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实,在咖啡馆里相亲的成功率并不会高。你七、八年前约个姑娘,点杯咖啡大概花三十元钱;现在你再约个姑娘,点杯咖啡也只要三十元钱;这样的价格会让你误解不曾渡过太多光阴;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约会只晓得给自己点杯咖啡,五年之后,你还是在相亲;
2、人称“咖啡馆之父”的亨利·布兰特曾在1675年写了一本名为《为咖啡馆辩护》的小册子,指出咖啡馆优于酒吧,并做了三点论述,包括:其一,经济负担小,花一杯咖啡的钱可以坐一下午甚至一整天;其二,可以振作精神,毫无疑问是咖啡因在起提神作用;其三,可以调整情绪,除了咖啡馆,有多少公共场所是理所当然的为了调整个人情绪而存在的呢?有趣的是,这本小册子出版340年来,咖啡馆一直保有这三点优势,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3、当年郑成功把荷兰人从台湾赶出去,于是荷兰人就跑到爪哇岛上开始历史上最早的商业种植咖啡 。郑成功家族的后人郑永庆在东京开了日本第一家咖啡店“可否茶馆”,可惜咖啡店没多久就关了门,他只好离开日本,最后客死在当代精品咖啡重镇--美国的西雅图;总有人在决定咖啡的发展与变迁;
4、台湾某公多年前偶然去了一趟印尼,喝到猫屎咖啡,觉得这是人间美味,没有之一;苦于价格高昂,不能常备,于是此公想出一个办法,试图人工培养细菌去复制其风味;先是采购咖啡评鉴里的高分咖啡豆,再找大学里的生物学家合作研发,几年下来,推出了风味不输真猫屎咖啡的“假猫屎咖啡”,也就是媒体里大肆宣传的所谓的“细菌咖啡”;这个故事有两处需要吐槽:首先,“细菌咖啡”的说法很学院派,“细菌”什么鬼?听起来就有食安顾虑啊;其次,既然有人做出了这种实验室咖啡,那么,一些拿柑桔皮去提振瑕疵豆品质的阴谋论反而值得咖啡爱好者关注了;
5、巴西有人实验,用咖啡渣填充10%的锯末,其燃烧释放的能量与木炭不相上下,灰烬还可充当肥料。用这种咖啡渣燃料来烤肉,会多出一种咖啡香味;
6、耶稣对信徒说,如果你们拥有像芥种一样大小的信仰,那你们就可以对山峰说,“到这里来”,山峰就会移动,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倒是觉得,如果阿基米德拥有像咖啡豆一样大小的信仰,他就不必找什么支点也能撬起地球了;毕竟,咖啡豆要比芥菜种大很多;
7、当我们提到一本书的时候,大多数人指的是书里写了什么,有一个新故事,或者一个新的发现。也有人会认为,书只是很多张纸被装订在一起,至少某个非洲人曾经这样理解过;当我们提到一杯咖啡的时候,一些人会想到雀巢、星巴克或者麦咖啡,另一些人则想到耶加雪菲、布隆迪、卡杜艾......很明显,人数更多的那一部分会主导咖啡业的发展,至少他们自己确信花对了钱;
[咖啡趣谈]:在咖啡馆喝杯清水到底要不要付钱?