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四老汉游高桥 --]

武当休闲山庄 -> 旅游讨论 -> 四老汉游高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16-12-18 17:05

  
       魔都的初夏,一个凉爽宜人的日子,我们上海SMG旗下四个退休老汉结伴来到了浦东高桥镇。
  高桥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02年的宋代。它毗邻长江口,江海交汇,三水合一,有“长江第一镇”的美誉。高桥的先人在此依水而居,临河建街,使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古镇。
  高桥镇留有上海开埠时最早的城市足迹,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旧宅,如钟氏民宅、杜月笙家祠、黄氏民宅、敬业堂、仰贤堂、印家花园等。浦东三分之一的名宅古居都在此镇,且大部分位于高桥老街。老街依“丁”字形河道而建,分为东、西、北街,总长约二千多米。随着时代变迁,老街上的建筑遭到过不同程度的损坏。
  老街的所有景点全部免费游览,走在西街的“弹硌路”上, 可以看到镇政府为保护老街作出的努力。不过,老街没有导游图,没有景点指示牌,分散的景点,要游客自己寻找,后期管理还有待完善。
  走进老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桥人家”陈列馆,它的前身是1918年所建的凌家老宅。五开间三进深的中式庭院,共有36个房间,面积达1200平方米。房屋高大气派,门窗、廊檐雕饰精美,山墙采用观音斗,属典型的高桥民居。主人的房间里有全套晚清榉木家具及钱柜;小辈的房间有进口的彩色玻璃落地长窗,柚木西洋家具以及老式英文打字机和留声机;还有佛堂、灶披间、麻将房……形象地再现了民国时期一个四世同堂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我在账房间戴上瓜皮帽和老花镜留了个影,过把瘾!
  再过几家,高桥绒绣馆到了。据说,上海绒绣的根在高桥,高桥的“三刀一针”(泥刀、菜刀、剪刀、绣花针)名扬天下。20世纪80年代,高桥成为全国最大的绒绣出口基地,绣工多达数万人。花色品种多达15000种,为国家创汇达400多万美元,高桥成为远近闻名的绒绣之乡。绒绣精品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世博会联合国馆。目前,“高桥绒绣”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保护和传承绒绣技艺,高桥镇政府斥巨资设立本馆,馆内有150多幅艺术展品。
  过典当桥,东街桥头便是仰贤堂,现为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共有600多件展品,其中95%是真品,多数来自当地民间。展品古今合璧,展现了高桥亦农亦商的地域特色。
  游了一大圈,肚皮开始“咕咕”叫,我们来到饭馆,点了清炒鳝糊、草头圈子……细问下来,这里还是上海本帮菜的发源地。
  酒足饭饱,我们每人买了一盒豆沙松饼。高桥松饼起源于光绪年间,也被列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松饼选料严格,用的赤豆沙,一定得选崇明的赤豆;若是枣泥馅,这大枣非得是山东产的。起酥用的猪油,和面用的井水,无一不是精挑细选。
  游览之际,四老汉一致拿出手机狂拍。回家后,大家把手机中的相片集中在一起 ,由少伟弟编辑,制作成视频,发在网上。一是留下美好回忆,二是提供图片信息。想去高桥一游的人们 ,只要乘地铁6号线便可到啰。





作者:梁定东

zjhyagri 2016-12-18 17:18
高桥镇毗邻长江口,江海交汇,三水合一,有“长江第一镇”的美誉。
高桥镇留有上海开埠时最早的城市足迹。
高桥松饼起源于光绪年间,也被列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tufeiwawa 2016-12-19 09:28
贫僧没有去过的,全国各地其实都有这些保存的很好的历史遗迹的,善于保护和开发,合理的开发,能够让我们更加亲近历史,了解历史。

527801728 2016-12-19 14:59
有机会还是要去逛逛,感觉一下当时名人故居

jufeng2 2018-05-26 16:48
老人家应该多拍些照片,发出来嘛


查看完整版本: [-- 四老汉游高桥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