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17-03-02 16:21 |
2月23日,记者来到清华附小,看着操场上奔跑跳跃的孩子们,也有种起跳的冲动。
足球就放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早晨7:15,晨练微课堂已开始。三年级的女孩王雅祺和小伙伴们一起做着运球、传球练习。足球在她双脚间轮转,兴之所至来几个颠球,让她很有成就感。雅祺有着自己的想法:“马约翰杯”校园足球联赛一天天近了,“曹魏”班实力不能小觑,自己还需要努力呀。
马约翰与清华附小有着很深的渊源,他曾是清华附小的校董,他的话一直影响着今天的师生——
“可予适宜环境中,巩固个人德育训,而使其耐久。如:取与公正,助人助己等美德,每能于体育运动中养成之。”
体育运动的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更在于人的完整发展,且能够影响整个社会。
把足球作为教材
“作为母亲,孩子的成长告诉我,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作为校长,我需要用教育的方式,契合一个人本身成长的规律,留出空间、时间,为孩子们小学六年的成长打下身心健康的底子。”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表示。
“有时,我们盲目地寻求外部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固有的资源,比如双手,比如孩子们的身体。解放了身体,才会有自然勃发的更多可能。而足球综合了多项体育技能,参与人数多、体现合作竞争意识,所以把足球作为重要的教材。”窦校长说。
操场上写着这样的标语:“身体是教育,足球是教材”。在这里,体育是核心课程,各个角落摆满足球日历、足球灯谜等,营造出浓郁的足球文化氛围。2015年年初,清华附小成为教育部向全国推广的四所“校园足球先锋学校”之一。
足球无处不在。不仅场上有球员,场下还有啦啦队、解说员;校园联赛中还有小裁判……全校46个班有92支班级代表队,每班男女足球队各一支;6个年级,每个年级男女代表队各一支;以及校级足球队8支。每年的4、5月份,是清华附小“马约翰联赛”激烈竞争的时刻,所有队员齐上阵。
乐在其中,育在其中
上午9:10,二年级2班的足球课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开始。扮演老鹰的小朋友多了一个道具——足球,他需要一边跑,一边带球。
“为什么老鹰捉不住小鸡?”
“那是动作不够灵活,技术还不过关。”
在老师的教导中,孩子们开始练习,努力用身体相关部位接触足球。
头!腿!膝盖!胸!抢球!操场上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
“足球刺激,很好玩!”4岁的时候,徐昕悦第一次知道了足球,上了小学,她更喜欢足球了。让她高兴的是,她们班是去年年级女子冠军队,即使自己是啦啦队队员,那也很开心。“我们都跳起来了,那是班级的荣誉。”
男孩子温锦棉则是另一种成熟范儿——他是足球队队长。“我需要鼓励队友,遇到困难和他们一起想办法。”
清华附小的校园足球,旨在通过足球使全校学生拥有一项好的运动兴趣,拥有一身好体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2016年,学校足球队先后获得北京市传统学校足球比赛男子甲组冠军、乙组亚军,女子组第五名;2016年海淀区足球超级联赛男子乙组冠军、甲组亚军,女子季军的好成绩。此外,在2015—2016学年海淀区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报告中,学校六年级学生获得男生、女生、综合三项第一名,是唯一一个超过90分的学校,并代表海淀区参加北京市的体质监测。
“体育可以带给学生很多改变,既有身体的健康、强壮,也有意志、品格、审美等精神层面的蜕变。”学校体育组组长任海江告诉记者。
“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即使仍不能战胜对手,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呢?”五年级学生张雯淇说。
“马约翰杯”就要来了,老师们、学生们满怀期待。奔跑,流汗,快乐,健康,阳光正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