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17-08-12 18:33 |
1958年7月20日,河南省洛阳市西郊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在无数好奇目光的注视下,一辆大红颜色的“大个子”,披红挂彩,拖着宽宽的履带,缓缓走出厂门。 相比围观群众的好奇,工人们则显得更加激动和自豪,他们手舞红旗,欢天喜地跟在“大个子”身后,还有人不时抹把眼泪:他们的“孩子”——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终于诞生了!
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开出厂房时的盛况(网易汽车)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还有人记得当时的盛况。人们的激动和自豪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这个“大个子”的出现,我国几千年耕田依靠牛的历史被改写,农业机械化的序曲被奏响! 这辆有着重大纪念意义的拖拉机被送给洛阳新唐屯,这个村为一拖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 为了迎接“大个子”,新唐屯村人喜气洋洋地换上新衣,扶老携幼,敲锣打鼓,仿佛迎接远道而来的英雄......
东方红拖拉机制造成功,中国进入了“耕地不用牛的时代”(网通社) 拖拉机长啥样子,好多制造者都没见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当时我国有80多万个村庄,还在以人作牛耕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中央政府咬紧牙关从国外进口的2.8万台拖拉机,光是支援全国重点农场都远远不够。于是,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我国就把设计和建设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一下简称“一拖”)提上了日程。 1953年7月12日,中国一拖筹备处建立;10月,筹备处代表在莫斯科与苏联正式签订《拖拉机厂初步设计审批议定书》;11月,筹备处副主任杨立功被任命为一拖的厂长;1954年2月,在毛 泽 东主 席的指示下,国家计划委员会发电文,正式决定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厂址选在洛阳市的涧河西部地区! 于是,来自东北、上海等地的上万名的建设者相应号召,齐聚洛阳。当年春天节,时任武汉新华社中南总分社办公室主任的苏远“听了这些新鲜的伟大任务,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洛阳。” 虽然,在去洛阳前,他还没有见过拖拉机什么样。 四个轮子能走就是拖拉机? 苏远的经历绝非个案。拖拉机到底长什么样?它的功能都有哪些?在当时技术落后、信息闭塞的中国,这些问题很多人并没有答案。 1958年的一个上午,在一拖厂前广场上,一群人推着一辆4个轮子的“怪物”,向一拖人示威:“我们小厂都已经生产出拖拉机了,你们大厂为什么还不生产拖拉机?” 这是洛阳一个修理厂用发动机装了四个轮子,拼凑出的需要人推的“拖—拉—机”。 在那个大跃进的浮夸年代,如果没有严谨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闹出这样的笑话,生产出这样的怪物不足为怪。但是,一拖人的脚步坚定而扎实! 一拖建设早期,从专家指导到技术骨干培养,从厂房建设到精密设备制造,都得到了苏联方面的全力支援。 但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大批工装设备不能到位,工人们只能加班加点用更多的实践弥补经验的不足。他们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次日凌晨1点,然后集体睡在厂房内,这样的奋战曾持续半年之久。 1978年7月20日,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被工人们用铁锤敲敲打打制造出来,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地盘车间正在装配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图源见水印) “东方红”名字的来历 事实上,新中国第一辆拖拉机到底叫什么好?这个问题让很多一拖人,洛阳人乃至全国人民纠结了很长时间。 从最初一拖工程师取的“D·T·54”到机械部提名的“铁牛” ,再到洛阳市提出的“龙门”和“白马”,一拖人都觉得还不够满意。
“白马牌”也曾为一拖制造拖拉机的热门待选商标(图源见水印) 直到那一天,一首熟悉的陕北民歌在厂区内回荡: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 泽 东…… 东方红!这个响亮而意义深远的名字经长办领导提议,立刻得到了全长职工的认可,并出现在一拖生产的所有拖拉机车头上。
“描金”是当时东方红拖拉机生产的一道特殊工艺(人民政协网) 它被印在了人民币上 1959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一拖,他对工人师傅们说:“你们要记着,你们是‘中国第一’啊!要出‘中国第一’的产品,出‘中国第一’的人才,创造‘中国第一’的业绩!” 一拖人没有辜负周总理的期待。 1959年10月31日,一拖的工程验收鉴定完成;1964年底,第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并全面达到了原设计的生产能力;当时,全国机耕地60%以上的耕作任务都是由东方红拖拉机完成的! “东方红”拖拉机是那个时代“农业机械化”的代名词。1962年版的第三套1元面值人民币上,一位女青年驾驶东方红拖拉机的英姿让人印象深刻。
一拖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上了1962年版第三套1元面值的人民币。(网络图)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过去,第一台压路机、第一台军用越野汽车都在一拖相继诞生,一拖也走出国门,累计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各类产品数万台。 1958年7月20日的那个“第一”,和一拖创造的更多“第一”一起,都已成为新中国富民强国历史上浓重的一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