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17-05-21 11:31 |
巴蜀传统村落,是指古代巴蜀地区保存下来,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至今为人们服务的村落。它承载着巴蜀文明的历史遗存,维系着巴蜀文化的根脉,是人、物、历史与传统文化的高度统一体。巴蜀传统村落的保护,对于推进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巴蜀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促进巴蜀地区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文宗自古出西蜀。”巴蜀历代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结合传统村落的保护,实施名人工程,让名人接地气,为乡贤传美名,往往事半功倍。古代乡贤致仕还乡,著书治学,修身育人,风化乡闾,起到了涵养文气、集聚人气的作用,客观上强化了巴蜀传统村落的根基。此外,实施名人工程,也应该发挥现代乡贤的作用,包括德高望重,为家乡作出贡献的乡贤乡老,以及从传统村落走出去,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名流,请他们为传统村落保护献策献力。尊重和礼聘乡贤,争取乡贤返乡,重构传统乡村文化,也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有效方式。
乡村匠人是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本质是掌握了一技之长的农民,对于家乡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因为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越来越逼仄,匠人群体的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巴蜀传统村落保护,难点也在非物质文化空间的重构。留住匠人,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地保护,原味展示,活态传承。通过大数据、大旅游,传播匠人文化,弘扬匠人精神,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匠人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巴蜀传统村落的活化,关键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在传统村落的余晖里,执着的是匠人,出彩的也是匠人。
农民是传统村落的主人,为了生计,农民向城市的流动,被看作现代社会变迁的缩影。随着“三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返乡创业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在传统村落创业,要建立保护性生产基地,突出生产的环保目标,加强农民的培训、指导与互动。鼓励农民开发生态产品,发展绿色经济,鼓励科技人员下乡,产研结合,培育“生态链”“少耕链”“新型产业链”。农民也是传统村落的守护者,不能忽视农民保护传统村落的力量。在四川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一个宋姓农民家族,800年世代守护南宋抗金名相虞允文墓,忠义可鉴日月,信诺重于泰山,令人肃然起敬。推广传统村落村民自治,是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手段。此外,也要鼓励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形成由内而外的、缜密的传统村落保护之网。
传统村落保存几百年上千年,没有文运文脉是办不到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从国家的高度,指出了文化传承之本。结合巴蜀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流变,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巴蜀传统村落的文运文脉:一是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即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道家的上善若水、大智若愚、虚心纳物、道法自然,释家的惜缘、慈悲、包容、静心等方面,探寻传统村落选址、布局、传承、发展的思想脉络。例如四川阆中天宫院村九龙捧珠的布局,蓄积天地福运,显然受到传统风水观的影响。二是建筑形态的文化肌理,包括台、柱、门、窗、墙、梁、檩、檐、瓦等建筑细节所体现的文化层次与内涵特征。例如重庆綦江永乐村的王爷庙、观音阁等历史建筑风貌,就受到川黔盐道历史地理变迁的影响。三是非物质文化的遗传基因,主要表现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历史文化脉络。例如达州通江县的梨园坝村,数百年耕读传家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到聚族而居的马氏家族血脉传承的影响。
巴蜀传统村落保护,也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有机组成部分。巴蜀传统村落,不少分布在高山峡谷间,曲径通幽处,揽日月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巴蜀传统村落保护,也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体系。通过生态建设,夯实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通过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的保护,深化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内涵,其目的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宋代文豪苏轼的一首《满庭芳》,唤醒了万千巴蜀游子的乡愁:“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令苏轼魂牵梦萦的是故乡的岷江与峨山。而在他所处的宋代,岷江还被视为长江的正源,峨眉山也是川南当之无愧的生态屏障。这看似巧合,却蕴含着一个道理: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传统村落,才能留住和寄托我们的乡愁。
巴蜀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并不平衡,在川西、川南、渝中以凝聚型分布为主,形成彼此联系的传统村落区域。著名作家、艺术家冯骥才把建立古村落保护区作为传统村落保护的新方法,并作出如下界定:“古村落保护区,又称‘古村落群’,就是将一定区域内形态相同、人文相关的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形成一个家园化历史群落。”在川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这种保护方法符合历史实际且行之有效。例如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就有中查村、大城村、大寨村、苗州村、下草地村、大录村、东北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了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传统村落保护区。巴蜀传统村落保护,应该在政府主导下,整合资源,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区建设。而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区,对于那些具备一定历史文化资源,却没有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的保护,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川渝以东、川北入陕地区,传统村落以均匀型分布为主,有的依水脉而蜿蜒,有的随山脉而起伏,还有的沿古官道、古商道、民族走廊分布,与古道、古驿、古寨、古镇相伴生,有着美丽的风景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四川雅安名山县的朱场村、荥经县的新添村、汉源县的民主村、天全县的红星村等,沿茶马古道分布,多为明清时期的古驿站、幺店子,完全可以将它们贯穿起来,可以形成保护的文化线路,也可以打造旅游的精品线路。建议地方政府联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开发传统村落保护线路,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随着保护的不断深入,建议向东部三峡库区、西部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纵深发展,结合民生工程、扶贫工程,促进传统村落之间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动与共享,让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深入民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