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后南方人的眼里,粽子是又粗又长又难看的,肥肥的糯米里面裹着一团肥肉,吃起来肥腻又香糯,这个味道伴随着整个童年,难以忘记。
小时候,这些糯米粽子是用绳子切成一节又一节,然后站着白糖吃,富有嚼劲又抗饥,有时候吃了一条粽子,一天都不会饿。这是我们80后南方人关于端午最直接的记忆了。
父亲在端午节这天清理草坪,采摘一些菖蒲、艾草等等,南方的天气热,往往会光着膀子干活。这在农村见怪也不怪了,父亲的笑容是最慈祥最心化人的。
母亲准备粽子的同时,也会增加农村里其他的土菜肴,比如红薯叶子。
接下来就是粽子准备工作了。现在大部分人都是富裕起来了,粽子的花样也特别多,比如咸蛋黄。
除了咸蛋黄,还有各种可爱又美味的食材,它们全是粽子的佐料,看起来就很让人饥饿。
不过,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见识多了,不少南方人开始把粽子做小做得精细化了,比如这个三角粽子,小巧又好拿,一次性能吃完。
不过,我的故乡还是延续了原来的传统,也是母亲最拿手的,又粗又长又难看的粽子。这些粽子做好之后,需要熬上一天的柴火,方可煮得香糯入味i
煮熟了之后,粽子要拿到冷水里降温,不然真的很烫嘴。
当然,母亲和邻居也会做很多便携的粽子,带在路上也暖暖的,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