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17-05-28 08:01 |
导读:54岁的老李是一位长途汽车司机,由于职业关系,长期饮食不规律,一早起来跑车,早餐能省就省。这几年他的上腹部总是隐隐作痛 ,以为是胃病,自己吃胃药也不见好转,终于下决心去医院检查,这一查竟查出了300颗大大小小的胆囊结石。
当下,养生是中老年人热衷的话题,护肝脏、养脾胃、保心脏等广受关注,可很少有人说起胆囊的保健。这就导致我们身边类似老李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医学专家认为,约有20%的人都有可能患上胆结石,代谢紊乱是形成胆结石的因素之一,男性胆结石病情往往比女性严重 。目前,临床上胆囊结石的病人大多是胆固醇型的结石,占全部胆结石患者的70%左右。其病因都和饮食结构有关,可以说是吃出来的结石。许多人因持续过多摄入富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破坏了胆汁成分的平衡,致使胆汁中的胆固醇过度增加并凝固。胆汁中的胆固醇通常是被包含在胆汁酸和磷脂质中,溶解在液体里。当胆固醇过度增加后,剩余的胆固醇无法溶解,便会结晶;还有一种情况,有人突然减少饭量或不吃饭,比如以节食来减肥。这样就使得身体的能量严重缺乏,于是体内的脂肪就自行补给,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 ,胆囊内胆汁聚积,也很容易患上胆固醇结石。 不可轻视“胆”的作用 胆囊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胆囊是存储胆汁的器官,肝脏每日可分泌600~1000毫升胆汁(胆汁的成分主要是水分,还含有胆盐,胆酸、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等物质),胆囊可将其浓缩 4~10倍。当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物经过十二指肠时,通过神经系统反射引起胆囊收缩,浓缩的胆汁经胆管排入肠内,通过胆汁、胰液的进一步消化,蛋白质、脂肪分别分解成氨基酸和脂肪酸,由血液运送至肝脏转化后,再运到人体细胞、组织中,进一步利用、代谢、转化。胆汁也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的意义。胆囊位于人体右肋骨下肝脏后方,梨形囊袋构造,分底、体、颈、管四部;胆囊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 中医有五脏六腑之说,《黄帝内经》说“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所以”是“用来”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只是用来藏精神、血气、魂魄的,“藏而不泄”,它只负责藏精。而人体食物水谷的运化则完全依赖于六腑,六腑指的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这点很重要。《黄帝内经》给六腑的定义是“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化水谷”指六腑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消化和吸收,可以让津液运行起来,进行分泌和吸收。吸收完成以后,由五脏来收藏。五脏“藏而不泄”,表明五脏为实,六腑为空。对于人体来说,是“空”重要,还是实体的东西重要?很多人肯定会认为是实体重要。五脏的心、肝、脾、肺、肾,难道不重要吗?它们当然非常重要。
有位老中医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用老子曾经举过的一个例子阐明了五脏六腑对人体的重要性。老子说:一间屋子里有门、有框、有屋顶、有墙壁等。老子认为,房间里边的空间——这个“空”是最有用的。因为住房子,最终要用的就是这个“空”,而那些地基、窗户、门,它们是实体,就放在那儿,人真正要用的是它的空间 。老子强调了“空”比那些“实”有用,且更重要。这个例子浅显易懂,如果没有六腑的运化过程,五脏什么精都收不上来,还有什么东西可藏?人体正是有了六腑的运动,整个气机才得以运转起来。
那么六腑运动的始发点在哪里呢?《黄帝内经》又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如果我们把人体比作一辆车,其中心脏就是车的发动机,肾精如同油箱,胆囊就是那把车钥匙。人体要是没有胆作“决断”,体内的阳气就生发不起来 。固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再换个角度说,心脏这个“发动机”想要运转起来,要看肾精足不足,肾精不足,心脏就会持续出现早搏,人会觉得心慌、胸闷;肾精不足,敛藏凝聚的功能就会减弱,生发之气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人就很容易出现轻浮、不稳重,并对事物不能给予正确的决断。譬如有人在回答不出问题时,会心慌意乱,头皮发痒,并不自觉地去挠头搔痒。这就是不能被敛藏的虚火上逆于头部所致,而痒的部位就是胆经在头部所循行的路线。
胆主生发,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1点)是胆经生发的时候;胆是少阳之火,阳气在胆经当令的时候,虽然很小,却起到一个很了不起的作用,就是可以交通“阴阳”,它能将汇聚的精气通过“枢纽”的作用生发传导,而后由“心”输布四方。
影响“胆”运动的因素 胆囊的运动规律正常了,胆汁的排泄和储存便得以有序进行。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胆囊的运动? 从胆囊的生理现象来看,胆囊的运动是受体液和神经的双重调节。在调节过程中,有的因素使胆囊收缩、增加胆汁的分泌排泄,有的因素使得胆囊舒张和减少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当人在进食后,蛋白质水解产物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一种胆囊收缩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胰腺腺泡分泌各种消化酶 ,并促使胆囊收缩,排出胆汁;迷走神经兴奋也会引起胆囊收缩和 Oddi括约肌舒张,但要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就使得胆囊舒张。 由此可见,胆囊收缩和舒张完全受制于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情绪。现在得胆囊病和胆结石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综合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第一,人的生机受到压制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状况不好,总是感觉郁闷或者压力太大,就会使得他的气机提不上来,这样他会感觉更压抑、更焦虑。人的生机被压制,少阳之气不能起来,就会影响到胆的生发,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去观察得胆结石的人,可能他表面上会很快乐,但是他骨子里肯定有许多让他自己非常苦恼的东西,而且那些东西他总是解不开,在心里形成了很大的心结。 第二,长期晚睡比如有一些文字工作者,本来就很辛苦,自己又经常晚睡,从来不知道睡子时觉,基本是过了半夜一点才睡 。这种人会过分地耗散自己的少阳之火,逐渐使自己的胆经出问题,导致胆囊有毛病。所以工作不管怎么忙,即便不能保证每天晚上都在十一点之前睡觉,那么起码一周之内要有两天在十一点之前入睡。从西医的角度讲,夜里十一点到一点是人体的寿命激素——褪黑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如果这个时段没有很好的睡眠,对人体以及自身寿命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第三,饮食不节饮食和胆汁的分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长期暴饮暴食,就会增加胆或者胆经的负担,导致胆囊产生一些病变。还有就是经常性不吃早餐,一般来说,人体进餐后,胆囊收缩,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胆固醇就不会存积沉淀。但是如果早上不吃东西,胆汁酸正常的循环机制就会被打乱,在没有进食的条件下,胆汁酸无法排出,也无法充分溶解胆固醇,从而导致胆固醇的浓度增高,发生沉淀。尤其是早晨,人体经过睡眠并且十几个小时没有进食,胆囊里的胆汁最为浓稠,此时不吃早饭,胆固醇更容易沉淀结石。这和盐水中水分减少便会析出许多小盐晶的道理相似。
活络经脉“胆”气生发 现在的人谋虑的事不少,却很少去决断。这是由于肝胆不调和所导致。“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改善肝胆的功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经常敲胆经。 有些人经常会感到口苦、偏头痛、坐骨神经痛等,其实只要了解,并仔细观察分析后,就会发现有症状的地方都是胆经循行的路径。胆经是人体循行线路最长的一条经脉,它从人的外眼角开始,沿着头部两侧,顺着人体的侧面向下,到达脚的第五趾和第四趾,几乎贯穿全身。人体的五脏六腑十一个脏器都取决于胆气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人体状态才会很好。所以要想更好地让它发挥作用,就要利用好胆经。胆经顺畅了,人体才能吸收更多更好的营养。 胆经在人体的侧面,拍的时候从臀部开始一直往下就可以了,每天拍够300下。如果拍完胆经后,人反倒失眠了,不要担心,这是因为胆经和三焦经都是少阳经,其实是同一条经,在手臂上是三焦经,在腿上就是胆经,拍完胆经头痛失眠的人,通常是邪气被赶到三焦经了,若再拍拍三焦经,不适感就会得到解决;还有的人拍胆经后发现腿外侧出现淤青,这也不要担心。这是因为你的胆经不通畅的缘故,只要接着再拍,淤青就会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