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17-03-23 07:38 |
幼儿咳嗽时有发生,一些宝宝咳嗽时感觉喉咙有痰,咳个不停,但总是痰咳不出。爸妈看到宝宝咳得小脸通红总是心急如焚,希望能最快地减轻咳嗽,解除痛苦。
此时,宝宝咳嗽的治疗除了按医嘱规律用药外,还有一个家庭护理的法宝就是“拍背”。
为什么要拍背?
痰是由气管、支气管和肺泡所产生的分泌物。成年人的气管、支气管里的纤毛系统有很好的清除功能,可以将异物和过多的分泌物以痰的形式运送到主支气管里,并刺激人体产生咳嗽反射,将痰咳出。
而婴幼儿这种能力很差,这时就需要家长帮他拍背,通过振动肺脏,帮助痰液排出拍背排痰是通过胸壁震动气管,使附着在肺、毛细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并通过体位引流,使分泌物到达支气管、气管,最后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拍背手法
拍背的手应微微蜷起,形成中空状,利用腕力快速而有节奏叩击背部,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的拍背才能有效。
帮宝宝拍背的体位
① 可以竖抱宝宝,让宝宝的前胸部靠在家长肩部,头部微微前倾,面向家长后背部。
② 宝宝坐在家长腿上,家长一只手环过宝宝腋下固定,让宝宝身体前倾。
③ 让宝宝趴在家长腿上,头朝向下,使宝宝呈头低臀高位。
拍背的顺序
由下至上、由外向内。婴幼儿的背部窄小,拍打重点在两肩部位。
拍背幅度
以手掌根部离开背部3-5厘米,手指尖部离开背部5-10厘米为宜。(患儿舒适,无哭闹)
拍背时间频率
持续3-5分钟,频率要快,120次/分钟以上,如果能再拍快一点更好。婴幼儿每次拍打时间2-3分钟。
拍背最佳时间
是清晨起床后,平时应选在餐前30分钟或者餐后2小时进行,以防由于震荡过度造成呕吐、吐奶等影响孩子营养的吸收或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有的父母怕孩子疼,不敢使劲,拍的时候小心翼翼,轻描淡写,这样的拍背很难有效。
其实,当拍背姿势正确时,并不会把宝宝拍疼。相反,婴幼儿很喜欢父母以这种方式和他进行身体上的交流。所以,年轻的父母大可不必担心会弄疼自己的宝宝。
婴儿吃奶后打嗝 挠痒可缓解
婴儿在吃奶或用奶瓶吮吸奶嘴时,因哭闹或吞咽过急,会同时随着吞咽动作而把空气咽到胃里。吃奶后若未能及时帮助其充分把胃里的空气排出来,便会造成膈肌痉挛而出现打嗝,轻者持续几分钟可自行消除,如果咽下的空气较多,则会打嗝不止,还会发生溢奶,甚至引起脸色发青、呼吸困难。
预防婴儿打嗝,应在喂哺时不逗弄婴儿、不让其啼哭和吃得过急,还要注意让婴儿的嘴与乳房乳头或奶瓶奶嘴紧密接触,以避免空气吸入。婴儿吃奶后出现了打嗝,可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嗳气,解除打嗝。
将婴儿竖立抱起,趴在自己的肩上,让身体直立向上,轻轻地拍打其背部,即可帮助婴儿把气体嗳出来。也可让婴儿坐在自己的大腿或膝上,右手把住其下巴及颈部,左手在婴儿的背部自下而上地揉擦,也有利于把气体嗳出。另外,还可将婴儿抱起,用一只手的食指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搔痒,一般搔40-60次,搔至婴儿发出哭声,打嗝现象也会逐渐被解除。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婴儿在没有吃奶,或没有吮吸奶嘴的情况下而持续出现打嗝,经上述方法仍不能解除,就应及时看医生,查明引起打嗝的原因。
为什么宝宝总爱揪耳朵?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有时宝宝会揪耳朵,往往担心宝宝是否患了“中耳炎”。其实,宝宝揪耳朵,不一定是中耳炎引起。
疼痛。当宝宝哭闹时拉自己的耳朵,很可能是疼痛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出牙、耳垢堵塞外耳道或是耳部感染(例如中耳炎)。
玩耍或自我安慰。当宝宝3个月左右大时,就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耳朵的存在了,这时宝宝有时会揪自己的耳朵玩耍,当宝宝高兴或紧张时,他也会揪耳朵来安慰自己。
那么,孩子揪耳朵时,家长该如何辨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如果宝宝精神好,睡眠、胃口也好,那多不是耳朵疼痛引起的,家长就不需要担心。如宝宝有哭闹或不适,还有吃自己的小手,玩具或咬奶头时那宝宝有可能在出牙。如宝宝哭闹,但无发热,有可能就是耳垢过多引起的;如宝宝有发热、哭闹,有时甚至看到耳朵流液体,那有可能是耳部感染。
什么情况下需要带宝宝看医生?如果宝宝因为疼痛而揪耳朵,小宝宝表现为哭闹,大宝宝会述耳朵疼,或有发热,耳朵有液体流出时,就应该带宝宝看医生。医生会用耳镜检查宝宝的耳朵,一般不需要再做其它检查。如宝宝宝除了揪耳朵外没有任何不适,则不需要治疗;如发现是耳朵感染引起的,医生有时会用抗生素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