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7-09-11 15:38 |
今日,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有关PURE研究的两篇论文,一下子摇身一变成为的各大公众号争相蹭热点的网红文。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呐喊,医学界、营养师界、健身界争议此起彼伏,再度引发爆点! 爆点1:多吃肉能减肥、还能远离死亡? 爆点2:多吃主食死得快? 爆点3:颠覆认知,推翻以往膳食指南? “吃肉减肥”的前世今生 实际上,所谓的“吃肉减肥法”并不是最近才兴起的新生观点。 观点的提出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心脏病学家罗伯特·阿特金斯(Robert Atkins),就提出了这种饮食方法的畅想。他的依据是,认为碳水化合物会被身体转化成脂肪储存,蛋白质却不会,而这种饮食方式能极大的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这就是一度风靡世界的以吃肉减肥闻名的“阿特金斯营养法”。
观点的发展 同样,英国营养学家约翰·尤德金(John Yudkin)认为:糖比脂肪更易引起肥胖、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甚至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结论也曾表示,阿特金斯的低碳饮食法可以替代低脂饮食法,并且对油脂和血糖平衡的控制效果更为明显。 其后,英国政府宣布对含糖饮料征税,美国官方的膳食指南也针对每日糖摄入量上限,对于“着重吃肉”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发展的转折 然而,接下来一系列负面报道又让这个似乎无懈可击的“吃肉减肥法”受到不断抨击。 例一,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报道,纽约一名40岁妇女通过阿特金斯减肥法第一阶段,在一个月之内减去了9公斤,后因呼吸困难、恶心及呕吐不止紧急入院,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她酮酸中毒,肝脏内积存的酮酸达到危险的高水平,后来她恢复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和输入葡萄糖后,身体逐渐康复。 其原因是她因过分要求快速减重,导致过长时间使用阿特金斯法的第一阶段,这对人体是不健康的。 例二,美国男子乔治·戈龙2001年开始使用阿特金斯减肥法。在此之前6个月,他曾经做过心脏检查,显示他在今后5年内发生心脏病的几率低于4%;他的胆固醇指数为 146,属于正常范围。 使用该方法2年后,即2003年10月,乔治·戈龙突然感到胸闷且疼痛难忍,经检查发现,他的一根主动脉的99%已被堵塞,不得不做心脏支架手术才保住性命。而他的胆固醇指数更是攀升至215,即使通过治疗,也还是在209的高位徘徊。乔治·戈龙立即停止了阿特金斯减肥法,他的胆固醇指数马上恢复了正常。
如今的现状 曾经,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篇评审研究报告认为,低碳饮食法没有新陈代谢优势,而且由于感到乏味,减肥者只是进食了更少的热量。 后续的研究结果均质疑其长期的有效性,显示阿特金斯减肥法可在短期内导致体重显著降低,血压、血糖、血脂都下降。且长时间食用高单位蛋白质摄取可能会造成肝、肾负担。因为低淀粉、高蛋白质摄食会在体内产生较高酮体,进而加重肝脏与肾脏代谢负担。 看得到的未来 阿特金斯营养法≠你可以暴饮暴食,这可能会比节食控制更为严格更为辛苦。尽管阿特金斯减肥法不强制限制热量或明确蛋白质限制,但阿特金斯博士在书中指出,这个方法“不是暴食的许可证”。阿特金斯营养品公司研究和教育部主任科莱特·海默维兹(Collette Heimowitz)说,“媒体和阿特金斯的竞争对手往往耸人听闻地把该饮食法简化为‘吃牛排吃到饱’的饮食法。这绝非事实。” 阿特金斯声明,如果减肥者太胖,入门阶段可能会长达几个月的时间。然而,入门阶段只是让身体适应脂肪,治疗对食物无限制欲望的阶段。为减缓体重减少,要逐渐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并增加更多得到认可的食物(浆果、更多乳制品、坚果等),不过碳水化合物量明显低于美国食品卫生安检标准(USDA)。一旦达到减肥目标,碳水化合物量就再次被增加到平衡状态,这时体重既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碳水化合物量也许低于USDA标准,也许不低,这要根据个体的新陈代谢、年龄和他们的运动量而定。 如何判别营养、健康消息 实际上,任何研究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假象结论之后 ,也是需要大量的科学实验去进一步论证的。
倘若真的去仔细读过这篇文章开头所说的网络红文,那么会发现,随着不同脂肪、脂肪酸种类的供能比,总死亡率或者主要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不呈现直线相关,仔细观察这些不规则的曲线还会发现在膳食指南的推荐范围内全因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病死亡率随着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上升并不显著。 当然,这篇网红文主要爆点之一就是发现饱和脂肪酸供能在9-13%的这些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和中风风险下降了。既往倒是也有少量试验发现了类似的结果,不过更多高质量的证据还是支持饱和脂肪酸的危害。何况在该网红文里,作者早已于论文中注明该研究不能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法提供支持依据,他们表示在体力活动的情况下需要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来满足短期能量需求,因此适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比如50%-55%可能比极高或者极低的比例更合适。 而我们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国人的平均碳水化合物供能约为55%,刚好符合论文作者所推荐范围的即50%-55%。然而,日常生活里鼓吹“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所宣传的一般是碳水化合物供能都在30%以下。 那么作为一名普通人,我究竟应该相信谁?或许真的需要未来的更进一步更科学准确的探究才能解决这些疑惑,毕竟任何科学研究都有其局限性。或许是时候抛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做一名多求证、多存疑、不盲从的理性公民。 怎么吃、吃什么更科学 不管吃肉是不是能减肥,首先就是必须抛弃“哇!好开心,我能肆无忌惮地吃牛排、羊腿、猪肉、鸡翅吃到饱,还能不得病,再也不用吃米饭啦”这种不羁放纵爱吃肉的观点。
多吃水果、蔬菜和豆类 网红论文里提到蔬菜水果、豆类摄入与非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降低有关,每天吃375-500克的水果、蔬菜和豆类的可获得最大益处。这与既往的不管是WHO还是中国或者美国的膳食指南一致,都是建议多吃蔬果及豆制品的。 清淡饮食≠不吃油 饮食指南中所说的“少油”,是针对目前许多人脂肪摄入量已经很高的现状而言的。欧美膳食指南推荐“少脂肪”,也是因为脂肪摄入量过高。 但是,“少”并不代表“越低越好”,脂肪本身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的烹饪用油控制到25~30克,加上食材中自带的油脂,就是比较合理的范围。而对于经济条件贫困落后、物质不发达的地区人群,“高脂肪”的食品反而可能更为推荐。 碳水化合物要分类 需要注意的是,同是碳水化合物,糖、精制淀粉、粗粮和膳食纤维对于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糖和精制淀粉应该尽量控制,而让蔬菜、水果和粗粮这些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食物来替代原本碳水化合物的份额,或许更为健康。 希望看完本文的你,不仅能吃的健康,还能拥有一副好身材,更能拥有从纷繁复杂的健康资讯中抽丝剥茧、理性思考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