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6-12-31 10:34 |
徒步已成为都市人减压、猎奇的新方式,很多人为了挑战自我,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城市定向或野外登山,而是把触角伸向了人烟罕至的沙漠。 沙漠,可以欣赏难得一见的塞外风光,也必须应对更恶劣的自然环境。暗涌的风沙,灼人的烈日,一望无际的边界,往往让缺乏经验的人心生无助与绝望,然而当徒步者克服恐惧,奋力前行达到终点时,又会有难以名状的喜悦和难能可贵的收获。 笔者近日采访了几位沙漠徒步参赛者,并且亲自前往内蒙古沙漠体验,感受了沙漠带来的别样风情。 只要方向正确,一定能走到终点 杨林丽在平日里担任董秘兼人力资源经理,从表面上看,杨林丽纤腰楚楚,声如莺啼,是一枚文艺女青年,但接触久了之后会发现她外柔内刚,雷厉风行。平日里她很爱接触新鲜事物,并且热衷户外运动,其中让她记忆犹新的经历,就是远赴青海沙漠,冒着烈日与风沙拔得沙漠徒步赛头筹。 沙漠徒步是一项需要体力、毅力、激情的运动,这与平日的户外活动有着天壤区别,杨林丽和她的队友在刚出发时对塞外风光心旷神怡,各种凹造型摆拍乐不可支。但走了不久,团队对于沙漠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头顶烈日,身抗风沙,脚踏沙丘的综合挑战。杨林丽与其他3人一同前行,共同应对困难,小伙伴们互相鼓劲打气,一同走过了十几公里的黄土沙丘。有过徒步经历的杨林丽此时展现了较好的身体素质,走在小团队的第一个,引领大家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这让赛前信誓旦旦说要保护她的两位男生吃惊不已。 随着脚下的路越走越远,其他3位小伙伴发现已经逐渐跟不上杨林丽的脚步,便让她按照自己的节奏快速前行。起先杨林丽依然走走停停,等待队友跟上,但小伙伴的真诚劝诫最终让她改变了主意:“你快往前走,争取拿一个名次吧,为我们团队争光!” 团队的期望激发了杨林丽对于荣誉的渴望,原本只想信马由缰的杨林丽,此时上紧发条。她迎头赶上先头部队,并铆足了劲超越原本排在女子第一的选手。当然赶超之路绝非一帆风顺,身处广阔无垠的沙漠,杨林丽犹如一叶扁舟漂浮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眼看咫尺之近的地方,走时却感觉远在天边。 杨林丽说最艰难的时候感觉连腿都迈不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走上高坡之后,就一屁股坐下滑沙而下,根本走不动。“在迷失方向又精疲力竭时,真的有那么一秒放弃的念头在脑海中闪过。好在很快就调整过来,我想我是女子第一,要为团队争荣誉,只要方向正确,一定能走到终点。” 最终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杨林丽耗时8小时,走完了超过40公里的青海湖畔的沙漠,并最终夺得比赛女子组冠军。 每踩一步黄土都是一次巩固,每跨一步荆棘都是一个突破,每爬一次陡坡都是一种超越;行者们会陷入迷茫、无助甚至恐慌,但更会迸发与生俱来却深藏不露的潜能,更能体会同行的向心力与推动力。 沙漠归来更喜欢尝鲜 如果说杨林丽天生就是运动达人,沙漠行只是给她锦上添花的话,那原本只爱旅游,很少户外拓展的谢琳,却因为两次穿越沙漠的经历,挖掘了新的生活方式。 谢琳在一家高端厨电企业担任市场总监,以往的工作生活对她而言就是两点一线,每天上好班就回到家,节奏快却也波澜不惊。2年前,她在几个朋友的怂恿下,首次报名参加沙漠挑战赛。她自嘲当时是“抱着旅行的想法去走沙漠”。 然而,暗涌的风沙,灼人的烈日,一望无际的边界,让沙漠徒步参赛选手无暇欣赏难得一见的塞外风光。自身准备不充分,加上举办方经验不足,使谢琳在走沙漠时倍感无助,她难以坚持下去,最后被马驮回营地。沙漠首秀的艰难给她留下了心理的阴影和遗憾。 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当谢琳再次了解到沙漠徒步赛的消息时,她决定跟随大家迎难而上,报名选拔参赛:“我想要克服之前的心理阴影,挑战自己,弥补遗憾,完成比赛。”这次沙漠赛需要在3天内走满60公里,每天20公里,比前一次的挑战赛难度更大。但和上一次不同,这次出发之前,谢琳做了充分的准备,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周保证三天,每天至少五公里的跑量。同时她积极参加同学们组织的拉练,全方面武装自己。刚开始谢琳努力地完赛,只是想不要拖组织后腿,不过当她走完第一个比赛日,到达营地的时候,却让所有同伴大吃一惊。“他们说,‘小蟹,居然是你第一个(女生)回来了’。”说到这里谢琳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听完这句话,谢琳体内的能量条瞬间满格,之后两天,她基本保持以女生前两位的速度完赛,最后总成绩是队中女生的第一名。 “完成比赛后我就对自己说,既然你60公里的沙漠都能走过来,还有什么不能坚持呢?”徒步沙漠前后的谢琳变化非常大,她以前并不是一个运动爱好者,但比赛之后谢琳却在同行小伙伴的带领下接触了各种运动,如:自由潜水、滑雪等,这在原来的她看来是不可亲近的极限运动。“我变得越来越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而且从中获得了很多的乐趣”。 关怀与温暖处处可以体会 跳出自身这条纵线,沙漠徒步对于谢琳的意义不止于此,身边的同行者给了她很多的触动。 “同行的每一个小伙伴,都有各自的闪光点,让我学到很多,非常感谢他们,其中特别想感谢队长鄢挺。”鄢挺是谢琳的同学,也是沙漠行的队长。鄢挺徒步经历丰富,但他这次退居二线,并没有担任正式比赛队员,而是以陪走的身份鼓励支持着全部队员。 “他的体能非常好,完全可以走在队伍最前面,但他却选择留在队伍最后,确保每个队员都能安全抵达终点。这改变了他固有的步伐节奏,并且让他在沙漠逗留的时间更长,其实比他自己快速走出沙漠要辛苦得多。” 当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公里冲刺时,谢琳已经感觉有些体力不支,队长鄢挺却在终点迎来,抓起谢琳的登山杖,一路小跑带她跃过终点,帮助她更好地提升了成绩。而这最后一公里冲刺的一路一带,鄢挺默默地跑了一遍又一遍。 “队长还带领男生给女生搭建帐篷,准备物资,分发食物,他的徒步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有效的建议与保障,让我们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这种关怀与温暖在沙漠行过程中处处可以体会到。” 另一位给谢琳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领队顾斌,顾斌原来是运动员,但是他膝盖有旧伤,并不适合长距离徒步运动,每天的25公里对他的挑战可想而知。 然而,顾斌却没有为自己找这样的借口,居然每天走完全程。腿酸了就用手,顾斌在行走爬坡时把更多的力气使在登山杖上,因此当同伴抱怨腿酸时,他却笑称自己是手酸。 领队顾斌与鄢挺一样,并非正式队员,除了承担很多的团队工作之外,他们的成绩并不计入团体分数。当第一个比赛日结束时,他很晚才到达营地时,大家怕他辛苦,都劝他量力而行,可以考虑坐车回营地。 他却笑笑说没事儿,接下来的两天照样和大家一样全部完赛,这份毅力也让谢琳深深感动。 沙漠徒步中,尽管每一步都需要自己迈出,但每一位同行的小伙伴都成为谢琳的精神感召,有了同行的支撑带动,每一步都变得那么更加自信。 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5月在朋友圈的惊鸿一瞥,加上朋友的鼎力推荐,笔者报名了第二届国际商学院质量万里行恩格贝沙漠友谊赛(简称“国谊赛”)。端午前一天,刚刚结束工作的笔者,提着事先采购的整套户外装备,赶往了虹桥机场,搭乘前往内蒙古包头的航班。在那里,已经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数百名同行者就位,等待着第二天的鸣枪。 在候机厅内,笔者刷着国谊赛正式队员微信群,找到了几位同一航班出发的其他队员,谈笑风生,对第二天充满了期待。 3小时的航程结束,飞机在二里半机场降落时已是半夜11点,组委会安排的短驳车,载上了我们这批最后到达的参赛队员。夜静阑珊的包头树影绰绰,大约几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距机场几十公里的酒店入住,服务员热情地献上一条哈达和一杯内蒙古风味的茶水。 舟车劳顿之下,到达酒店时已是疲惫不堪,简单整理完第二天的行李,一看时钟已是凌晨1点多,便立即躺下酣然入梦。由于赛地离酒店仍有几十公里车程,组委会第二天安排6点多从酒店出发,8点左右所有队员正式到达赛地库布其沙漠。在准备区,各支队伍做着出发前的最后准备,戴上护膝、手套、头巾与墨镜,涂上防晒霜,吃下了麝香正气丸,检查了水袋、书包和登山杖……队长在向队员们最后叮嘱着注意事项。 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自然综合体,库布其沙漠沙丘类型多样,有高大的金字塔沙丘、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链。“库布其”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在出发区,参赛队员们整装待发,摩拳擦掌,亦如同弓上的弦,蓄势待发。 据了解,去年第一届国谊赛的参加人数为302人,而今年第二届国谊赛,参赛者迅猛上升到580人。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大家在端午佳节齐聚库布其沙漠,去完成2天总程40公里的受虐之旅呢? 虽说是沙漠徒步,但在进入沙漠前,先是一段将近5公里的土路热身,这让笔者一度怀疑是否走错了方向。志在夺冠的几支队伍显然有备而来,在土路上已经小跑起来,而笔者只是和队友谈笑风生,直到真正的沙漠突然出现在了眼前。 即使被超越,还是会由衷祝福 一望无际的黄土沙丘,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前方的参赛队员们如蚂蚁群般渺小,在一条线上蜿蜒前行……眼前的景象在电视节目中已有所见,但亲身体会仍有别样风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笔者把登山杖扣在了手套上,正式开始沙漠之行。 首次体验沙漠徒步,多少缺乏准备。背包中装有太多不必携带的东西,头颈挂着的单反相机在几公里后便觉得是个累赘,松软的沙漠土地,踩上去无法借力,似有无法承受之轻。与其他徒步的坚实脚印不同,沙漠行的跬步,不仅是意志力的体现,还充满了智慧。 路是人走出来的,在沙漠徒步中又再一次感受了这句话的真谛。广袤的黄土流沙,没有通向前方的固定路线,虽然沙漠中插满了旗帜,但连接两点最短的线段,却未必是最轻松的路程,有时迂回一下,走到平坡脊背处,会显得更省力。 几百人在沙漠中摸索着最优路线,这个感觉不像是同场竞技,而是同舟共济。“前面的人找到捷径时,会告诉后面的人,大家公平竞争,互相帮助。”同行的队友王刚和笔者说道。同样让王刚感触很深的是,徒步赛中即使身在不同阵营,但从不缺乏互相鼓励打气,即使被他人超越,还是会由衷地献上祝福“加油”。这样的场面笔者也屡次经历。在攀爬沙丘时,最好的办法是踩着前面队员的脚印前行,因此在沙丘爬坡阶段一般只有2条明显的足迹线,参赛队员会排队一个个依次“攀墙越障”,但当前面的人停下脚步喘气时,后面的人也只能守在原地。但几个沙丘,从未见有人催促抱怨,更多时候会给前面的人以帮助,指出合适的受力点,让他可以一鼓作气翻越过去。 到了下午2到4点,似乎是最具考验的时候,烈日当头暴晒,沙漠扬起了风沙,上下坡的沙丘越来越多,考验着人的体力与耐力。虽然从未想过放弃,毕竟这会留下极大的遗憾,但“花钱买罪受”的念 头却开始在脑中浮现。笔者此时对一张座椅和一杯冰饮望眼欲穿,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环境只能让这些成为奢望,于是强行收起杂念,继续前行。与开头的欢声笑语相比,此时为了抵挡风声,已将嘴耳封得严严实实,也着实是没力气说话了。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同样不虚,走至最后几公里,体力几乎透支,但看到终点线时,却又忽然可以铆足全力,冲向打卡点,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成绩。 “这是很了不起的!让首次参赛的我很有成就感,虽然此刻脚上起泡,浑身酸痛。但是已经和沙漠成为朋友的我甚至很珍惜地走每一步,享受每一步,告诉自己,又少了一步!”一位参赛队员这样说道。 脚上磨泡,多走几十步就不疼了。腿部有点抽筋,压一压也就好了。但没有完成比赛,会留下很大遗憾。凭着这股信念,国谊赛的完赛率达到了80%以上。 笔者经历了很多,在整装待发时,有队友主动送上头巾;在争取成绩时,有伙伴二话不说给予能量棒;在口干舌燥时,有同行人倒出水…… 国谊赛的群里,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故事:有男生在自己腿已经磨泡的情况下,背着女生穿过小溪流;有队长扛下了队友的所有登山杖,让其他人全力冲刺,追逐最好的成绩……比赛已经过去1月有余,但国谊赛的正式队员群内的信息,仍然滔滔不绝。 让他们保障很放心 2天的国谊赛落下帷幕,队员们轻装徒步,穿越了沙漠、戈壁、草甸等多种地貌,并宿营在美丽的沙漠营地,经过两天的激烈的角逐,产生40余个个人及团体奖项。第3天,在鄂尔多斯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管委会的安排下,所有队员亲临恩贝格生态示范区,感受治沙的艰辛,亲手种下百棵生命之树,为心灵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对于沙漠徒步路线的设计,组委会煞费苦心。在比赛前,组委会主席陈海涛及大部分组委会成员徒步考察了行进路线。考虑到参赛队员中很多人没有充足的沙漠行经验,组委会特意在进入沙漠前安排了5公里的平地,提供缓冲的空间。但在中间路段,却有数个大沙丘横亘在所有队员面前,要想继续往前走必须逾越这些障碍,此时恰恰又是天热地燥的时候,对队员的意志力提出了极大的考验。但第二天到达终点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优美的绿洲,大家享用美食,拍照留念,其乐融融。 “人生也是如此,开始平缓,中间总有大坎,但迈过去就是绿洲。”陈海涛说道。 在后勤保障方面,组委会聘请了专人负责。据陈海涛介绍,此次比赛的应急救援主要由美国心脏协会AHA中国合恩医疗以及包头蓝天户外救援队负责,其中不乏国际级的救援教练和医生,以及土生土长的沙漠之子,配备了先进的急救医疗装备。“他们前期做了路线的规划,赛前将所有细节夯实,并且还做了充足的内部演练。第一天比赛后有一位选手高烧不退,他们当机立断,派120急救车把选手送到当地的医院,然后立刻折返回营地,整个赛事让他们保障很放心。” 在比赛结束后的庆功宴上,组委会制作的纪念视频压轴播出,在场的几乎所有选手都不由自主地站起身,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不少人甚至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沙漠徒步tips: 沙漠徒步与跑步等运动方式差别较大,本次国谊赛获得第十三名的资深跑友王刚,对于准备沙漠徒步的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可用爬楼梯方式训练:沙漠徒步对心脏的负荷较大,走时会感觉心跳较快,对大腿肌肉也有较高要求。考虑到城市里面缺乏沙地,在走沙漠前可以通过爬楼梯的方式适应,并且通过一定器械训练加强腿部与胳膊的肌肉。另外耐力也是长距离沙漠徒步的重中之重,因此这块训练不可缺失。 装备长袖长裤防晒防刮伤:沙漠环境恶劣,做好自我保护很重要。建议出征前购买密网的徒步鞋与专用腿套,可以起到防沙的作用。沙漠徒步时如果鞋中不慎进沙,不仅容易磨泡,而且会影响节奏,消耗体力。戴上手套,否则手容易被登山杖磨伤。穿上长袖与长裤,防晒的同时可以防植被刮破。 小步快走,下坡时脚跟着地:在沙漠行走时,脚呈内八字为妙,由于沙漠不知软硬,小步走相对节省体力,下坡时脚跟着地,根据具体环境不断调整节奏。在设计路线时,注意看最远方向的旗帜,径直向那个目标去走,并且尽量在脊背上行走,减少走斜坡的频率。(劳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