葛亮,而是畏惧人言。[attachment=1694167] 司马懿是魏国的功臣也是重臣,先后辅佐了魏国三代皇帝,尽管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勤勤恳恳,恪尽职守,但是曹操还是看出司马懿那颗不甘作为人臣的心,一直小心提防着他对于皇权的干涉。而在后来两次皇权的更替中,司马懿更是时刻谨慎,只是尽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害怕自己一念之差就丢掉性命。[attachment=1694168] 诸葛亮足智多谋,不出茅庐便三分天下,在三国后期,能与司马懿一较高下的也只有诸葛卧龙了,或许司马懿真的是假装战败的吧,毕竟只有诸葛亮的存在,才能使他在谣言四起的魏国有了立足的条件,如果过早的将蜀国击败,那么魏国肯定会第一时间想尽办法,铲除这个功高盖主的权臣。司马懿可能早已看透了这一切,才会选择在两次对决中不战而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