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世界上最豪华的火车餐,竟出现在一百年前的中国[20P] --]

武当休闲山庄 -> 美食指南 -> 世界上最豪华的火车餐,竟出现在一百年前的中国[2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17-03-15 20:36


《花样年华》里,梁朝伟问张曼玉:

“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



图片来自:电影《花样年华》

坐船多辛苦啊,飘来荡去的,搞不好还要晕船

坐火车就爽多了

如果你邀我坐一趟开往春天的

美食专列,我必欣然前往



长珲城际铁路—“东北最美高铁”

曾入宫侍奉慈禧的“公主”裕德龄

在《皇室烟云》中写到:

慈禧太后坐火车时也要同在清宫里一样

每日吃两顿正餐,每顿正餐要有100道菜品



裕德龄(1886~1944),笔名德龄公主

慈禧的专列上甚至有4节厨房专用车厢

动用150人特地为她烧制火车餐

“50名一类厨师吆喝着让50名三类厨师点炉子……

然后50名二类厨师开始向一类厨师传递原材料、调料。

接着是一个庞大的太监队列向太后送食盘。”



影视资料中慈禧“用膳”

当然,能像慈禧这样大阵仗吃饭的也只有她了。

光绪八年,唐胥铁路工程师英国人金达

用废旧锅炉和机车旧零件,改装成一台机车

因为这段铁路距离清皇室东陵很近

皇室认为火车行驶会“震动龙脉”,就改用骡马拉动

《让子弹飞》中大家坐着马拉火车,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想法

大概就来自于这条“马车铁道”



图片来自:电影《让子弹飞》

到了民国火车的运营就逐步正规化起来

火车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质量也高得惊人



民国时火车的头等坐席

中国旅行社承包天津段列车餐饮的那段时期里

火车设有餐车,食品大都是西餐,酒水也是西式的

供应“鸡蓉鲍鱼汤、炸鱼、猪排、西米布丁、咖啡。

大师傅手艺不错,用的番茄酱、辣酱油等等,都是舶来品。

刀叉上还有外国字,每份七角几分。”



图片来自:电视剧《来不及说我爱你》

火车的开通,大大方便了人们出门旅行,“旅游业”也迅速壮大

铁路公司还会制作旅行手册,介绍沿途风景名胜

以刺激商人学子出门游玩



民国时期发行的南京游览指南

1916年《广九铁路旅行指南》上则专门介绍了列车的火车餐

有“沙甸鱼、三文鱼、靓牛扒、西猪排、

羊排骨烧鸡火腿、烟肉旦、各色肉饭等。”



民国时期发行的《广九铁路旅行指南》

民国第一“毒舌”林语堂在《春日游杭记》中

就洋洋洒洒地描写过一位暴殄天物的“土豪”:

“开车后十分钟,土豪叫一盘中国大菜式的西菜,

不知是何道理,他叫的比我们常人叫的两倍之多,

土豪便大啖大嚼起来,我也便看他大嚼。茶房对他特别恭顺。

十时零六分,忽然来一杯烧酒,似乎是五加皮。



民国“文青”都喜欢的“五加皮”

说也奇怪,十时十一分,杂碎的大菜吃完,

接着是白菜烧牛肉,其牛肉至十二片之多。

十时二十六分,又来土司五片,奶油一碟。

于是我断定,此人五十岁是必死于肝癌。”



林语堂(1895.10.10~1976.3.26)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文学家

许是这位“土豪”吃相太过粗俗,毫无绅士之风

才让这位大文豪义正言辞、口不带脏字地如此声讨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土豪”

因为西餐制作相对方便、卫生,一直是早期火车餐的主流

不习惯洋派做法的人当然吃不出“风雅”



民国时咖啡馆里的“新女性”

直到1933年铁道部出台条例指出:

“查各路客车对于乘客饮食大都仅备西餐一种,

非但价格过昂,贫苦者无力享受。

而食品用具多属欧化,并非我国一般人民之所素习。”

并发放中餐菜单,强制执行,中餐才逐渐出现在火车餐中



饮茶聚会的女性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吃不起火车餐的

而且民国时火车票的等级十分严格

头等为二等的二倍,二等为三等的二倍

三等车乘客不能进餐车

所以他们的食物大多为自带的干粮,或者在沿途各站向小贩购买



民国时的天津站

过去中国有名的“四大名鸡”:

德州扒鸡(津浦路/今京沪铁路)、

道口烧鸡(平汉路/今京广铁路安阳站)、

符离集烧鸡(津浦路/今京沪铁路)、

沟帮子熏鸡(京奉路或北宁路/今京沈京哈铁路)

就是随着民国时的铁路流传开来,并以车站集散地命名的



台湾夜市的道口烧鸡

1906年,20岁的周作人从江南水师学堂毕业前往北平考试

就在车站以“十五个铜子”买了一只烧鸡



周作人(1885.1.16~1967.5.6)

现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思想家

“中华谈吃第一人”唐鲁孙先生的朋友

时任铁道部政务处处长的曾养甫

就像其推荐过德州扒鸡:

“你如果坐火车经过德州,

一定要让茶役到站台外面给你买一只扒鸡尝尝。”



扒鸡传人品鉴扒鸡

能买得起扒鸡的自然也不是真穷

家道中落的朱自清在《背影》中写到父亲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漫长旅途父亲只能送儿子几颗橘子

  此中辛酸都写进了父亲渐远的背影



图片来自网络

这时已经是1927年

铁道部开始统一整顿小商贩,颁发执照、限定人数、设定地点、统一着装

各大火车站也相继安装了栅栏

那两颗朱红的橘子就是父亲越过月台、翻过栅栏才送到朱自清手中的



国博蜡像馆再现《背影》中的场景

时间走到现在,火车餐已经愈发难吃

虽然几乎每列火车上都有列车员流动贩卖烧鸡

味道也已大不如前

可是九十年前朱自清父亲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身影却仍是每一个离别的车站最真实的写照



图片来自网络

你愿跟谁一起回到过去,共赴一场火车餐的盛宴?

wcg112233 2017-03-25 17:18
这个看上去还是很有文化的啊真的是很不错的啊

沙漠之虎 2019-06-29 20:44
德州扒鸡、道口烧鸡、沟帮子熏鸡这三样俺都比较喜欢吃


查看完整版本: [-- 世界上最豪华的火车餐,竟出现在一百年前的中国[2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